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热点专题 > 《黄帝内经素论》第四十三篇:痹论(四)

《黄帝内经素论》第四十三篇:痹论(四)

推荐人: 来源: 笔墨帮 阅读: 2.68W 次

‖LS27—D0101→D0801‖→‖SW43—D1001‖LS27—D0101黄帝问于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徙】,随脉其上下,左右相应,【间】不容空。

《黄帝内经素论》第四十三篇:痹论(四)

黄帝请教岐伯说:周痹在身时,上下挪动、移位,随着血液上下运行,左右相应,密不容空。

D0102愿闻此痛,在血脉之中邪?将在分肉之间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慉】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何道使然?愿闻其故。

我想听听此种痹痛,是在血管之内呢?还是在分肉周围呢?怎么导致周痹?周痹痛之挪动,快得来不及下针,而蓄积痹痛之时,来不及确定治法,痛感却已消失了。什么原因导致?我想听听缘故。

Q0101岐伯答曰:此众痹也,非【周】痹也!

岐伯回答:这是众痹,并非周痹!

D0201黄帝曰:愿闻众痹。

黄帝说:我想听听众痹。

Q0201岐伯对曰: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周也,更发更休也。

岐伯回答:众痹各在其位,时发时止,时隐时现,以右痛应左痹,以左痛应右痹。是不能挪动的,是时发时休的。

D0301黄帝曰:善!刺之奈何?

黄帝说:说得好!众痹怎么刺?

Q0301岐伯对曰:刺此者,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

岐伯回答:刺众痹,痛感虽已经消失,必须针刺痛处,勿令众痹复发。

D0401帝曰:善!愿闻周痹,何如?

黄帝说:说得好!我想听周痹,是怎样?

Q0401岐伯对曰: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

岐伯回答:周痹,痹气在血管之内,随着血液上升,随着血液下行,不能左右交感,痹痛各当本位。

D0501黄帝曰:刺之奈何?

黄帝问:周痹如何刺?

Q0501岐伯对曰: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过】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过之,后刺其下以脱之。

岐伯回答:痹痛从上往下的,先刺痛位下方以拦截痹气,后刺痛位上方以脱去痹气;痹痛从下往上的,先刺痛位之上以拦截痹气,后刺痛位之下以脱去痹气。

D0601黄帝曰:善!此痛安生?何因而有名?

黄帝说:说得好!周痹之痛如何产生?根据什么而得名?

Q0601岐伯对曰: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

岐伯回答:风寒湿三气,客居体表分肉周围,肉块摩擦便生泡沫;泡沫遇寒就会凝聚,凝聚就会排挤分肉,而使肉分开裂;肉分开裂就有痛感;有痛感就是知觉恢复;知觉恢复就能感觉有热;感觉有热就会痛感缓解;痛感缓解就生厥症;厥症就有它痹发作。周痹病理就是这样。

D0701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

黄帝说:说得好!我已经掌握周痹病理了。

Q0701岐伯曰: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名曰周痹。

岐伯说:此痹内不在五脏,而外不发于皮肤,独居分肉周围,氧气不能周游,所以名叫周痹。

Q0702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瘛、坚、转】,引而行之。

所以刺痹症,必先切按痛位下方六条经脉,观察六经虚实,及大片之血络,发现结而不通,以及血管空虚而血管陷下、空洞的,即调理它,温熨而疏通它。发现有抽搐、坚硬、转筋的,导引而运行血气。

D0801黄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亦得其事也。

黄帝说:好!我已掌握痹症病理了,也掌握了诊治之法。

SW43——《痹论篇第四十三》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SW43—Q0315‖→‖SW03—Q0103‖(已迁至《生气通天论》)

D0101痹:

1、《痹论》SW43—Q0101“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即痹之形成机理;

2、《痹论》SW43—Q0307“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此即痹之本解。

Q0101行痹:《内经校释》注:“也叫风痹。表现为肢节疼痛,游走不定。《太素》卷二十八痹论注:‘三中风多名为行痹,谓其痹病转移不住,故曰行痹’。”

Q0101著:《素问悬解》卷五《痹论》注:“着者,留而不去也。”即附着。

D0201其有五者:

1、《素问直解》卷之四《痹论》注:“四时合五行,其因时受邪。”

2、此文明确应用了邹衍“五行时”概念,即以五行时“春、夏、长夏、秋、冬”合于五体“筋、脉、肌、皮、骨”。

Q0201至阴:与“长夏”同义,即由阳向阴转换之时,即《经筋》LS13—C0804之“季夏”。

Q0301合:

1、《素问直解》卷之四《痹论》注:“合,外内相合也。肾合骨,肝合筋,心合脉,脾合肌,肺合皮,五脏皆有合也。”

2、合,即本论SW43—Q0201所言与五脏相合之器官:筋、脉、肌、皮、骨。

Q0301病久:《素问直解》卷之四《痹论》注:“病久不去,则逾年矣。”

Q0309噫:

1、《素问直解》卷之四《痹论》注:“《宣明五气篇》云:‘病心为噫。’”从之。

2、噫,ai4,喛气。

Q0309厥气上则恐:

1、《素问直解》卷之四《痹论》注:“心气下交于肾,心厥气上,不交于肾则恐。”

2、《素问悬解》卷五《痹论》注:“火上热而水下寒,肾主恐,寒水上凌,火负水胜,则恐生也。”

3、厥,代词,此指寒气。全句即寒气上移就会恐惧。

Q0310上为引,如怀:

1、《素问直解》卷之四《痹论》注:“《经脉论》云:‘肝病丈夫痜疝,妇人小腹肿。’故上为引如下,有如怀物之状。”

2、《素问悬解》卷五《痹论》注:“肝脉抵小腹,挟胃,上贯膈,布胁肋,肝病克脾,脾气胀满,上引胁肋,如怀胎妊也。”

Q0311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1、《素问直解》卷之四《痹论》注:“尻,尻骨也。尾骨下蹲,以代踵,足骨痿也,脊骨高耸以代头,天柱倾也。”

2、臀部坐地以代脚踵,背脊驼耸以代头部。

Q0312上为大塞:

1、《素问悬解》卷五《痹论》注:“脾为湿土,湿旺胃逆,肺气不降,故发咳呕汁,上为大塞也。”

2、《素问直解》卷之四《痹论》注:“脾气不能转输,则肺不能通调,故上为大塞。”

Q0313中气喘争:

1、《内经注评》注:“指肠鸣。王冰注:‘肠胃中阳气与邪气奔喘之争’。”

2、《素问直解》卷之四《痹论》注:“肠,小肠大肠也。小肠为心之腑,《灵枢.经水论》云:‘手太阳外合淮水,内合于小肠,而水道出焉。’小肠痹,则热郁于上,故数饮;气滞于下,故小便出不得。大肠肺之腑,大肠痹,则中气逆于上,故喘争;清浊混于下,故时发飧泄。”

3、肠内之气喘动交争。

Q0314若沃以汤:《内经注评》注:“《说文》:‘灌溉也。’汤,《说文》:‘热水也。’形容好象灌了热水一样。”

Q0316淫气:

1、《素问悬解》卷五《痹论》注:“淫气者,气之过用而至淫泆者也。”

2、淫,过用也,过度也,大量也。淫气,即大量邪气。

Q0316疾:《素问直解》卷之四《痹论》、《素问悬解》卷五《痹论》均作“痹”。

Q0319乏、竭:

1、 黄元御注:“筋力疲极。”

2、 力乏、筋疲。

Q0321亦益内也:

1、《素问悬解》卷五《痹论》注:“亦益内入五脏也。”

2、《素问直解》卷之四《痹论》注:“益,增也。申明肠胃乃伤者,诸腑痹不已,亦增内脏之病也。”

3、《太素.痹论》注:“益内五脏之痹者死。”

Q0601五脏有俞,六腑有合:《素问悬解》卷五《痹论》注:“五脏有俞,六腑有合(五脏之脉五俞,井荥输经合也,六腑之脉六俞,井荣输原经合也。)”

Q0601循脉之分,各有所发:《素问直解》注:“循其六腑经脉之分行,各有所发之部。”

Q0601各随其过:

1、《素问直解》注:“各随其所过之路,因而针之。”

2、《素问悬解》卷五《痹论》注:“各随其过而刺之。”

Q0601瘳:chou1,《说文》:“瘳,疾愈也。”即痊愈。

Q0702散于胸腹:

1、《素问悬解》卷五《痹论》注:“肺主卫,宗气在胸,卫之根本。胸腹者,宗气之所降,即卫气偏盛之所也。”

2、布散于胸腹。

Q0802疏:《说文》:“疏,通也。”即疏通。

Q0802痛:

1、《素问悬解》卷五《痹论》作“痛”;

2、《素问直解》卷之四《痹论》作“痛”,并注:“次痛,旧本讹作‘通’,今改。”

3、原作“通”,从《素问直解》、《素问悬解》作“痛”,如此伯解“不痛、不仁”,方得完整。

Q0804阳遭阴:

1、《素问直解》卷之四《痹论》注:“阳气胜而阴气之不胜。”

2、《素问悬解》卷五《痹论》注:“其热者,素禀阳气多,阴气少,而病气外生,阳遭阴束,愈郁愈旺,故热也。”

3、热气遭寒气封闭。

Q0902具:据《说文》:“具,供置也”、《广韵》:“具,备也、办也。”取具备意。

Q0903凡痹之类:

1、《素问直解》卷之四《痹论》注:“承上文痛、痒、寒、热、燥、湿之痹,而曰凡痹之类。谓寒合于湿,热合于燥也。如湿痹逢寒则寒湿相搏,故生虫,虫生则痒矣;燥痹逢热,则筋骨不濡,故纵,纵,驰纵也,驰纵则痛矣。”

2、凡是痹症之类。

Q0903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1、 《内经注评》据《新校正》和《甲乙经》改“虫”作“急”,段玉裁作“痈”,《诸病源候论》作“痛”;

2、 从原作“逢寒则虫,逢热则纵”。虫,乃物类收缩、蜷曲如虫之态;纵,乃物类受热、膨胀弛纵之态。伯言正是热胀冷缩自然现象之科学表达,形象之极!

公众号:其人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