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办公 > 文秘 > 新闻报道 > 《麻雀》的评课稿

《麻雀》的评课稿

推荐人: 来源: 笔墨帮 阅读: 1.66W 次

老师上的《麻雀》一课,是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散文,文中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张老师充分挖掘了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将三维目标有机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堪称一次精彩的课堂演绎,一次生动的爱的教育,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经受了一次爱的洗礼。

《麻雀》的评课稿

张老师的许多做法都值得我学习。

一、整体感受课文,认识到位。

《麻雀》这篇课文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不仅刻画出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爱”的力量。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抓住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三者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堂课,张老师通过麻雀和猎狗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猎狗是那么得可怕和凶恶,麻雀是那么得弱小,可是老麻雀却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地飞了下去。在这样的对比下,学生更能体会到这种爱的伟大。

二、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也是多元的。因此,张老师在教学时特别重视对课文文本的研读,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材料,品味语言文字。例如在研读“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时,通过对重点词句“像一块石头似的”引导学生体会“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麻雀?”感受麻雀的坚定、勇敢以及那份伟大的母爱。

语文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行为。语文阅读也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所产生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张老师在教学时就非常注意尊重与呵护学生的独特感受。例如:在品读“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时,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学生有的回答“无可奈何的小麻雀”“无助的小麻雀”“可怜的小麻雀”学生回答出什么感受,就让他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

三、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确实,读书是语文课的根本,徐老师这节课落实了这点,而学生也正是在品读中理解了老麻雀是怎样态度坚决,毫不犹豫地拯救自己的孩子,使在场的每位学生深深感受到亲子之情的伟大。同时,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品读体会感情”这一读书方法,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精神。如在指导“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这一句时,徐老师注重了学生的自读自悟,并摒弃了传统的解析方法,通过补充理解“此时的老麻雀,明明知道( ),但它还是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学生通过补充句子,体会到老麻雀那着急、担心、害怕却又坚定的复杂心情。当我们注意到学生正在轻轻抹去眼角的泪珠时,我们一定也是感动的。感动于老麻雀的爱,感动于学生的举动,而这些感动,正是张老师和一群可爱的学生给予的。

四、自主学习,形成开放,有活力的课堂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选读课文的教学,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中,徐老师始终是一个鼓励者、引导者,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循循善诱。通过她的循循善诱,课堂的主体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整个课堂老师体现出的是尊重、平等、关爱。学生显示的是活跃、积极、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