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 > 工作计划 > 教学工作计划 > 高中必修一《西风颂》优质教案(通用5篇)

高中必修一《西风颂》优质教案(通用5篇)

推荐人: 来源: 笔墨帮 阅读: 2.2W 次

高中必修一《西风颂》优质教案 篇1

赏析指导

高中必修一《西风颂》优质教案(通用5篇)

《西风颂》是雪莱的名作,比起一般的抒情短诗,它的篇幅较长,加之诗中的场景不断变换,意象也十分密集,阅读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所以讲解时要注意抓住诗歌的展开线索。

这首诗是在佛罗伦萨附近阿诺河畔的一片树林里构思的,雪莱自己曾解释了它的缘起:“那一天,孕育着一场暴风雨的暖和而又令人振奋的大风集合着常常倾泻下滂沱秋雨的云霭。不出所料,雨从日落下起,狂风暴雨里夹带着冰雹,并且伴有阿尔卑斯山南地区所特有的气势宏伟的电闪雷鸣。”书写暴雨来临之际大自然的伟力,成为该诗的起点。

第一节,写狂暴的西风如何摧枯拉朽,将落叶扫尽,又将种子吹入土地,等到春天的到来。诗中有两处可能不易理解,需要做一点解释:“有翼的种子”,指的是那些靠风力传播到远方的种子;“碧空的姊妹”,是指春天清新的东风,诗人将东风称为西风的姊妹,为了表明二者之间的联系。在这一节中,诗人运用了色彩对比的手法,在描写西风扫荡的秋天时,“黄的,黑的,灰的,红的像患肺痨”一句,渲染出树叶凋零时一片色彩斑斓的衰落景象,而“鬼魅”“巫师”“疫疠”“死尸”“黑暗的冬床”等词汇、意象的出现,更突出了一种万物肃杀的气氛。但当写到“春天”来临,语言的色彩又趋于柔和、明媚──“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诗人不愧是用“色”的高手,在这几行诗中大自然由枯到荣的变化过程,被形象地呈现。最后,诗人将无处不在的西风命名为“破坏者兼保护者”,这里包含了一种特定的认识,西风既是旧世界的破坏者又创造了新的世界,这正是大自然周而复始的辨证规律。

第二节,视角拉向了高空,写西风怎样吹破了乌云,形成了暴风雨。这一节是全诗中想像最为奇异、瑰丽的一部分。在一开始,被风吹散的流云,被比喻成大地上的枯叶,在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由此形成了自然的转换,混乱、撕扯、纠缠等词的使用,也强化了一种动荡的感觉,破碎的云朵也像落叶那样,正在挣脱那些看不见的“枝干”。在下面的诗行中,诗人运用了一个更为大胆的想像,将飘落在空中的云气,比喻成“狂女的飘扬的头发”。所谓“狂女”,原文是“Maenad”,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物,在古代的绘画中,她有着怒发披散的形象。狂怒的形象,四散的长发,恰恰准确地表现了乱云飞渡的自然奇景,也暗示出大自然的神秘和危险。在这一节中,还要注意的一点是,诗人的想像虽然大胆,但事实上也遵循了一些科学常识,如暴雨的形成,来自水气的蒸腾、凝结,伴随着云层之中“电”的作用等。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不仅拥有丰富的情感和想像,他对物理、化学、电学等自然科学,也有极大的兴趣,在这首诗中,对自然伟力的赞颂是与对自然的认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节,视角从高空回到了海洋,写西风唤醒了海洋,也让海底的植物战栗不安。在形容西风到来之前海洋的平静的时候,诗人设想“它曾经昏睡了一整个夏天”,而且在梦中它还见到了“古老的宫殿和楼阁”,读者似乎能看到楼阁的倒影在澄澈的海水中,如何荡漾形成一片波光潋滟的美景。随后,大海也似乎有了人格,在西风到来的时候主动劈开了自己,暴露出了深藏在海底的植物。这一段描写十分奇异,似乎完全出自诗人恢弘的想像,然而也符合了某种自然的规律。据说,海洋、河流、湖泊底部的水生植物,也像陆地植物一样,对季节的改变有相同的反应,因而西风的到来当然对它们也会产生影响。

上面三节写的是西风纵横于天地之间,第四节回到了诗人自己,他呼唤西风将“我”带走,像树叶、浮云、水波一样,不羁地、自由地浮游于世界。为了表现西风的速度和“我”心情的迫切,诗人使用了一连串相同的句式──“假如我是一片枯叶被你浮起”,“假如我是能和你飞跑的云雾”,“假如我分有你的脉搏”,“假如我能像在少年时,凌风而舞”──形成一种铿锵、飞扬的节奏,“当我是水波、树叶、浮云”一句,更是模拟出西风的不断激荡。后面的第五节,这种语言的气势愈发强劲,诗人改用一系列祈愿的句式,表达了要与西风合为一体的决心和勇气。最后出现的那句著名格言,则以反问句的形式出现,而且好像是直接对着读者发问,仿佛西风刹住了脚步,诗歌的内涵一下子变得无比隽永。

从大地、天空到海洋,再到“我”,在人与自然之间,诗人纵横驰骋地展开了想像,将自然现象、科学观念、宇宙的认识、生命的激情,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了诗人扩大的心灵世界。在描绘西风的形象之外,诗人也多用感叹词与重叠的句式,特别在前三节都以“哦,你听”来结尾,使五个诗节,虽可独立成篇,但相互连缀,正像在天空中自由舒卷的西风一般,一气呵成。

西风颂关于此诗的主题,与上面讲过的《老虎》一样,也有不同的解释。通常的说法,是将这首诗的写作与当时英国工人阶级的运动相联系,雪莱借对西风的描绘表达了对摧枯拉朽之革命力量的赞颂。但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此诗的内涵更为复杂,不一定要从政治层面解释,季节轮换之中一种不可抗拒的大自然力量,一种自然中蕴涵的破坏与创造的激情,或许这才是诗人赞颂的对象。

教学建议

一、预习指导

《西风颂》是雪莱抒情诗中的名篇,但篇幅较长,意象密集,头绪似乎有些纷乱,先让学生各自默读此诗,再大声诵读,尝试把握诗歌展开的线索。

二、作品解读

1.介绍此诗的一些背景,包括诗人情况、历史条件、写作缘起等,为更好地理解作品作铺垫。

2.这虽是一首抒情诗歌,但上天入地,空间、场景不断变化,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先让学生分头朗诵诗歌的各节,再细致讲授各节的内容,把握住诗歌展开的内在线索。

3.为了表现西风摧枯拉朽的力量,以及天空、大地、海洋之间自然的奇观,诗人使用了大量新奇的比喻和鲜明的意象,让学生挑出相关的段落,分析诗人想像力的瑰丽之处。

4.此诗的句式和用词非常有特点,多用重叠、复沓的句式,以及充满力度的动词,铿锵激昂,在语言的节奏上就体现了西风的强劲,要着重分析这些用句、用词的特点。

5.关于这首诗,一般的解释是认为它表达了一种对革命力量的赞颂,但在此之外,还要为学生讲解诗人的自然观,在衰败与繁华的循环中,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得以展现。

三、扩展与比较

1.《西风颂》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在抒发强烈情感的同时,也包含了丰富的想像,境界阔大,组织学生讨论:它与我们一般熟悉的抒情诗歌有什么不同?

2.这首诗在歌颂西风的同时,也描绘了很多自然的现象,其中包含了不少科学的因素,让学生找出相关段落,思考科学的知识经过诗人的想像,如何也有了“诗意”。

参考资料

读雪莱的《西风颂》(袁可嘉)

1819年10月20日午后,雪莱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近郊的卡斯辛丛林中散步。他沿着阿诺河走去,疾劲的秋风横扫落叶的景象使他激动。他想到苦难重重的祖国,他也想到一年半前被迫离开祖国的个人身世。英国某些报刊对他的诬蔑攻击还在耳中响着。诗人不禁感叹祖国和自己都深深陷在反动政府一手制造的苦难中了;他愤慨,他迫切需要借用一个有巨大威力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一个革命者的愤怒。眼前这一阵西风来得正巧:这不正是他所寻求的艺术形象吗?

借西风横扫落叶的威势来比喻革命力量清除反动政权;借西风吹送种子来比喻革命思想的传播,寄托诗人对于未来的希望──这就是《西风颂》中歌咏西风是“破坏者兼保护者”这个主题思想的两个方面。经过几天的酝酿,雪莱进一步以西风自比,以西风比喻一切革命诗人和诗歌,大力阐发了诗人和诗歌的双重作用:破坏旧的,催生新的,这就更加丰富了这首著名抒情诗歌的进步内容。当然由于时代和世界观的限制,雪莱的革命思想基本上属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范畴,还带有抽象和虚幻的性质。

这样看来,为了确切掌握《西风颂》的主题意义,了解一下当时英国的处境和雪莱的生活、思想,就不是什么多余的事了。这里,简明的历史背景知识显然能够帮助我们欣赏具体的文学作品。

1815年英国在滑铁卢击败拿破仑、缔结和约以后,经济恐慌立刻席卷全国。原来依靠战争维持的许多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市场萧条,物价昂贵。当时的英国政府一方面用通货膨胀的自杀政策来维持残局,一方面采取血腥的镇压手段来对付工厂、农民的示威行动。其中与这个时期雪莱的诗歌创作有直接联系的是“彼得卢惨案”。1819年8月16日,英国国内的急进派和工人在曼彻斯特的圣彼得广场举行八万人的群众大会,要求政府改革国会,取消目的在于维持高昂粮价的谷物法。英国政府派遣骑兵进行镇压,当场有11人死亡,伤者多达400余人。消息传到意大利,引起雪莱的强烈反应。他在给友人里厄的信中写道:“暴风雨一般的忿怒还在我心中沸腾。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全国对这血腥杀人的罪行将作何种答复──必须行动了。但做什么呢?这一点我还不很清楚。”英国政府对工人群众的残酷镇压使雪莱这一时期的政治诗歌变得特别锋利、尖锐。诗人在《给英国人民的歌》中号召人民“铸造武器,拿起来保卫自己”。《一八一九年的英国》一诗对英国的政治、法律、宗教、军队进行了全面的讽刺。

1817年英国的统治阶级通过御用法官之手,剥夺了雪莱抚养已经离婚的第一个妻子海丽特所生孩子的权利,这给了雪莱极大的刺激。为了预防反动政府对自己第二个妻子玛丽的子女再下毒手,雪莱全家再一次离开祖国,迁居意大利,从此再也不回英国了。不幸他们所携带的孩子不久又染病死去。这时期雪莱心中的悲愤是难以形容的。正是这种国难家仇所激发的强烈愤慨,使诗人在《西风颂》中怒吼:

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

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

有如鬼魅碰上了巫师,纷纷逃避:

《西风颂》开篇恰当地借秋风扫落叶的威势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愤怒和清扫旧势力的决心。雪莱是一个革命乐观主义者,他不仅看到西风席卷落叶的破坏威力,而且也看到它吹送种子的建设作用。《西风颂》全诗贯穿着这个又矛盾又统一的主题思想。第一节开门见山把它点明了,这就为后面几节诗的发展提供了中心线索,更为诗篇结尾的著名预言:“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啊,春日怎能遥远?”伏下一笔,使预言获得落实的基础。

西风的威武形象贯串全诗,起着决定作用。但各节又有和西风相联系的辅助形象,以扩大艺术效果。与全诗主题思想的两个方面呼应,第一节中既写到秋之呼吸的西风,也写到春天“碧空的姊妹”(即春风);既写到鬼魅似的落叶,也写到“像羊群一样,觅食空中”的春天的嫩芽;诗人既用“重染疫疠”等字眼来咒诅垂死的秋叶,也瞻望春天“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对现实的鞭挞和对未来的幻想──也即是对西风破坏旧的、催生新的双重作用的讴歌──主题思想中这两个部分通过并列对比的描写,不断地在交叉中发展。

《西风颂》的第二节除了继续描写为“濒死的一年”唱出了葬歌的西风的威力以外,还从上节枯叶的形象联想到天上的流云。狂风席卷流云和横扫落叶本来异曲同工,这里的联系既密切又自然。这么一联系,诗的意境随之扩大:我们的视线从地面移到空中。这里吸引我们注意的,仍是西风排山倒海的气势,以及流云所将带来的雷电、风暴,革命的风暴:

那是你的浑然之气,从它会涌出

黑色的雨,冰雹和火焰:哦,你听:

《西风颂》的前三节都是以“哦,你听”结束的,只是第一节的措辞略有不同。雪莱要我们听的当然不仅是劲急的风声,而且是发自诗人衷心的革命号角。我们知道,雪莱对于革命采用暴力的问题始终摇摆不定,成为他一生思想中的重要缺点,只是在1819年英国工人运动高涨的情势下,他才明确地指出了暴力的必要性。尽管某些西方资产阶级评论家还持不同意见(如1956年出版的《雪莱在工作中》一书的作者),《西风颂》对于暴力的歌颂是确定无疑的。雪莱明白地说:“啊,但愿你给予我狂暴的精神!奋勇者啊,让我们合一!”(第五节)也正是这一点,使《西风颂》明显地超过雪莱大部分抒情诗的思想高度。

前两节里,读者随着诗人的笔触上天入地,到第三节诗人引导我们进入海洋。地中海的惊涛骇浪成为突出的辅助形象,正如枯叶、流云分别是第一、二节的辅助形象。雪莱着力描绘被秋风唤醒的波涛汹涌的蓝色地中海。西风的威力进一步得到了渲染:大西洋的海水为西风让路,“向两边劈开”;深植渊底的草木被西风“吓得发青”,“一边颤栗,一边自动萎缩”。

到此为止,雪莱抒写了西风横扫落叶、席卷流云、掀起波涛三种自然现象。读者固然也感到诗人寄托在西风这个形象之中的自己的思想感情,但明确点出西风与自己的关系还在第四、五节。第四节是本诗结构上的转折点:开始向诗人的主观方向发展。“唉,假如我是一片枯叶被你浮起,/假如我是能和你飞跑的云雾,/是一个波浪,和你的威力同喘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雪莱在引导“我”进入诗篇的时候仍然重复运用了前三节中的辅助形象。这个巧妙的重复总结了上文,启引了下文,使全诗结构立刻严密起来,而且使描写对象的转变──从西风到诗人──来得妥贴而自然。这里雪莱的意思当然不是贬低自己为西风扫除的对象,而是希望获得和西风一样的威力,起到和西风一样的作用。他说“这被岁月的重轭所制伏的生命/原是和你一样的:骄傲、轻捷而不驯”。

《西风颂》最后一节,雪莱表示了希望获得“狂暴的精神”以后,深刻而简明地指出了诗人和诗歌的社会使命。诗歌应当像西风一样,促成新世界的诞生,向人间播送“火星”,像预言的喇叭──与第一节春天的喇叭相呼应──“把昏睡的大地唤醒”。这正是雪莱作为革命浪漫主义诗人所一贯强调的东西。他在没有完成的长篇论文《诗辩》中指出:诗人首先应当是战士,社会的立法者,生活的导师。

《西风颂》的主题思想经过上述发展以后,最后以出色地表现了雪莱革命乐观主义的预言结束:“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啊,春日怎能遥远?”不少读者背得出这句名言;它所以深入人心,固然由于它本身所含有的巨大的思想意义,同时也由于它出现在全诗的末尾,非常恰当有力地总结了历经曲折的思想情绪。假如它在开篇就出现,效果就会大为削弱。从这个巧妙的安排上,我们也可以领略到雪莱优秀的诗歌艺术。

雪莱的抒情诗有两大类:一类以鲜明的政论性为特色,诗句简明有力,如《给英国人民的歌》等作品。另一类以辉煌的想像和优美的情致取胜,如《云》《云雀》等篇章。它们富有想像的魅力和奇异的色彩。《西风颂》兼有两类的长处。诗人的想像上天入海,但并不过分渲染;所用形象具体明确,而且前后连贯,不像《云》中的形象丰富得叫人眼花缭乱。诗人的想像虽然与流云、碧涛一同驰骋,他的脚跟却是牢牢地站在现实的土地上的。

《西风颂》结构的严密是它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上面分析主题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看到主要形象和辅助形象的配合和发展。全诗始终以抒写西风的威势为中心,同时又不断地从地上、天空、海洋吸收其他形象来丰富诗篇的艺术感染力量;诗篇突出地表现了西风的雷霆万钧之力,同时又提供了色彩绚烂的画面;既显示了集中凝聚的效果,又不失之于单调枯燥。诗人处处以内心的感情来渲染外界的景色,又以外界的景色来反映内心的情绪,确实做到了情景交融的动人境地。我们不能忘记,雪莱曾经以赞扬的心情抄录过一位同时代诗人的话:“化自然景象为思想,化思想为自然景象──这是艺术天才的秘密。”

在格式方面,《西风颂》也别开生面。全诗系以五首十四行诗组成。一般的十四行体适宜于表现一个完整、单纯的观念或情绪,因此往往单独存在,或者构成组诗,但各部分仍有相当鲜明的独立性。像《西风颂》这样把五首十四行体紧密地组成一首抒情诗,各部分密切依赖而不可分割的例子并不多见。根据对当时雪莱所用几个笔记本的研究,最初他所采用的是无韵素体诗,几经修改,才成为目前的形式。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无韵素体诗虽然宜于表现雄浑的感情,却一般比较松散,不符合结构严密的要求,而十四行体正以结构上的严密完整著称。但一首十四行体容量太小,不足以充分表现雪莱的宏大气魄和深厚感情,因此需要用几首十四行体组合起来。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内容与形式的密切联系。

高中必修一《西风颂》优质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及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欣赏《滕王阁序》的美景与真情;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读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和“居卑位而有为”的蓬勃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用富丽的词藻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指导背诵。

教学时数 4课时。

一、认识作者文体

1、导语设计。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四大名楼”,你们能说出写这些名楼及其相关诗句吗?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该文集音韵之美、文句之美、景物之美、感情之美于一体,浑然天成,实为千古骈俪绝调,今天我们进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

2、简介滕王阁:滕王阁面临赣江,处于赣江和抚河交汇处。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都督时,于公元653年下令在江西南昌修建,以封号为名。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此楼在历史上迭废迭兴达28次。现在的滕王阁楼于1989年10月8日竣工,全楼九层,高57.5米,背城临江,距唐代遗址百余米。今重修后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九层,高57.5 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

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1926年军阀混战时,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建国后,江西省政府重建滕王阁。重建后的滕王阁,无论其高度,还是面积,均远胜于历代四阁,同时也大大超过了现在的黄鹤楼和岳阳楼,仍然居于三大名楼之首。如今滕王阁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

2、解读《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译文:高高的滕王阁正对着江心小洲,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阁内画栋珠帘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悠闲的白云,深潭(指江)的影子,不知经过了多少春秋。滕王死去了,可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3、介绍“序”。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4、介绍“骈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5、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明,援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径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客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客序》。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二、感知文本结构

1、放课文录音,注意读准字音。

2、生字正音。

棨戟 懿范 襜帷 笺 翼轸 襟三江 鹤汀 凫渚 川泽纡 孤鹜 潦水 骖騑 绣闥 雕甍 舸 蠡 遄飞 睢 邺 睇眄 南溟 阍 舛 赊 樽 迥 慤 簪笏

3、指定7名学生朗读课文(每人一段),注意把握句子的节奏。

明确:①四字句的读法 “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三三式”;“一四式”;“二二二式”;“二四式”;“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二一四式”;“二三二式”;“二二三式”。

4、初步感知课文,思考: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三、还原宴会场景

1、教师配乐范读第一段(播放《渔舟唱晚》的背景音乐)。

2、根据课文的第一段找到王勃与主人阎公与宾客的关系。

3、思考,如果是自己,会写些什么?(王勃,过客、失意,潦倒)

4、作者又是怎么来写的?

概写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突出人杰地灵,扣标题中的“洪府”来写: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由古及今,历史久远。(时)

星分地接,襟带控引——由天及地,宏伟辽阔。(空)

地灵: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由物及人,资源宝贵。(物)

人杰:主宾尊贵,俊采星驰——由文及武,盛会空前。(人)

5、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也紧扣照应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四、赏析秋季美景

1、指名朗读2-3段,分男女生读(播放《渔舟唱晚》的背景音乐)。

2、你从中看到了哪些景致?

请学生找出写景的句子并稍作概括。比如:清澈的寒潭、萦绕的烟光、苍翠的层峦、流丹的飞阁、萦回的岛屿、壮丽的楼阁、辽阔的山原、迂回的川泽、闾阎舸舰、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渔舟雁阵。

3、再请放声诵读文段,男生齐读第二段,女生齐读第三段。

4、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色彩变化之美——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 “流丹”“耸翠”“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 “潦水尽寒潭清,烟光凝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写尽九月之景”。这句是因果性的推论。作者抓住了“秋水”和“秋色”两个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写秋天,写水写山,动静结合,如诗如画。

远近变化之美——作者用电影手法,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作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

上下浑成之美——“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秋水碧而连天,长天空而映水,故曰一色。千古绝唱。

补充介绍:“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二十六。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乃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 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而罢。”(《唐摭言》卷五)

这两句动静结合,境界开阔,意蕴深远,对比鲜明。 (播放图片)

虚实相衬之美——“渔舟唱晚”四句,写的是生活之乐和自然之乐。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5、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 6、总结:《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五、领悟人物心境

1、师生配合配乐朗诵第4、5段,课代表第4段,老师第5段。

2、过渡:赏如此佳景作者心情如何呢?第四段哪句呈现出来了?(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老师提示:令作者高兴还有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盛会之豪华,嘉宾之高雅。

3、这种快乐的心情到哪里戛然而止了呢?(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王勃的兴致盎然并没有持续多久,他很快就”兴尽悲来”,作者抒发了哪几种“悲”?

人生苦短,盈虚有数的命运之悲;

知音难觅的孤独之悲;

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身世之悲。

4、登高望远,人们都不免感叹人生短暂,渺小,孤独.你还能联想起了哪些类似的诗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等,都是用永恒不变的自然与短暂多变的人生相比照。

5、作者为什么有如此之悲呢?他的人生经历又是怎样的呢?

补充:王勃自幼聪颖,十七岁未及弱冠,便应举及第,在沛王府做侍读。然而正当这位青年才俊做着经纬天地的美梦时,出其不意的打击降临到了他的头上。当时的宫廷风行斗鸡游戏,诸王们常以斗鸡为乐。一次,适逢沛王与英王斗鸡,年轻的王勃本打算为沛王鸡助兴,便写了一篇《檄英王鸡》,讨伐英王的那只鸡。不料这篇游戏之作被高宗看到后,大为不满,立即下诏废除王勃官职,斥出沛王府。而给他第二次更沉重打击的是在虢州参军任上,因与同僚的关系搞得很僵,又先藏匿后杀害官奴被判死刑,后虽巧遇大赦,免除了死刑,但王勃的父亲却因此被贬为交趾令。

6、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悲,不是也不应该是生命的全部。尽管作者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他有沉沦吗?文中第五段哪几句表现了作者态度?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未晚。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信念坚定,节操不改,自信乐观,奋斗不止。

教师小结:本文是作者交趾探父途中适逢滕王阁盛会的即兴之作,在大开大阖的的笔势下,在大起大落的情感里,蕴涵了王勃内心的困惑与追求,孤独与坚守,彰显着一个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却又不甘平庸的年轻而高贵的魂灵。他在困厄中自救,在痛苦中自励,在逆境中自强,让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怦然心动、肃然起敬!

7、总结本部分: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扣标题中的“宴会”。写作方法——用典:

“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

“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

“马援”(穷、老)→不因年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

“北海”“东隅”→不甘沉沦

“孟尝”∕“阮籍”→反衬自己坚定意志(正用∕反用)

明确:典故使课文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含蓄、典雅而又精练,加强了文章表达效果。

六、答谢闲主嘉宾

1、学生齐读本部分。

2、鉴赏提示。

“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是自谦之词,如此简单地给自己定位,其复杂心情一言难尽。

“等终军之弱冠”两个四六句,又避开了正面表白,仍借古写怀。先以终军自比,表示请缨无路;再以班超、宗悫自许,表示投笔从戎、乘风破浪的志向。这两句,都暗示了自己不甘做“一介书生”的决心。

“路出名区”的四个六字句,以平稳的语气,含蓄地叙述了自己弃官事父,得以结识各位嘉宾的人生际遇。然后以四字短句,表示明日接受父亲的教诲和今日拜谒阎公,都是值得高兴的事。

“杨意”“钟期”两个四六句,援引古人事例,再次感叹怀才难用和知己难遇。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寥寥数语,写尽古今盛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归结到写诗做序的本事上来,从对宇宙人生的无限感慨中回到现实情境。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是说自己不避浅近,先写了序和诗;“请洒潘江,各倾陆海”是期望在坐的嘉宾各展文才,各赋所怀。全文在这种礼让中结束,不失分寸,非常得体。

3、小结:述自己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扣“饯别”。其中第六段在继续慨叹人世不平的同时,又有峰回路转之笔,抒发了作者运舛志不衰、正视现实、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第七段除继续抒发自己抑郁情感、表明自己的远大志向外,以谦恭的笔调,表明了自己对知音的渴望和仰慕。

七、提升人生境界

1、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白了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着态度。“望长安于日下”四句抒写了远离京城,失意流落之情,接着从关山难越,念及英雄失路,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自己有志难伸的悲愤。至“所赖”一提,振起全篇。“老当益壮”几句,勉励同仁不要因因年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为全篇警策。

2、拓展练习。

生命之花凋谢在二十八岁的年少有为之时,未尝不是一种遗憾与伤痛。流星般划过文学的天空,却留下永恒的光芒,这又未尝不是一种生命的奇迹。

读文,我们可能会手不释卷,可能会啧啧称赞,虽天妒英才,王勃已远离了他的时代,那个朝代也远离了我们,但此刻我相信我们与诗人心灵相通.他是会弹琴的俞伯牙,我们是砍柴的钟子期。下面请同学们以《我想对你说,王勃 》为题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高中必修一《西风颂》优质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

3、能背诵全文,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学习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习课时]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 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战国七雄地图 (见课本)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率( )赂( )秦耶 暴( )霜露 思厥 ( )先祖父 与( )嬴

洎( )牧以谗诛 为( )国者无使为( )积威之所劫

六、文本研读: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2、研读第一部分

(1)重要词句:

兵不利( 兵器 ) 赂秦而力亏(连词,承接) 破灭之道(途径,引申为原因) 六国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丧,率(全,都)赂秦耶 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文段分析: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研读第二部分

(1)重要词句:

秦以( 用 )攻取之外 其实( 它的实际数目 )百倍 固( )不在战

思厥( 其 )先祖父( 祖辈父辈 ) 暴( )霜露,斩荆棘,以( )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 )之不甚惜 举( )以( )予人 然后( )得一夕安寝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奉之( )弥繁,侵之( )愈急 至于( )颠覆,理固( 本来 )宜( 应该 )然 ( ) 以地事( )秦 此言得 ( )之( )

终继( )五国迁灭( ) 与( )嬴而不助五国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不赂秦 始( )速(招致,动词)祸焉 后秦击赵者再( )

李牧连却( )之 洎( )牧以谗诛 革灭( )殆( )尽

智力( )孤危 诚( )不得已 向使( )三国名爱其地

刺客不行( )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 ) 当( )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 )

(2)文段分析: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 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 对比论证的方法。

④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七、作业:背诵第1-4自然段,能默写并翻译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背诵

二、文本研读

1、研读第三部分

(1)重要词句:

封( )天下之谋臣 礼( )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 )也 日( )削月( )割

为(治理)国者无( 不要 )使为( 被 )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 )大 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文段分析: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明确:第五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课文总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四、字词句梳理

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赵尝五战于秦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击退)

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五、作业:背诵全文

高中必修一《西风颂》优质教案 篇4

【课前预习】

1.学生在课外认真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识记理解生字词。

2.有条件的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以备课堂交流。教师查阅有关作家孙犁作品的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

1.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主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评价任务】

1.通过各种形式的演、读,能品味出“话里有话”。

2.通过揣摩人物心理,能归纳出人物性格。

3.通过对比阅读,创意表达训练,能深入理解本文语言特色。

【教学目标】

1.感悟亲密无间的军民关系、美好温馨的军民鱼水情。

2.探讨女孩子任性、调侃的话语,品味“话里有话”。

【教学重点】

探讨“袜子”问题这部分经典对话的艺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作者,积累字词

屏示:

关于孙犁:

孙犁(1913-20__),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创始人。《荷花淀》、《嘱咐》是其代表作。孙犁的小说秀雅、隽永,富有诗意,有“诗人型和音乐型的小说家”的美称。1977年开始,致力于散文创作,间有评论和小说发表。新时期,孙犁的作品以思想的深邃、境界的超然、文体的创新、艺术风格的鲜明和炉火纯青,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从20世纪40年代起,孙犁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等。

积累字词:

指名学生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其他同学纠正其错误的地方。

土靛(diàn) 阜(fù)平蓝 玉黍(shǔ) 水沤(òu) 袄襟(jīn)

刨(páo)抓 瘪(biě)着嘴 贩(fàn)卖 盈(yíng)余 破绽(zhàn)

板书课题:山地回忆 孙犁

二、回溯“山地” 再现“回忆

指导语: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并在课本上标画批注,理清情节。

屏示:

引子忆故事

袜表鱼水情

互助一家亲

失袜深怀念

送布心连心

教师总结过度:本文是小说,采用倒叙的叙述方式,环境勾勒简要、人物形象鲜活、结构层次明晰,表现军民鱼水情的美好温馨,但作者却是用冲突的语言表现深厚的感情,写法别具一格。

板书设计:我 互助

三、聚焦“冲突”,聆听“对话”

指导语:本文趣味醇厚,主要通过对话表现出来的,全文主旨是表现军民关系的美好,但一开头,恰恰不是表现美好,而是表现冲突,细写女孩子对八路军的无理。细读文章第一部分,品味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心理和性格,挖掘潜台词。

片段一:河边偶遇,冲突口角

活动一:填写表格,再识男女主人公

对话

事件

女孩感情变化

战士感情变化

第一回合

洗脸

严厉 恼冷冷地

挂火 愤怒

第二回合

论“真假卫生”

心平气和

第三回合

巧送袜子

强调:

女孩情感:严厉 恼 冷冷地 笑 笑

战士情感:挂火 愤怒 心平气和 笑

情感起伏: ↗ → →

活动二:请两位同学进行“洗脸”情景模拟表演,再现语言魅力。然后请同学们看屏幕,在括号里写出潜台词。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潜台词:抗日军队我们老百姓的保护神,我很想帮他做些什么,但我一个女孩子怎么好意思主动跟他打招呼呢?我就用找茬跟他说话。)

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

“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潜台词:我就是故意无理,跟他吵架)

“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

“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潜台词:群众在战争中遭受巨大苦难,还支持我们,在民族苦难面前,我不能和着个顽皮任性的小姑娘意气用事,让步承认错误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才说:

“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潜台词:他不跟我吵了?说话中断了?不行,我还得坚持下去)

我笑着说:

“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这么一条大河,哪里就能把我脸上的泥土冲到你的菜上去?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

“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 (潜台词:故意气气你,不管我怎么气你,我都拿稳了,你就是奈何我不得。)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潜台词:开玩笑,逗你玩儿罢了,你紧张个什么劲呀,像小孩一样。)

片段二:论真假卫生,笑解寒冰。

活动三:做评点批注,赏析“话里有话”。

示例:

“你真讲卫生呀!”

“我们是真卫生,你们是装卫生!你们尽笑话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吃了我们的饭,还刷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为什么不连肠子肚子都刷刷干净!”说着就笑的弯下腰去。

(批注: 明明自己落后,却把文明说得可笑,但自己“笑的弯下腰去”,显示只是说说笑笑而已,与其说时嘲笑人家,不如说充满着自嘲自娱的充分。)

我觉得好笑。可也看见,在她笑着的时候,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的放光。

(批注:对于农民,孙犁避免丑化,基本上是诗化的。“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的放光。”赞美小姑娘洁净美丽。)

“对,你卫生,我们不卫生。”我说。

“那是假话吗?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也尿泡,那是讲卫生吗?”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

(批注:总是在进攻中,总是以山区农民固有的生活习惯为准则,来评价八路军的生活条件,感到有趣,好奇,不解,但在不无野气、蛮气的嘲讽打趣中,隐藏着特别关切。)

片段三:巧送袜子,委婉的豪爽

活动四:小组分角色朗读,感悟语言艺术,然后讨论:对话中女孩的行为特点、心理特点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学生展示感悟:

“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

(“不穿袜子”和“卫生”强拉联系,有趣又可爱,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咳!”我也笑了,“这是没有法子么,什么卫生!从九月里就反‘扫荡’,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 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

“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

“不会求人做一双?”

(两个“不会” ,明知故问,引出想听的话,灵慧又豪爽。)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豪爽、直率)

师生探讨:

行为:热心细心,善于体察,善表情意。

心理:有心帮助又不好意思直言。

表达:巧妙转移话题,运用反问把主动关切变为战士的主动求助。

教师总结:女孩子很聪明,拐弯抹角把战士引到她预设的话题,化总结的主动为被动,以层层紧逼的启发,逼得战士说出迫切无助的话来,充满农村女性的委婉,虽然军民一家亲,但毕竟第一次见到陌生的男战士,流露出豪爽之气,两个陌生人的心理距离大大缩短了。“我”的形象也生动感人,面对泼辣野蛮的少女,我表现出子弟兵应有的憨厚诚恳、理解包容。通过对这段经典对话的分析领悟,我们可以知道,孙犁的战争小说少有血腥惨烈的场面,他的故事建立在现实主义的牢固基础上的,是生活的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但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浪漫的色彩。不论是写孩子、妇女,还是干部、战士,都始终洋溢着生活的深情,人的深情,主要表现为在浓厚时代气氛下人民大众与革命者之间的血肉情谊。孙犁理解这些,热爱这些,歌颂这些,他总是在生活之中,在人物之间,与他的形象共度艰辛,共享胜利。

板书:灵慧 豪爽 直率 可爱 憨厚 诚恳 理解 包容 诗意 浪漫

第二课时

四、再读课文,探究性格

活动五:请同学们默读全文,品味重要语句,如 :“你这人倒实在,叫你来你就来了。”等句,并思考归纳小姑娘性格特点,用类似“我从 句中,读出了女孩子 的性格”的句式说话。

示例:

·我从“你这人倒实在,叫你来就来了”句中,读出了女孩子美好的心灵和矫羞的情态,真是回味无穷。

·文中还多次写到女孩子的笑:

“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说着就笑的弯下腰去”

“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

“‘占了北平,我们就有洋布穿,就一切齐备!’女孩子接下去,笑了”等,从这些语言我读出了她的笑是那样的开朗天真淘气、无遮无挡,就像开在深山石崖上的山花,灿烂、自然。

·我从她给“我”做袜子(使她的父亲没有袜子穿了),给“我”做好吃的(引起她父亲跟着“沾光”的议论)句中读出出她的质朴善良。

·从“她不会说话” “她很会说话!”句中,我读出他们从不同角度分别赞赏女孩子:坦率任性、不懂得婉转、没有世故的性格;灵慧心好、善于创造融洽交流的氛围的性格。

教师小结:孙犁的小说,不论是写孩子、妇女,还是干部、战士,都始终洋溢着生活的深情,人的深情,主要表现为在浓厚时代气氛下人民大众与革命者之间的血肉情谊。本文他通过对妞儿的语言动作行为描写,我们读出她对革命者不见外,任性调侃,有自家人的亲密,体现深厚的军民鱼水情这一主题。

板书设计: 鱼水情深

五、回扣单元,比探“话里有话”

比探一:女孩的伶牙俐齿与贾芸的伶俐乖巧区别何在?

明确:一是所涉及的思想品质不同。贾芸是巴结奉承他人,随机应变保护自己;女孩子全无此类动机,而只是一种可爱的天性。二是表现出的形式不同。贾芸的伶俐乖巧包括言论还包括其他行为,言论方面用于讨好他人和表情达意。女孩子的伶牙俐齿是指言论,用于调侃。

比探二:女孩豪爽直率与李逵的豪爽侠气有什么不同?

提示:灵慧与鲁莽。

六、走进电影,鉴赏“话里有话”

活动六:开展文艺鉴赏与口语交际相结合的活动。

屏放电影《永别了,武器》结尾,结合课文《海明威的对话艺术》一文,师生交流,与《山地回忆》的对话有何异同。

屏示对话:

在房外长廊上,我对医生说,“今天夜里,有什么事要我做吗?”

“没什么,没什么可做地。我送你回旅馆吧!”

“不,谢谢你。我在这里再待一会儿。”

“我知道没有什么可以说。我说不出——”

“夜安。”他说,“我不能送你回旅馆吗?”

“不,谢谢你。”

“手术是唯一的办法。”

“我不想谈这件事。”我说。

“我很想送你回旅馆去。”

“不,谢谢你。”

他走下长廊,我往房间走去。

“你现在不可以进来。”护士中的一个说。

“不,我可以的。”我说。

“目前你不可以进来。”

“你出去,”我说,“那位也出去。”

但是我赶了她们出去,关了门、灭了灯,也没有什么好处。那简直是跟石像告别。过了一会儿,我走了出去,离开医院,冒雨走向旅馆。

提示:

共同之处:都有潜台词、前对话,或叫心口不一、话里有话、言外之意。

不同之处:

1.《永别了,武器》结尾对话全有潜台词,《山地回忆》不少对话没有潜台词;

2.《永别了,武器》结尾没有提示人物心情,没有附加的外在动作,对话的暗示性很强。而《山地回忆》中心情的提示,附加的外在动作随处可见。

3.《永别了,武器》结尾平静的对话下面是内心的强烈的大幅度动作,而《山地回忆》总体上不如其强烈,但也有几处重要的、关键的地方,掩藏着较大幅度的内心波澜。

板书设计

山地回忆

孙犁

互助

妞儿↔“我”

灵慧 豪爽 憨厚 诚恳

淳朴 可爱 理解包容

话里有话 诗意浪漫

↘ ↙

鱼水情深

反思

高中必修一《西风颂》优质教案 篇5

1、高一上半学期是一个初中走入高中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积极适应各科老师的教学方法,迅速吸收新知识,同时稳住脚跟,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所以我这个学期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适应、稳定。

2、高一下半学期是一个适应后的寻求及养成期期。这个时期由于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因此对各学科特点有了一定掌握。这个时期的主要目标是:重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循序渐进地、有规律地学习,全面发展,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简单来说就是:养成、规律。

3、高二上半学期是一个定位起飞期。此时,高中生活早已适应,学习方法、习惯已经成熟,所以,这个时期就要开始有所突破。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进入一本梯队。

4、高二下半学期是一个稳步发展期。有了高二上半学期的起飞和突破之后,又要开始稳住脚跟了,这时要全面地、客观地看待自我和他人,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稳定自我水平,基本确定自己在年级的学习地位。

5、高三上半学期是一个扎实复习期。经过高二的认知后,自己的学习地位也稳定下来,不再轻易后退。就要完全静下心来稳扎稳打地复习。此时也要注意调整心态,摆正主观态度。时刻保持新鲜的自信心、坚韧的性格。不要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履行自己的计划,做到步步为营。

6、高三下半学期是一个加速冲刺期。可以适当地做些拔高。要全面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查缺补漏,扫除残敌,不留后患。还有此时心理素质也很重要。时刻摆正心态,注意情绪的变化,做到自我及时调整,自我鼓励和认定。就如爱迪生所说:“自行是成功的第一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