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热点专题 > 经典美文欣赏:去年今日,人面桃花

经典美文欣赏:去年今日,人面桃花

推荐人: 来源: 笔墨帮 阅读: 1.4W 次

本站:用文字去感悟人生,用文字的温度去体验时间的流逝,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去年今日,人面桃花》。

经典美文欣赏:去年今日,人面桃花

1

我是荆棘丛中的黄桉,立于高山石壁之上。自恃有凌云之气,皮质柔韧而又不失细腻,便常挺立于壁俯看众生。叠峦间,云雾缭绕,坐西观东,更是不易辨得清云霭和蒸气,江南袅袅腾起的似是不只有朦胧烟雨。绝壁之上,氤氲着缭缭雾气,涤去粉墨调色,徒留下不施粉黛的洁白。长于绝壁多年,早已不知涤尽了多少浮世云烟,匆匆岁月。

那是一日,我正抽枝掸开雾气看那重山中的半田半水,一群布衣草履的樵夫早已在背后盯住了我,他们个个面部潮红,湿透的布衣早已辨不得颜色,粗壮裸露的臂膀、腿部早已伤痕累累,或结痂初愈,抑或率为新创未愈。我淡然转身,自从知了自己是这浙西的一株黄桉时,便多了份责任。这青山绿水终不是我的归宿,那沉香四浮的宫室才是长宿之地。他们举起斧头。我闭上眼,再听一次云彩从身旁飘过的声音;再听一次抽枝开花的声音;再听一次那高山的风声。

别了,我的山。

2

硕大的炊甑煮锅上腾起雾气,弥漫出一种迷幻的意境。耳里充斥着木槌击打声,柴火“霹雳”声,砍木削皮声……偌大的工厂里,雾气蒸腾,迷蒙着,又如凌于高山之巅。只是,热气扑面,实没有那清远淡泊之气。陶淦江如是想。淦江是个小学徒,就是,总是思想神游。举着木棍愣神想了半天,猛一打颤,又低头看着浆水。水中浮着一层纤维,韧而不断。杂物多沉于锅底,能取用的只有那一层浮着的纤维质。而淦江的任务只是打浆,使那软硬不同的木质韧而不硬,软而不烂。淦江撑在木棍上,看着远处空地,一排排的长线拉着,一张张,一幅幅的纸被悬挂而上,远望去,一片片洁白掩住湛蓝,微风起,卷起边角轻飘,又荡回。白色林海犹如冬之雪梅,又似是比雪更娇嫩,捧而不化。在淦江又无数次出游后,师傅实是忍不住了:“陶啊--子!”淦江又一抖,抽回游思:“哦,桃花纸?很美,师傅。”说着点点头,故作深沉地摸了摸有零星黄毛的下巴,目光坚定地看着师傅。师傅黑着张脸,眉毛倒竖,那双小而圆的眼睛被脸上的肉挤得更加小而迷离,一把便揪起小陶的衣襟:“小子,好好干!”淦江立马换成乖巧的星星眼,一边深鞠躬向师傅赔不是。师傅便不好再说,调身便也走了。深鞠躬的小陶偏头斜眼看着师傅走远,脸上带着些一抹笑意。望着身旁七十二道工艺手技,淦江还是咽了口水,拨开额前沾湿的长发,拍拍布衣抹干了手。

“开化纸果然是无与伦比,不徒虚名尔。”淦江又抖了抖头咂咂嘴,握起了木棍,走回了雾气中。

3

着龙袍者轻托起一纸,大臣皆聚拢来。“开化纸,帘纹不甚明显,且触感至润,率薄亦韧,众卿可试矣。”众臣抚过纸面,皆叹之滑腻手感。“众卿,此纸上有晕点状若桃花者,因而得名‘桃花纸’,诗意否。”众卿便又是赞不绝口。

没错,此纸便是我。我产自开化县,继而得名。这宫室里沉香四浮,将我也熏得香气淡然,我产自七十二道工艺之下,大多供应于宫庭。制作工艺之精巧、繁杂,连我也道不清其步骤,只是赢得盛赞,我还是开心的。这着龙袍便是当今圣上,宫庭里的刊书多用我们,因此我们甚被器重,即使是淫词赞美也道不尽我们的珍贵。至少我是这样认为,因为黄桉哥哥说他来自高山,而葛藤姐姐又时常说起她爬伏的小墙。我伏在案上,打量着宫庭,看来此生只能在此度过了,不知那受着七十二道工艺的兄弟们怎样了呢,我又压下脑袋,向着南方愣愣想着。

4

“现在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今初步恢复技艺的开化纸和清朝时的开化纸,如今七十二道工艺已丧失,文献中均无可查资料,导致技艺恢复困难。如今,埃及纸莎草部分工艺已恢复,可开化纸仍迟迟未能恢复,也许,这也可表明我国古代制纸技艺的登峰造极高超和精妙吧……”

我躺在展台上,一旁的清朝大哥不肯理我,我就望着他发呆,他被看烦了,便又调头回来瞪我。我汪汪地看他,他便仔细打量我一番,又长叹一气。喃喃叹道:“生命中曾经拥有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我听后,也垂下头沉默不语。

当年,张元济先生看到我之前辈时曾道“昔日开化纸精洁美好,无与伦比,今开化纸造纸皆粗劣用以糊雨伞矣。”想来今天清朝大哥的叹息也不无道理。想着,大哥突然开了口:“当年,我历经了七十二道工序,若仍记得,也不至今之模状了。”我轻拍了拍他,给他一个灿烂的笑容,道:“古之匠心独厚,而今之匠心依旧,虽七十二道工艺流失,可匠心仍在,又何惧恢名无望呢,大哥,您见的世面多,该更看的开呀。”清朝大哥没有搭话,只是转向南方,呆呆的,似乎在看着,又好似在想着。

5

爬上山,山雾将我环抱,朦胧,又似诉说,道不清说不明的。身旁是一个粗树桩。年轮已分辨不出了,倒是得知此树是黄桉,黄桉,怎的如此熟悉?我踮踮脚张开双臂,闭上眼睛,一股纸香从远处散来。

是你么,桃花笺。

公众号:咱们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