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个人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精选 >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精选19篇)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精选19篇)

推荐人: 来源: 笔墨帮 阅读: 2.58W 次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 篇1

通过本次的观摩,我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收获: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精选19篇)

首先,更加明确了应该怎样去说好课。在说课比赛正式开始之前,江西师大的孙菊如教授给我们讲了题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说课研究》的专题讲座。通过孙教授的讲解,让我从理论上明白了该如何把一堂课说好。同时,通过对全省22名优秀老师说课的观摩,让我领悟到在实践中该如何把一堂课说课。

其次,通过听选手说课,对我今后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启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忆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创新教育下开放的管理模式,即给学生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宽松环境,给学生一个“愿学、乐学、会学、学会”的机会,给学生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些权利,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和创造,让学生畅所欲言。

最后,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日子中,我要更加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并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

最后感谢学校领导和教研组给我此次机会!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 篇2

预习是学生听课前独立地对新教材进行准备性地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可见,预习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知识的关键环节。

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呢?

从中学阶段学生学习过程来说,培养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应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级阶段,也是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最重要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按课时预习,在课前明确预习作业,课堂验收预习作业。预习作业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归纳出课本中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整理出课本中的概念、公式;要求学生研究、模仿例题的解法,独立解例题;要求学生仿照例题完成课本相应练习;要求学生尝试做教师布置的基础习题。在预习中遇到什么疑难问题,学生先做个标记,在听课时要特别留心加以解决。

教师在上课前要及时了解、发现学生预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及时更改教案。

第二阶段是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巩固、提高阶段。教师引导学生预习应有以下转化:从按课时预习向按章节预习的转化;从对概念的整理、机械记忆,例题简单模仿的预习,向对概念理解其内涵、外延,对例题进行推论、应用的预习转化。

具体做法:一是要求学生仔细品味大节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晴”,从标题可以大致明白该大节的内容。预习时仔细品味标题,可以领悟出许多东西。例如:“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这一节,从标题就可以看出本节是从坐标的角度出发,研究平面向量的运算,由此学生自然产生要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是怎样表示的?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是怎样进行的?平行、垂直的向量其坐标之间的关系怎样等一系列问题,心中有渴望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后,就为下一步预习提供心理上的支持。

二是要求学生通读教材,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预习。通读教材内容中所涉及到的概念,有哪些定理、公式?按什么方式阐述的?给出了几道例题?习题是怎样进行编排的等问题,避免把预习认为是漫无目的地看书。

三是要求学生对概念的预习要求达到会叙述、会判断,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四是要求学生对例题、习题的预习做到明确问题的条件、结论、以及得到此结论必备的理论论据,然后看题设与这一理论依据有何相同与不同,不同时又如何对题设条件进行转化,同时还要明确解题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及书写格式,以利于课堂上质疑问难。

第三阶段是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高级阶段,让学生会自学。自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迁移,学生独立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方法,对新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知识,乃至以结构不同或差异较大的新知识,通过“同化”和“顺应”等手段,采用对比、类比、归纳、实验等方法进行学习,从而达到从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实现新旧知识的过渡。

自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数学学科不仅具有逻辑上的严密性,系统的完整性等特点,而且各部分之间的内容也是相互渗透,横向联系十分紧密。因此,数学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时,要根据需要或可能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专题进行知识和方法的系统整理。

总之,学生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可以增强学生求知欲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知识机械地传授给学生,不如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自己学习,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实验、分析,自己探索知识,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从而达到“不教”的目的。故陶行知先生曰:“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 篇3

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基础。那么,幼儿倾听能力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呢?

一、幼儿倾听能力的具体内容

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三种倾听技能:

1、专注性倾听:集中注意地倾听(包括注意力集中,不做小动作);

2、辨析性倾听:分辨不同内容(如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的声音等)的倾听;

3、理解性倾听:掌握主要内容、连接上下文意思的倾听(包括回答问题情况和执行指令情况等)。

二、幼儿倾听能力较差的原因

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语言活动。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它对于发展幼儿的语言、思维十分有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倾听能力较弱,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人不重视倾听能力的培养

许多家长认为听力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必要培养,遇到孩子插嘴或不专心倾听则训斥、责备孩子,如大人讲小孩子听等。训斥、责备的方式会使孩子失去倾听的欲望和兴趣,会变得不爱倾听或不会倾听。还有一种极端的表现就是大人以孩子为中心,认为插话等是孩子自信、能干的表现,往往过分顺着孩子的意思,以致使孩子愈加不会倾听。

2、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局限

受幼儿年龄特点的局限,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比较弱,缺乏倾听别人说话的耐心,在听的过程中难免会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等。特别是有些幼儿聪明活拨,表现欲特别强烈,在集体活动中常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打断其他幼儿的发言。所以幼儿有时候根本没听清楚或听得不完整。

3、家长的消极榜样作用

父母、老师等是孩子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起重要作用的人。父母的言行举止不可避免地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有些家长在和别人交往时、和幼儿交谈时就不会倾听,因此,孩子在无形中习得了他们的不良行为。

三、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针对幼儿倾听能力较弱的现状,家长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1、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也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培养幼儿的倾听兴趣。选择的故事等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具体、生动,富有趣味性;除了倾听的内容具有吸引力外,幼儿是通过积极的听来提高倾听能力的,大人在讲述故事时声音要抑扬顿挫,并利用手势、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来调动幼儿倾听的积极性,让幼儿共同参与。如小动物的童话或故事。

2、创设宽松的倾听环境

家长可以利用大自然的优势,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带幼儿去大自然聆听各种美妙的声音:淅沥淅沥的小雨声、淙淙的流水声等。所有这些,都让幼儿心旷神怡,就会萌发幼儿倾听的欲望和兴趣。在带领幼儿外出时,可以让幼儿注意倾听各种声音(如风声、雨声),倾听各种动物的叫声(如蝉鸣、鸟叫声),倾听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如自行车清脆的铃声、汽笛声)。幼儿听后,家长引导幼儿模仿、表达,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另外一方面就是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宽容、平等的心理氛围,幼儿在这种氛围中才有安全感、自信心,才能乐于倾听、学会倾听。

3、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幼儿倾诉时,认真倾听,耐心引导幼儿解决问题;在向幼儿提问时,耐心等待和聆听幼儿的回答。不论孩子的话题多么简单,都应以目光、手势、语言来传递听到的感受,表达内心的感受,让孩子觉得家长认真听了,在关注着他。利用各种手段指导幼儿耐心倾听别人,不随便插话,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因此家长应注重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促进幼儿倾听能力的发展,让幼儿乐于倾听、学会倾听。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 篇4

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学校领导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许多外出学习的平台,让我们有一个学习与提高教学能力的机会。20xx年3月17日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斌老师和刘延革老师的两节数学课和两个专题讲座,感觉受益匪浅。他们现代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亲切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感觉到:“走出去,总会有收获”。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听课或参加其它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可以取得不少教学经验。专家们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让人久久难忘,让我们深深感觉到教学技艺无止境,教学创意无极限。教育专家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解,我心中十分叹服。叹服他们的口才,叹服他们的自信,叹服他们的敏锐,叹服他们的知识渊博。听了这些专家的课,使我们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与艺术化。

徐老师执教的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一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课时虽然是一节普通的计算课,却演绎了一堂“快乐高效智慧”的计算课。刘延革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的《解决问题》,这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怎样应用转化的思想去解决问题,她交给学生的不仅是解决问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技巧。除此之外,还聆听了两位老师的精彩报告,让我对课程标准修订的历程和新课程改革以后“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于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必须对教材充分理解和掌握。

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学生也就学得轻松愉快。听了这几位优秀教师的课,使我深有感受他们对教材理解透彻,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二、教师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

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有良好的素质才能紧紧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教学过程中来,调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数学课不再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徐老师和刘老师,一开始就用幽默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谈话,这不仅吸引了学生,而且给听课的老师也得到一种享受。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有疑问的问题,他能用有效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三、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新知,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听了这两位老师的课后,觉得他们非常重视这一点,在探究新知时,徐老师并没有简单的包办、讲解,而时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尝试,并在尝试的过程中给予了精当的指导。刘延革老师所执教的《解决问题》一课。导课用的是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把一件不能直接完成的事转化为简接完成的事,使学生体会到转化的重要性。在探究新知时,她出示了三道用转化的思想解决的问题,由易到难。问题出示后,她先让学生尝试着去做,并思考两个问题:如果你做出来了,请你说说你把什么转化成什么?如果你做不出来,你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当她看到全班学生没有一个做出来时,她并没有讲这道题如何做?而是先引导学生讲出自己遇到的困难,并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进行分析,再让学生独立列式完成。在交流学生的算式时,她没有直接判断,而是和学生一起分析判断。在做完每道题之后,她继续追问学生用的是把什么转化为什么?关注了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

四、专家的讲座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

徐老师的《课改后的反思与再出发》肯定了课改的成绩是:教师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变革,评价方法多元。不足:

1、课程价值取向是模糊的。

2、课程内容的组织比较分散。

3、教学方式的选择表面繁荣,其实学生思维并不活跃。第二个大问题是课程标准修订的历程。在这里主要讲了课程标准修订的八大变化。主要诠释了基本理念的变

化。正如他说的他对课改理解是: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刘延革老师的《新课程背景下“解决问题“教学的思考与研究》。首先,她总结了过去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再次讲解了“新课程下应用题的特点和实际教学中老师们产生的疑惑。”最后主要讲新课程背景下“解决问题”教什么?她每个层面的讲解都是搜集了大量实例来证明:改革不是面壁虚构,应当从现实出发;改革不是另起炉灶,应当利用原基础;改革不是全盘否定,应当扬长和补短。对于以后解决问题的课应该如何上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豁然开朗。平实之中见精彩,今天的课堂上少了一些做作,多了一份实在,让我们的学生得到真正的实惠!

总之,通过这次听课活动,两位老师所体现出来的优点远不止这些,他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精美的教学课件,对教材的深层次把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学有所得,也让我深思,怎样把各位教师的教学优点尽快融入自身的课堂教学中,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的有特色、有效益。我将借这次活动的东风,把优秀教师当作追赶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缩短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我会以此次观摩课为契机,继续好好研究教材,思考教学,组织教学,增进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孩子们呈现一堂堂精彩的数学课,让孩子们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的学习成长。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 篇5

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是教师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即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最重要场所,课堂教学的排列是有序的。它是按照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而循序渐进的。通过教师的程序设计、师生的积极互动,让学生在学习本课教学内容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自觉养成“愿学”、能“会学”、“乐学”、“快学”。

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使学生“愿学”,即首先激活学习内驱力,教师务必教会学生会听课,让他们在听课时做到“有信心”、“能专心”、“会用心”。

其次学习方法是通向学习成功的桥梁,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就没有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有法,学无定法,学要得法。每个学生因个性的差异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必须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自学方法。因此,教师要因人而异地教会他们各自的自学方法。

根据我们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具体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会学生预习。因为他们大多没有预习的习惯,所以先讲述预习的意义和好处。学生们认识到重要性后,趁热打铁,传授具体的方法。结合练习册把每课的生字、多音字、形似字、词语解释全部摘抄到笔记本上,并熟读课文三遍,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预习要素在上新课之前检查,没有完成的将受到小小的惩罚。经过三周的训练,他们基本上能够做到自觉完成。

第二,教会学生听课。一节课45分钟,好多不能全堂集中,所以我采用讲授35分钟,学生练习10分钟。每堂课先用3分钟提问抽答,借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首先教会他们做到“有信心”、“能专心”、“会用心”。听课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一丝不苟,留神每一个问题,甚至是一句话。学生切不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能“左耳进,右耳出”,不能“傻听”,不能只听“热闹”,不能只顾“欣赏”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而忽视了教学内容。并且学会圈点勾画,快速有效地做好笔记,避免走神。在学生练习的十分钟,我就巡视辅导,顺便检查他们的听讲情况。

第三,教会学生复习。通过做练习册,课后思考题,小测验,课前抽问的方式,都能够掌握他们的课后复习情况。

教师营造学生积极学习氛围能将学生置于无忧无虑无压力的愉悦情境中,能使学生不知疲倦地投身到学习中,那么教师的课堂教学就能够顺利的进行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也就能提高自身课堂教学能力,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提高。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 篇6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校将《教师的教师技能》这本书确定为必读的“小继教”教材。这本书看似理论重重,实则是一本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书,它用形象具体的实例告诉我们每一个要介绍的概念,便于更好地理解其含义。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开展自学,通过学习让我感到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教与学。不再是简单的技能问题,而是跳出说教的条条框框,常教常新。下面我谈谈学习后的一点肤浅认识。

教学技能是表现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行为方式,是一种灵活性、开放性的高级技能,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外化形式。我们概括地将教学技能划分为三个容易把握的范畴,既教学设计的技能、课堂教学的技能和教学评价的技能。认识教学技能的目的在于掌握教学技能,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掌握教学技能必须依据其性质与特点,针对不同行为方式的价值、效用和机理,在“知”与“行”、“学”与“用”的统合中进行自主构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学基本功更多的要在课外去积攒,也就是说课前的备课、说课,课后的评课、自我反思是教师练就教学技能的大舞台。

1、让备课充分起来

备好课才能上好课。由于我们过去对教师教案的检查过于侧重环节的齐全、数量的多少等方面,相对忽略了教学过程的设计,导致教师的教案不能有效的指导课堂教学,缺乏特色和实用性。因此,我们要适当放宽对教师教案框框条条过多、过死的限制,引导教师养成良好的备课习惯,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

五河民族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年”活动材料

设计能力。

借它山之石攻己之玉。模仿是人类学习借鉴他人经验的最有效方法。对于新上岗和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教师来说,应鼓励其多拜读现成的优质教案,从中汲取先进的宝贵经验和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深刻理解教学理念,提高对新理念的运用和执行能力,有效设计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合理推行集体备课,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长期以来,我们的备课工作基本上是独立完成,即使有同行之间的讨论交流也仅仅局限于随意性的探讨,解决的都是一些关系知识点的问题,没有深入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研究,交流的效果不明显,对改进课堂教学的作用不是很大。因此,各个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校情,将集体备课这种全新的方式在日常教学工作合理推行,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加强教材解读,确定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通过借鉴交流和探讨生成的新观点来弥补各自在备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努力使集体备课成为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整体提升的一条有效途径。

2、让课堂交流完善起来

课堂教学交流在在各个地区开展相对广泛,各种级别、各种类型的公开课每学期都一定数量的上演,有效的促进先进教学经验的交流和借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组织公开课前缺乏明确的目的,课堂交流的性质不确定,没有根据不同的听课群体备实用的课,上有较强指导性的课。所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交流中我们要加强公开课的针对性,对教学水平处于不同层次的老师都能起到有效的锻炼和指导作用,我们不妨同举行优质课一样来开办“劣质课”,相信对于教学水平低的老师会起到更大的帮助。

3、让说课普及起来

五河民族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年”活动材料

说课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一项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工作,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教学理念,恰到好处的选择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操作能力的提高。说课在农村地区起步较晚,开展的范围小,交流的机会少,大部分教师还不了解说课,也不会说课,只有加大说课的推广和研究力度,在各个学校和每位教师中普及,给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新的平台。

4、让听评课有效起来

听评课工作一直是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主角,但在开展中多数情况都流于形式,多数教师听课和评课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如何听课,我认为应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一是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熟悉教材,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针对这节课,根据自己的经验或理解,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二是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二者兼顾。三是听课教师角色定位,即是审美者又是参与者。在评课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要实事求是的公开评价一节课,切忌带有个人倾向;要以虚心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与被听课老师共同分析研讨,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要突出重点,集中主要问题进行评议和研究,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要以事实(数据)为根据,增强说服力;要做好调查工作,尽可能较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情况。

5、让教学反思坚持起来

写“教后记”是一种帮助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教学素养的有效方法,是促使教师在较短时间内成长为教学行家里手的重要途径。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就曾强调:“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的寻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作为学校要鼓励教师坚持教学反

五河民族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年”活动材料

思,勤写教后记,并对反思的内容和教后记的写作形式加以指导,使教师懂得如何反思并成为日常性的教学工作,帮助教师及时总结和研究课堂教学中的成与败,使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自我意识,有效监控、调节教学活动,从而形成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机制。

课堂教学看似仅有40分钟,可这40分钟是高度浓缩的,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于与课堂教学紧密相关的每一项工作。所以,我们只有重视并做足前前后后的诸多工作,方可演绎短暂而又精彩的40分钟,为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员的学习、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它是教师所掌握的教学理论转向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 篇7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知音》)也就是说创作者由体验唤起情感,文章是情感激发出来的,阅读者通过文章体验感情。如果文章是一个硬币,那么情感和文采就是这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鸟的天堂》就是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巴金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人与自然的美好与和谐,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繁茂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副其实。在准备这堂课时,我用心品读了大师的文章,决定采用“紧扣字词析句读中悟情”的方法突破课文。

在表现榕树生命力之美时,课文中这样写道“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问孩子们如果把“似乎”去掉行不行?以此让孩子们感受用词要准确,一词之差,表达的意思就全然不同,没有“似乎”的句子就变成写实,显得不真实了;如果换成“我觉得”就把感觉和景物截然分开,语气平淡。 “颤动”如果变成“涌动、跳动、颤抖”,就不能把绿叶富有生命力的特有精神状态准确地刻画出来。“颤动”一词说明榕树的生命力十分旺盛,每个叶片都吐露出明亮的绿色,闪耀着生命的张力和色彩,所以作者说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似乎、颤动”传神地把当时作者的感受、联想融入于景,具有“物我两忘”的心态,意境深远,妙不可言。写榕树的叶子亮丽,又反客为主,写成“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叶子对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让人不得不看,榕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 篇8

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全区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培养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小学美术教师,宝安区教科培中心探索和总结了一种新型的培训模式——“五段式互动”培训。20xx年xx月在宝安实验学校举行了宝安区小学美术教师“五段式互动”培训,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这次的活动模式很有创意,收获很多。

“五段式互动”培训模式的基本程序是:美术教师辅导讲座、根据讲座内容上课、激烈的辩课、专家点评、心得体会。此次培训让我领略到了作为宝安教育前沿的实验学校的年轻老师们身上散发的阳光、向上的风采,感受到她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她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带来的新变化。

这次五段式培训,首先是由欧阳铭蔓老师针对课堂中学生绘画的情况,作了一个讲座,在讲座中她很好地讲述了自己如何让学生从不会画画到会画画再到爱上画画的过程。随后欧阳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选上了一节自编的教材《整体与局部》,这一节课的学生是五年级的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系统性很好,学生的作业完成效果不错,从中可以看出欧阳老师平时下的功夫,但教学的氛围比较沉闷,整节课老师说得多,师生互动少。在随后的辩课环节中,我听到了作为反方的一号辩手王豪老师犀利的点评,看到了这些80后的小年轻身上所具备的很强的专业理论知识。整个辩论的过程精彩迭出,看来美术老师的语言功底也并不比其他科老师差。但在整体的辩课过程中,我又觉得双方辩手并没有抓到主题来辩,辩什么?为什么而辩?辩论的结果要怎样?不得而知,也让很多老师一直处在云里雾里。我认为辩课不是为了辩一节课的优劣,如果只是为了辩一节课的优劣,那和以前的评课有什么两样呢?既然是辩论,那应该抓住教学的某一环节,或者是某一做法,特别是一些比较有争议的做法来辩,这样的辩论才真正有“道理不辩不明”的意义。辩课的最后,西乡街道教研员罗国辉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了精彩而简短的点评。

在这次培训之前,看到各个学科把五段式培训开展地如火如荼,什么是五段式培训?我一直不清不楚的,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活动,使我真正了解了这种先进的培训方式,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使我在深受启示的同时,也有所反思,深感当前教学任务的艰巨。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如何使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焕发新的光彩,是我要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针对自己的教学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思想,为我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努力提升美术教学水平。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 篇9

11月18日、19日,十堰市小学数学青年研究中心组成立暨计算教学研讨会在郧县新区小学举行,来自十堰市六县一市的小学数学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认真观摩了朱红梅等七位十堰地区的一线优秀教师展示以计算教学为重点的优质课。领略了他们精湛的授课艺术、精彩的说课和反思,聆听了专家们关于计算教学的讲座。专家们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及科学的教学方法,让我在教育教学方面受益匪浅,有了更深切的感受,使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知道了新课程标准下怎样上好一节计算课,围绕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在“课程改革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其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就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四则混合运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显得非常重要,也是终身受益的。

我们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纠正一些错误的想法和做法,继承我国传统计算教学的精髓,在培养学生计算兴趣的同时,提高计算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改变课堂上牵强附会的情境设置,影响教学的进程。创设情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除了解决情境中的计算问题,还要通过计算,形成计算技能。

综观计算教学,绝大多数新知是原有知识经迁移、变化、综合而成。因此,计算可以由情境引入,同样可以单刀直入。许多时候没有必要去花较多的时间通过情境来教学。根据学生学习建构特点,让学生主动学,把新知通过比较等方法纳入自己的已有体系之中。

在计算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可以充分地让学生发挥知识迁移的优势,进行大胆地尝试,体现自主学习的特点。例如,学习“3350÷345”,已经有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基础,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试练,暴露计算中的错误,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来总结规律。

计算要经过观察、比较、想象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其过程体现了思维过程的顺与逆,思维水平的高与低。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倡独立思考。新课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是为了提倡学生独立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展示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结果,老师不能引导学生寻求“低层次算法”。关注质的提高。目前,计算教学在方法上大都注意了量的增加,即引导学生找出尽可能多的方法,但往往忽略了有序思维,从质的方面提高。

鼓励算法多样化,它为我们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能有的放矢地采用各种手段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一定要及时对“多样化”进行“优化”,寻求简洁、容易、快速的方法。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与交流,感受不同策略的特点,领悟不同方法的优劣,作出合理的判断和价值评价。

改变课堂上翻来覆去说“算理”,挤占了练习时间,少安排学生的课堂练习,影响了学生基本计算技能的形成。新课程提倡个性化学习,张扬学生的个性,但是计算教学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其中重要的是,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学习掌握一定的高效、统一的运算方法和熟练的技能,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并在练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兴趣。所以,我们有必要留有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如每节课留5—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并随时随地反馈练习中的问题,教师进行纠正,还要关注计算练习后的反思。加强练习之后的反思,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练习效率。例如,计算1258÷1258,常有学生得出等于1的结果。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观察算式时,要从算式的整体着眼,不能受算式的细节(数据的特点)影响,误认为是两个“1258”相除。

忽视口算的正确率以及口算的速度,教师和学生口算意识淡薄,课堂上很少安排时间进行口算训练。有的一年级学生连20以内的加减法也不熟练,有的二年级学生连乘法口诀也没有做到脱口而出,这样势必影响计算速度。加强口算练习。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能力之一。口算不仅需要正确还需要速度,尤其是基本的口算要达到熟练的程度。在四则计算中要使学生先学好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要求口算准确、熟练。计算课每节课前进行3—4分钟口算练习,

总之,这次听课的感受是:还原真实。计算教学不能过分依赖于情境,算法多样化要把握实质,若出现偏差,会导致不良后果。计算教学还是要重视计算方法、技巧、速度及口算能力等基础,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 篇10

计算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要结合情景,体验计算的合理性。既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其次是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感悟数学思想等,并且还有利于学生培养专心、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计算审题、细心计算、书写工整、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等。

比如在一年级的《加减混合》教学中,教材充分利用直观图,通过生动的情境和丰富多彩的画面来呈现活动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及计算方法,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和学习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师在教学中渗透集合的思想,用点来表示天鹅,并用圆圈将其围住。像这样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教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在瑞安实验小学郑依茹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中体会颇多。她说:“人生就像站在不满灰尘的镜子前,在不停地擦拭着灰尘。”是啊,特别是我们教师职业的,每天面对的是我们可爱的学生,需要不停地解其惑。擦其镜子的灰尘,打开明亮的一扇窗。教学上她充分体现五实:扎实、充实、温实、平实、真实。通过这五实,使本堂课的教学思路非常的清晰。情景的创设,重难点的突破,显得如此的自然而充分。因此计算教学中材料要多用,对学生要适度开放,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

瑞安市教育局教研室吕志明老师说:“精算是数的计算,估算是量的计算,估算需要具体情景。“体现了新课标说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使学生亲身经历应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小学数学研究》中指出,小学阶段基本内容是完成小数、整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对于这些基本知识要严格遵守不能随意创新变动。在小学阶段要四个经历:一,经历数学画图建立数学模型;二,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三,经历解决问题过程;四,经历计算技能形成的过程。六个处理关系:一,算法和算理的关系;二,新旧知识的关系;三,算式图形与实际意义的关系;四,数形关系;五,讲于练的关系;六,运算技能策略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关系。

计算,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或能力,它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意识,同时也是人们应该具备的数学素养之一。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 篇11

物理概念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搞好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通过教育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我总结了以下三小点心得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共同学习和提高。不到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明确目标,深入教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针对性分析教材中出现概念的目的性和科学性。通过钻研教材要明确某个物理概念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处理好重点。这样,物理概念教学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重点概念就是概念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它既是联系物理基础知识的纽带,又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例如电学、力学这类概念的要求比较高,要多花力气多给课时,多安排实验,多做练习。使学生能达到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有的概念直接影响到下一阶段学习,关系到对某些知识是否能够掌握,这些就是关键性的概念。教材中出现的重点概念,一般都是关键性概念,但有些关键性概念并不一定是重点概念,这就要靠教师在钻研教材中去挖掘。应当在明确重点概念的同时,进一步弄清关键性概念。

难点概念,就是指那些学生在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比较难于建立的概念。对于难点要通过钻研教材和大纲找出难点难在那里?是难在理论上过于抽象、物理过程比较复杂,还是难在运用中的灵活多变?是由于学生不熟悉有关的研究方法,还是所需的基础知识没有建立起来?等等。再研究教材中,只有对难点进行细致分析,才能化难为易,找出突破难点的方法。例如虚像的概念,虚焦点这些概念可以通过光学作图来解释。

二、形象类比,深化概念

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的本质抽象,它是在列举大量的例子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引入概念时也应依据这一特点从直观到抽象。

例如在电学中的几个概念讲解起来特别有意思,可以把电流比作水流,电压比作水压,电阻比作障碍物,自来水管比作导线,开关比作水龙头,可以形象地讲解以上几个电学概念。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水压越大,水流越大。

一般情况下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

水压越大,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可能受到阻力(阀门),水流可能减小。

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如果与灯泡串联有电阻,通过灯泡的电流可能并不大。

自来水管越粗,通水能力越强(单位时间内水的流量大)。

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导电性能越好。

供水管道越长,受到的阻力越大……

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三、加强练习,强化概念

学生在形成概念的初期,对概念的掌握往往是不巩固、不完全、不深刻的。并且常和已学过的旧概念发生混淆。这就需要在练习过程中通过有关的练习,利用概念解决问题来巩固和加深概念。

在概念教学中还应注意概念的阶段性。对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使学生在多次循环中加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学生掌握概念有一个发展过程。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把握教材,深入研究每个概念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完成中学物理概念教学。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 篇12

一年期即将结束,通过一期自己的数学教学,自己深刻体会到教学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而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必须先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对症下药。下特针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现状,探讨数学学法,以提高学生数学效率。

一、 我班学生数学学习现状

我班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读、听、思、记、写”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严重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主要表现在:

1. 阅读能力差 往往沿用小学学法,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像浮萍溅水,一摇即落。根本谈不上领会理解,当然更谈不上应变和应用了。这严重制约了自学能力的发展。

2. 听课方法差 抓不住要点,听不入门,顾此失彼,精力分散,越听越玄,如听天书。如此恶性循环,厌学情绪自然而生,听课效率更为低下。

3. 思维品质差 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不善于分析、转化和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以致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

4. 识记方式单调 机械识记成份多,理解记忆成份少。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往往满足于记住结论,而不去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不去弄清结论的来龙去脉,更不会数形结合,纵横联系,致使知识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5. 畏难情绪严重 一遇难题(综合性强、灵活性大的题)便不问津,或互相抄袭,应付了事。

二、数学学法指导

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教导“读”

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翻译,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怎样读数学,这是读法的核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教会学生读书:

①粗读。即先浏览整篇内容的枝干,传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然后边读边勾、边划、边圈,粗略懂得教材内容,弄清重难点,将不理解的内容打上记号(以便求教老师、同学)。

②细读。即根据章节的学习要求细嚼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 篇13

幸福本是人的一种内心感觉,在我,幸福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感受。在家,我快乐着丈夫孩子的快乐;在工作中,我快乐着我弟子们的快乐,只要他们开心,进步,我就幸福。不管他人说东说西;也不管领导在意不在意,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只想踏实做事,诚恳做人,认真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往昔的幸福

追忆起来,我亲手送出去的学生已有六届。间接输送出去的学生有多少我已记不清。教育教学上,我自认为还配得上骨干的称号。 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到我手里都会得到不同的锻炼和提升,家长和学生都戏称我为“定时炸弹”,说我放到哪里哪里响。我也乐于接受。在历届中考中,英语成绩满分150分时,我的学生为146 分,120分时,我的学生为118分,他们创立我校中考英语记录;我担任年组带头人时,重点够线人数达三十人,县统招四个,创立了学校历史新高。作为班主任,每日里上班我总是先来到班级,看看我的弟子们是否听话。看到他们乖巧听话,我才会感到心安。上课时,我与我的弟子们一同学习,下课了,我当孩子王,与他们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嬉戏。与他们在一起,我几乎忘记了自己的年龄。

今朝的.幸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变的还有我那颗不甘碌碌无为的心。今年,由于某种原因,我接了一个成绩比较差的班,同事及亲属都很不理解。可我不这么看,一句老话说的好:“人生重要的不是接个好球,而是接个坏球把它扔好。”我也一直认为,过程比结果重要。人生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过程,只要过程好,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在工作中,我总是认真做好分内之事。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 篇14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特别是创设情境,那绝对是多媒体的拿手好戏。因此,教学伊始,我就利用课件播放大榕树的录像,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化难为易。特别是在感受大榕树的树根和大榕树茂盛的枝叶时,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有了较为直观的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细读句子来感悟文中语言文字的优美凝练,体会大榕树的美。再如在教学大榕树上鸟儿纷飞的场景时,我又借助课件播放群鸟在大榕树上活动的录像,展示鸟的天堂鸟儿翻飞,鸟声悠扬,令人目不暇接的热闹景象,真实地再现了众鸟纷飞的欢闹景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满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你看到鸟儿们在大榕树上干什么呀!这样既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鸟儿在大榕树上的快乐生活,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说话能力。

(2)利用教师的导语,创设情境:

上次听了张爱华老师的讲座后,我深受启发,觉得老师的导语在创设情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也开始尝试着采用多元化的具有启发式的导语,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如在引入第三段时,我就采用教师充满激情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刚才,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了这枝叶繁茂的大榕树,相信这么茂盛的大榕树一定会招引——许多鸟儿,是呀,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明媚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此时,又看到了什么呢?

二、以读为本,促进学生感悟: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很适合于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也提倡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张扬个性,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多引导学生去读课文,通过读来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文章的意境。如在教学感悟大榕树的美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整体感知,然后抓重点句,谈感悟,在欣赏了录像以后,我就引导学生找作者赞美大榕树的句子,然后让学生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体会榕树的美,再组织学生谈感受,谈见解,在交流中去再现勃勃生机的大榕树。而在教学第三段时,在观看了录像后,让学生说说这一次的鸟的天堂给你什么印象,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学生抓住重点句“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从鸟的品种多,鸟的活动多来体会鸟儿欢闹的场面。

三、引导质疑,鼓励多元化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教材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的。”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是灌输给学生“死”的知识,而是通过学生的努力去学到真正有用的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活”的知识。古人云“学贵有疑”。学生之“疑”,是仔细阅读课文的产物,教师应鼓励提倡。因此,在教学“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一句时,我就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这句话,你还有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重组,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新发现、新设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课外延伸,激发情感:

由于本篇课文,在写鸟儿热闹欢腾的场面中,学生只能感受到鸟的多,而对于鸟儿们在大榕树上生活得怎样快乐有一定的难度,这样一来,让学生感受到“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显得难上加难。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设想象,联想之桥,创设发现空间,提供创造平台。为此,我在学习了鸟儿热闹的场面后,就通过播放录像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鸟儿们在大榕树上快活生长的场面,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使学生能有话可说,通过说话训练让学生真正感受鸟儿们快乐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接着又我让学生说“假如我就是这只小画眉,此时此刻你想告诉大家什么?”这样学生对榕树赞美之情,就自然流露。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 篇15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与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那些在学习、思想以及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可能就错过了学生的一辈子。

在我教的三年级五班中,有一个好动的学生,她是一个女生,她长得瘦小,好动爱说话,还特别爱随地扔垃圾,每次上课的时候总是不能很好地管住自己。她不是逗逗同桌,就是自己在那里玩,有的时候一个笔头就能玩一节课。而且她周围的同学受她的影响,也都开始不同程度地违反课堂纪律,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我通过和其他教师地交流,得知这名女同学在其他任课教师的课堂上也是如此,而且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积极性。虽然在批评她的时候,她总能说自己能改正,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没过多长时间又犯了同样的错误。有一次下课我单独找她谈话,而她总是答应改,但事后还是管不住自己。所以我思考了一下该如何让她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讲。偶然的一次晚自习,我发现她自己在那里画画,我当时没有制止她,到最后看她画好了一个白雪公主,可以说画的很不错了。我抓住这个机会,我就在班级里展示了她画的这幅画,同学们也都认为她画的不错。接着,我给了她一个微笑,和她说如果你能在学习上也这么出色那就更好了。从那天起,我时刻关注她,慢慢地她能独立完成作业,我也及时表扬她。还有一次,在下课的时候我发现了她主动地将垃圾扔到了垃圾桶,并且将周围的地拖干净了,然后在班级里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她,夸她爱劳动,是一个勤劳的学生,其他同学要向她学习,我给了她一个微笑,她也冲我笑了笑。经过一周左右的努力,我观察到她可以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并且能按时完成作业了,我相信如果她坚持下去,一定会发生质的变化。

每个学生身上都存在优点和不足之处,对于学困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哪怕是微弱的闪光点,很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地给予肯定,让这些学生感到一种幸福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上进心,从而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爱心与赏识可能会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当学生改变了以后,作为一名教师也会感觉到欣慰与快乐。

让教育充满爱,让我们成为学生的知己,在学生成长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在进步与提升。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 篇16

百分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解释生活中的百分数的具体含义,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也为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张玉凤老师执教的《认识百分数》这一课,我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自己感想。本节课教学设计清晰,层次感强,扎实有效。

一、认识生活中的百分数。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这一课的设计抓住了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认识百分数,学习百分数的读写,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本课由学生搜集的百分数资料引入,学生先试着读写百分数,在学生对百分数已有的认知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百分数的读写法,做到知识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学,到生活中去,真正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二、精心选择素材,挖掘知识本源,巧用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了动态的手机电池充电示意图。在动态显示充电的过程中,学生观察发现已充电的百分比是随着表示已充电量的图形面积的增加而增加的,但又受总电量的限制。在动态演示的过程中,留下几个静态的已充电的百分比。学生在这一动一静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总结发现百分数表示部分是整体的百分之几,且此时百分数不能超过100%。这种素材既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又非常直观,学生能直接在图中找到这两个量的关系,从而初步感知百分数的意义是两个量之间的一种关系;紧接着让学生自己表述情境图中百分数的意义,最后在丰富的情境素材中学生顺其自然地抽象、概况出百分数的意义,建立百分数的模型。然后,教师又利用几何画板创设了商场经理利用百分数研究周日的销售情况的问题情境。出示一个条形表示商场周六的销售额,再出示一个条形表示商场周日中午12时的销售额。学生根据两个条形的大小猜测此时周日的销售额是周六的销售额的百分之几。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日的销售额还可能增加,所以周日的销售额是周六的销售额的百分之几就也可能增加。此时师生质疑,这个百分数能超过100%吗?学生通过观察几何画板中两个条形的关系,结合问题情境的现实意义,不难发现,这个百分数能超过100%。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百分数还可以表示两个并列的量之间的关系,且此时百分数能超过100%。通过以上两种情况的分析,学生才能全面、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即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巧妙运用几何画板将生活中隐藏的抽象概念生动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创建观察、比较、分析的环境,促进学生抓住知识的本质,形成正迁移学习。

三、沟通百分数与倍、比和分数的联系,深入理解百分数。

数学学习首先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学理解,而理解的本质是知识的结构化、网络化和丰富联系。因此,为让学生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在每个环节张老师力图让学生“比较”中进行感悟。我给学生提供了关于倍、比和分数三种生活情境,让学生思考哪些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对比分析不难发现:倍可以转化成百分数,比也可以,分数表示实际数时不能转化成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时能转化成百分数。由此,学生充分体会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一种倍比关系,不能表示实际数。

四、开放习题,发散思维。

在习题的设计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几个分数,和几个问题情境,请学生选择合适的百分数把情境补充完整。因为每个情境都有不同的答案,此时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不仅能找到合适的百分数,还能找到合理的解释,真正做到将百分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 篇17

今天我给同学们上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在课前我做了很多的准备,因为是首次执教四年级,课文的篇幅也在不断的加长,所以无形之中有着教学上的困难。

课文分为四部分进行讲解。第一部分讲述了观看“鸟的天堂”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第二部分讲了第一次经过时看到的景象及大榕树的茂盛;第三部分讲了第二次经过此处时百鸟齐飞的景象;第四部分则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当把课文分为几大部分之后,教学目标就更加清晰了。首先感受课文作者巴金先生的遣词造句之美,其次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这种自然之美,它那极具富有生命力的力量之美。

在上课过程中,我遇到的难题就是孩子的拖音,在这个反反复复强调、示范,但他们却一再犯的问题之上,我想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希望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奶声奶气的音调可以改变,能够更加的规范、整齐、有力。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 篇18

20xx年2月8日至9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寒假业务培训。虽然这两天气温很低,但是敬修楼的五楼大厅内座无虚席,实验小学的老师们不畏严寒,如期而至。

我校近二十位教师根据自己科室的特点及工作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做了不同专题的讲座,他们准备充分,内容丰富,有的还精心制作了演示文稿,图文并茂,发言非常精彩。可以说,这次寒假培训是一桌丰盛的大餐,色香味俱佳,营养丰富,吸引了实小的每一位老师。我非常钦佩各位老师们对教育的执着与虔诚,非常仰慕她们有丰富的知识内涵,反思一下自己真的应该不断地学学习,充充电,否则绝对不会成为一位称职的“教育人”。真像张校长说的,未来的几十年里,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他的这句话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耳边。

8日上午,工会的杨主席以浅显生动的生活实例对我们进行了师德培训,我们在听完他的发言后悟出了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确实应该学高、身正。随后,德育处的两位主任重申了班主任的职责、优秀班级的评选办法以及学生执勤等一些班级事务的处理策略,为班主任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下午,徐校长讲话的题目是“如何听评课?”对教师而言,听评课虽然是一种最普通、最常见的教学活动,但我们缺乏系统全面的理论指导,实施起来也不是很顺手,常常出现不够专业的说法与做法,因而闹出一些笑话。徐校长为我们解答了许多有关的疑难问题,我们了解到听评课应转变的七个观念、七个关注,在听评课的活动中,我们应看什么?听什么?思什么?此时,我仿佛有了一把听评课的标尺,去客观地衡量一节课的好与差。徐校长语言幽默风趣,不时引来老师们开心的笑声。9日上午,教务处的三位主任分别就“我校制定实施的教学常规”、“数学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布置”等方面作了阐述,老师们明确了自己在工作中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怎样去做得更好?最后,安校医也作了“各种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的讲座,解说详细生动,图文结合,一些不常见的传染病就这样被老师们轻而易举地记住了。下午,几位主任纷纷发言,他们言简意赅,陈述了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我也从他们的话语中进一步了解了我校新学期的各项制度与自己的工作任务。

两天的培训匆匆而过,紧张而轻松,充实而快乐。通过培训,我觉得自己还是有差距的。只有坚持读书,坚持记录,坚持思考,并将读到的悟到的实践于自己的教育活动,才能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明天将会硕果累累。

作为一名即将踏上讲台的新教师,我很荣幸能成为xx教师队伍中的一员。

从 20xx年x月17日开始,为了使我们新教师尽快适应我们学校的教学工作,并以饱满的热情早日进入角色,迈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学校领导以讲座,报告,听课,观摩和学习的形式,对新教师的角色转变、学校历史概况与发展前景、学校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学校教科研概况及重大课题、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和班主任工作要求、贺州高中管理条例、教师礼仪与修养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学习,而且还结识了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探讨了疑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通过这次培训,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得到了许多启发。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一、定好目标,不断进步

在马院长的学校历史概况与发展前景报告和钟书记的青年教师的修养与学校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报告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以及学校的发展是仅仅相关联的,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是有规划的,只有目标、信念、理念支撑,才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在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和发展前景下,我也给自己定了一个近期短暂的目标:首先是赶快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其次是上好课。在我们新教师事业发展开端期间,对于新教师,上好课是重中之重,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请教我的指导老师和组内其他老师,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观,教育观和自己的思想,争取把每节课做好充足的准备,给学生留下个好印象。第三,如果我做了班主任,应该以人为本,做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好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信任、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培养自己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使我的班集体能稳步协调的发展,使班上每个学生成人。如果是做副班主任,我也将积极配合正班主任的工作,与班主任老师合作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并不断吸取有经验的班主任老师的经验,为以后的班主任工作做好铺垫。

二、在反思中进步、成长

通过培训,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一名教师要想以高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因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个人专业发展

能否对学生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老师的能耐是让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爱学习了”,因此,教师就应着力于将经验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困惑中的引导者、探索中的支持者和学习过程的合作者。我们在职的每位教师都应该多读书、多思考、多反思,不断地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做有思想的老师,认真做好反思总结工作,争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

2、努力转变好角色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改变以往学生时期那种趋向“感性”或者说是“浪漫”的生活态度,在这个新环境中处理好新的各方面的关系,如新老教师之间的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等。

刚来滇院时,有很多的不适应,吃饭,住宿,生活,学校管理……一切都很凌乱,陌生感非常强烈,但在贺高领导的关怀下,我们渐渐熟悉和适应了一部分,并以极大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工作中,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这些新来的老师们也十分团结,无论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们都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并互相探讨教学中的疑问,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动力,但新教师的角色转变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还有很多的疑问,最大的困惑还是如何上好课,这是教师基本素质。为此,新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学生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去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3、教师要做好 “言传”和“身教”的表率作用

(1)用心去热爱和善待学生。

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教师要心胸宽广,不要小肚鸡肠。一定要有一种容人、容事的宽广胸怀,能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少一点猜疑之心、嫉妒之心、怨恨之心,多一些理解之心、关怀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活,一个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学生,我们要把他当作一个能动的人,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尊重平等地对待他们、关心他们,和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感到温暖,增强自信,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更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

教师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此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培训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我真正的教师历程才刚刚启程,学无止境,我会在探索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身素养,争取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能力心得体会 篇19

写字是一种技能,任何技能都是要经过一系列的训练才能形成的。小学写字教学,收效总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指导较少,那么,怎么加强写字指导呢?

一、追求良好的教学方法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学习书法不仅能磨练人的意志,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人的内在素养。 如果书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 只顾自己横竖撇捺地演练一番,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写字技能的形成、字写得好坏,关键在于是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其中,写字姿势的正确与否是影响写字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不正确的姿势还影响学生身体的发育和成长。由于习惯是需要重复或练习才能巩固下来的行为方式,除了明确讲解、严格要求外,我又采取了多种形象的方法进行强化。我借助挂图、图象,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可参照的“书写形象”,把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挂图贴在墙上,时时提醒学生:和这个同学比一比,谁做得和他一样棒。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姿势正确的重要性,我告诉他们坐不好脊柱就会变形,拿笔不正确手指就会成为畸形。

在写字指导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少用或不用涂改液,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培养责任感。干净的纸面就像我们漂亮的小脸,怎么能乱写乱擦呢?提笔便是练字时,我引导学生养成用眼用心去写字的习惯,用眼观察,看清笔画、结构、比例;用心去记、去分析,然后尽力做到一气呵成、不涂改。

学生练习写字,大多是在印有田字格或米字格的练习本上进行。教材中田字格或米字格里的范字如果不作指导就让学生仿写,其难度较大。学生写起来标准难以掌握,不是靠上了,就是靠下了;不是偏左,就是偏右。而且,大多数学生习惯把字写小。久而久之,学生的坐姿易变样,眼睛与书写本的距离越来越短,面部几乎贴在纸面上。所以学生练习写字时,一开始应要求他们观察字的笔画偏旁在格子中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才进行仿写,并要求他们把字尽量写大,要写满格子。这样写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培养学生读帖习惯,可以从整体布局上纠正学生不能把字写在格子正确位置上的毛病;二是促使学生习惯写大字,这样指关节、腕关节运动幅度大,能增强手指、手腕的灵活性,有利于他们写字水平的持续提高。

三、让学生把握汉字的间架结构。

俗话说:“写字没有巧,笔画安排好。”“点、横、竖、撇、捺”五种基本笔画便构成了庞大的汉字体系,我想这也正是中国文字的神奇、伟大之处。可见写好基本笔画很重要,笔画安排妥帖,结构平正、匀称极为重要。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较少,合体字可分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和全包围结构等几种类型。写独体字,把主笔写好了,字就见端正。写合体字,把几个部分的位置和关系处理正确了,字也就不难看了。左右结构的合体字数量最多。写这类字要求学生做到左右宜占位相等,且左紧右舒。

四、激励评价,作品展览。

激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激励性评价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动机, 以鼓励学生自觉主动提高自身全面素质为目的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 “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 的渴望。”我在写字教学活动中,以亲和、信任和期待的态度对待学 生,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学生在习字过程中的闪光点,从而激 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激发练习书法的兴趣。每节写字课后,将所有学 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请学生进行评价,学习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