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个人 > 心得体会 > 工作心得体会 > 抗击疫情工作个人收获心得体会(通用5篇)

抗击疫情工作个人收获心得体会(通用5篇)

推荐人: 来源: 笔墨帮 阅读: 1.59W 次

抗击疫情工作个人收获心得体会 篇1

当前,疫情处于较为严重复杂时期,疫情防控更是处于关键阶段,需要有人能站出来真正担当作为,“安抚”公众情绪、“控制”恐慌状态、“有条不紊”度过难关……每一项工作都刻不容缓。这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场”,面对严峻考验,全体党员干部,坚定信心、众志成城,让担当作为成为人民群众安心“定心丸”!

抗击疫情工作个人收获心得体会(通用5篇)

冲锋在前,奋战一线率先抓落实,不缺执行力。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在这危难时刻,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挺身而出、英勇奋战。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临危受命”,“逆行”冲往防疫最前线。阖家团圆日,奔赴“疫区”支援,他们说“国家的大事,我们义不容辞”,直抵防控最核心战场,他们说“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率先抓防控落实,需要他们冲锋在前,这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更是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所在。落实防控责任必须依靠基层一线强有力的执行力,疫情防控目标和各项措施需要落到每个岗位、每个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执行”的过程就是给老百姓“定心”的过程。

铁拳出击,积极应战抗疫现成效,不缺战斗力。疫情严峻亟需引起全面重视,但绝不是制造恐慌,公众的恐慌来源于抗疫信心的缺失,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就是人民群众“驳击”恐慌的最有力支撑,任何时刻任何情形,党员干部都不缺战斗力,铁拳出击、有条不紊就是最“扎实”的担当。面对疫情阻击战,医务战线的党员干部前赴后继迎难而上,有了他们的“不计报酬、无惧生死”,才有了“疫霾”下一点一滴的“捷报频传”。每一份某书承载着的都是勇敢的决心,他们说“作为医护人员,我责无旁贷”,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他们不眠不休从未言弃,这是党员干部的担当,更是击退“肺炎”的战斗力所在。好消息不断传来,千万人心的汇聚就是真正的信心和力量。

科学应对,钻研科普及时解疑难,不缺“免疫力”。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中,“病毒”是我们共同的且是的“敌人”,科学应对、信任依靠、尊重扶持是增强“免疫力”的良药。科研战线的党员干部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赛跑,开展疫情应急科研攻关,强化防控诊疗技术研发及成果应用,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提供科技支撑,他们一直在行动,这样的科研“智囊团”,是人民群众的自豪与信任所在。情绪状态与“免疫力”密切相关,科普战线的党员干部与谣言抗击、与质疑抗击,信息公开不隐瞒、专家回应解疑惑、稳定情绪增定力。尊重科学是提高“免疫力”的不二法宝,党员干部要带头理性应对,让科学、透明、作为成为抵抗病毒的强有力屏障。

特殊时期需要特殊方案应对,非常情况需要非常手段防控。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党员干部要“有所作为”“有所担当”,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让担当作为成为人民安心“定心丸”。

抗击疫情工作个人收获心得体会 篇2

20__年2月4日,我们迎来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观众,我怀着无比激动、无比自豪、无比骄傲的心情在国家体育场全程观看了冬奥会开幕式。

本届冬奥会在疫情期间按时举行,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的中国使命、大国担当和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国事为重。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更要认清肩上担负的使命和责任,用奥运精神、抗疫精神、拼搏精神不断激发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好的提升水平、做好工作,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安医事业、服务国家富强!

抗击疫情工作个人收获心得体会 篇3

春天,带着生命和希望的脚步轻盈地来了。它越过高山,飞过河流,千里迢迢地来了,它辛苦了!可它一刻顾不得停歇,便迫不及待跃动在山川、平原……所到之处,无不出现蓬勃生机。

春天,带来了绵绵的细雨,多么柔和的春雨,抚摸着大地;多么及时的春雨,像乳汁滋润着青青的小草,浇灌着播下的种子,使它们得到充足的水份。春雨多么像春姑娘撒下的甘露,清新而透彻。

来!你看,小草一扫冬日那枯黄的身影,喝了春天的甘露,变得绿油油的。你从这看到了什么?看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经历严冬洗礼的小草,生命力多么顽强啊!看到小草们一棵挨着一棵,肩靠着肩,手拉着手,连成一片,好像一张绿色的大地毯。多么团结呀!“团结”的地毯,鲜活夺目,象征生命的绿色,使人不自觉的融入其中。草丛中点缀着野花,野花和盆栽的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美。野花有灵气,也充满朝气,颜色清新、淡雅,是多么可爱。它散发的幽香和小草的清香混在一起,是一种特别的空气清新剂。

蜜蜂也随着香味赶到,它们可没那么清闲,一个个都忙着采花蜜呢。“唧唧唧唧”是谁的叫声?春姑娘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只可爱的小鸟,它们也出门了,不肯呆在家里,它们欢快的在蓝蓝的天空中飞翔。

啊!我赞美你!希望与力量的象征——春天。讴歌你,带来温暖而柔情的——春天。

抗击疫情工作个人收获心得体会 篇4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校少先队组织了一次“烽火渔洋大型徒步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这一辈的人缅怀先辈,学习先辈们那种能吃苦耐劳,永不言弃的精神。

参与这次活动的同学为三到六年级的学生、老师、家校委员会的家长们及少先队辅导员等。路线为从学校到柴埠溪周边。那天天气很好,太阳好似一个大火球,仿佛它的热量与光芒总是用不完似的。一路上,同学们欢歌笑语、家长与老师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

虽然只走完了三分之一的路程,但是已经有不少同学都体力下降了。说笑的声音渐渐少了,同学们一个个都抿着嘴唇。

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想到了那个战乱的时期,与我们一般大小的孩子,为帮助红军,在吴峙东校长的带领下,肩扛一百多斤的炸药徒步十几公里到野外的山洞……他们会累吗?他们害怕吗?他们会放弃抢救炸药的任务吗?望着天上那耀眼的太阳,我在心里默默地问着自己。

头顶的太阳越来越毒辣了,脸上的汗水就犹如一条流淌不绝的、细细的小溪。脚像是被灌了铅一样,步伐越来越沉重。有不少同学掉队了!掉队的同学们有体力不支的,也有搀扶着那些体力不支的同学们的,此刻,同学们恰好体现了一种“团结就是力量”的精神不是吗?俗话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在任何环境下,团结一心或许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结局……我想,那些抢运弹药的师生们,能成功,或许团结也是他们成功的一部分吧!

我们快接近目的地了,“那时的孩子可真棒啊!”有不少人感叹道。是啊!他们那时走的路程或许比我们走的还要多,他们肩上也扛着一百多斤的弹药。我不得不打心底佩服起他们来。

试问: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及一切,哪一个不是先辈们用他们的热血、坚贞不屈、舍小家为大家的一些精神与品质换来的呢?我们是不是应该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呢?我们是不是要更加发奋努力的学习呢?

一阵清风吹来,使人神清气爽。“你们看!我们到了!”我闻声望去,啊!果然!我们果然到了!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或开心、或激动、或敬佩,但更多的,确是自豪与骄傲!我们完成了在我们眼里伟大而艰难的一项活动。

少先队辅导员带着我们宣誓起来,此时的我们,话语铿锵有力,从内而外,散发着一种对那些孩子们的敬佩,与庄重……

夕阳西下,太阳的余晖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我们收获了许多,也更加明白了许多…其实,这些活动对于我们来说,是百利无一害的,我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体会到了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我相信,先辈们的精神与他们的高尚品格肯定会如太阳一般永不衰败,一次比一次更加辉煌!灿烂!所以,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希望,要铭记先辈们的精神与品格,将他们的精神与品格传承下去!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更美好,才会有更多的栋梁之才!

抗击疫情工作个人收获心得体会 篇5

“铃铃铃……”早晨八点,伴随着闹铃声,我被惊的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哈……”我心不甘情不愿地打着哈欠关掉闹钟,半眯着眼,趿拉着拖鞋去洗漱。唉,如果不是要上网课,我有必要起的这么早吗……我咬牙忿忿的想。

没错,这是这段时间以来,每天早上都会发生的“起床拉锯战”。因为新冠病毒横行,全国上下人心惶惶,人们都不能出门见面,而我们这些学生,自然也是不能到学校这个人流聚集地上课。但是,学校的假岂是这么容易就能让我们“占便宜”的?所以学校又想了另外一个能让我们停课不停学的方式——在家上网课。

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还有点兴奋。心想,延长假期的话,虽然也要上课,但是在家里总比在学校要舒服放松的多,便也没太在意网课的事情,觉得只要早点起来上课就好了。但是事实并没有如我所愿,因为在放假期间过度放纵自己,导致作息时间不规律。提早上床睡觉非但睡不着,还心心念念着手机里的游戏,结果第二天起床时就比预计起床的时间晚了不少。

在家上课最重要的就是自觉,但是不得不说,我最缺乏的就是自觉。上网课少不了要用电子产品,我本以为是在网上看老师直播讲课,结果没想到,是自己看电子教材和录制好的视频来自学。第一天上课,因为不习惯,我有些心不在焉,电子教材不知不觉就被我换成了小说页面,我想着,反正学不进去不如放松一会儿,等一下再学。结果这一会儿就是一个上午,耽误了我做作业的时间不说,还影响了我下午的学习进度。我不禁为自己捏了一把汗,这才第一天就已经这样手忙脚乱,那以后可怎么办。于是我暗暗下定决心,改正这些影响学习的坏习惯。晚上睡觉前,我将手机和平板电脑留在客厅,不拿回房间,断了自己熬夜的念想,将早上的闹钟铃声换成学校的起床铃,刺激自己早点起床,上网课时用电脑,将手机设成免打扰模式,逼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去自觉学习。

习惯不容易养成更不容易改正,但就在我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监督下,我的“网课生活”还是逐步的步入了正轨。虽然已渐渐适应了这样的学习模式,但我还是想念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尽管起的很早,但是能和老师和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探讨,更有学习的氛围,更能激起我学习的兴趣。不过,我相信回学校的日子不算太远,我们一定能抗过这波疫情,回到学校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