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办公 > 文秘 > 会议发言稿 > 4月读书会推荐书籍发言稿

4月读书会推荐书籍发言稿

推荐人: 来源: 笔墨帮 阅读: 8.82K 次

我推荐的这本书是《从0到1》,由拍拍的创始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的大作。

4月读书会推荐书籍发言稿

个人比较厉害,不仅是因为创立了拍拍(虽然这个拍拍在中国市场最后是以失败落幕,但不可否认,其在海外成功以及最后卖出了一个好价钱)。最重要的是,以拍拍创立者聚合的一群人,后来作为创始人、联合创始人或者投资者,创立或投资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企业公开资料显示:皮特·蒂尔是赫赫有名的“贝宝黑帮”(paypal mafia)教父级人物,也是曾在谈判桌两边都坐过的人(即曾做过创业者融资,也做过投资者),他是facebook的第一个外部投资者,仅这项投资就给他上千倍的回报。peter thiel既当过创业者(paypal, palantir)也当过投资者(facebook, linkedin, airbnb, spacex),更是美国颇具影响力的自由意志主义(libertarian)右派公知(学哲学出身),还是天主教徒和同志,这是个很罕见的组合。

因此,这个人有话要说,一定程度上一定能引起很多人的关注。这是我开始接触这本书的出发点。

看了之后,也切实感受到此人不是浪得虚名,真的有很多真知灼见。全书内容宏大,虽然不系统:纵向维度,但涉及到了美国科技、网络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地理大发现、运河修建等众多历史背景;横向维度,有对中国的观察和比较,显示了作者广博的知识储藏。

关于这本书的内容,已经有比较丰富的各种版本介绍。在这里,我主要讲一下个人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我理解这本书其实包括了两个脉络层次的内容,一个是属于认识论和思想底层的角度。另一个,是属于技术层面的东西。对于后者,各种书评比较多,文中直接可以摘录的内容也比较多。

比如关于创业需要回答的七大问题。

1、 技术工程问题。是否是创造性的创新而不是微小变化?

2、 时机问题,是否是合适的开始时机?

3、 能否有垄断的机会?

4、 有没有合适的团队?

5、 销售渠道问题。

6、 耐力问题,10-20年之后,你的市场地位是否有保证?

7、 秘密问题,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独特的其他人都没有发现的秘密?

比如创业团队组成需要注意的一些误区。

1、 像寻找结婚对象一样找合伙人。

2、 处理好与股东、经营者和投资人的关系。

3、 不要兼职。

4、 创始人需要财务“紧张”,以便全身心投入发展企业,分享未来红利。

5、 不需要均分股份。

(有一些内容,或许没有阅读之前,觉得有老生常谈的无聊,但认真阅读之后,会有不同的感受,发现自己其实是不知道的,或者是理解不到位,不深刻的。比如垄断、比如秘密。按照作者的说法,每个成功的公司都是不同的,每一个失败的公司都是一样,因为没有逃脱竞争。每个成功的公司都有一个不为外人知道的密码。)

这些都是在实际操作中值得关注的地方,可以借鉴的标准。

但是,我个人认为,第一个层面的东西,才是这本书可以称之为伟大和真知灼见的所在。作者从一开篇就提到一个问题,并且在推进中反复出现了好多次。那就是“什么是你认为正确,却被大多数人否定的东西?”

这句话的答案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方式,就是理性的评判精神。或者更加极端的,可以说是远离主流思想。

大多数认同的是什么,是主流意见。这些主导着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教育、到产业。但是很多时候,这些所谓的主流在历史的长河中,就像种种闹剧,而历史的前进,也大多数产生于对之前主流的反抗与否定中。我想,作者想表达的与“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有类似的意味。

主流告诉我们,竞争有利于经济发展。但作者分析得出,资本主义与竞争是违背的。伟大的企业一定是某个领域的“垄断者”,只有避免激烈的红海,才可能有利润,有继续创新的动力与实力。

主导世界的是二八定律,主流的投资理论却高速我们应该分散投资,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但是,他用风险投资行业的历史证明,用投资的案例告诉我们,分散投资错了。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andreessen horowitz 基金(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简称a16z)25万美元投资在线图片服务共享商instagram公司,两年后,facebook用10亿美元收购,差不多312倍。而实际上当时基金规模是15亿元。如果都采用25万美元的支票,需要投资19家像instagram一样赚钱的公司,才能持平。这也是为什么风投会倾向于给看好的公司更多投资的缘故。

主流的教育是无论大家天资如何,都需要学习同样的课程,之后,进入预先设计好的作为人生轨迹。比如美国,进入名牌大学,之后进入华尔街、咨询公司。但这其中,扼杀了多少改变历史进步的机会?作者本人就是一个绝佳的案例,他是被美国大法院拒绝,没有机会成为法务文员之后,才发展人生的真正价值。XX年,当他建立并卖掉怕怕之后,偶遇当年帮助自己准备法院文员申请的校友。他们近十年都没有说过话。校友的第一问题不是“最近如何?”或“真的好多年没见了”,而是“彼得,难道你不为自己没有入选文员而庆幸吗?”作者说,我们都是事后才认识到,赢得那场没有终点的竞争将会让我的人生转向坏地方。

作者最主要的观点,历史的发展,一定代表着某种进步,而不是与今日类似的重复。我们现在有两种代表发展(此处不一定是进步)的模式,一种是从0到1,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一种是从1到n,以中国为代表的,地理区域的扩张、产能的无限激增。对于推动历史的进步,作者认为,一定是技术更加重要。他的直接假设就是,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类似中国这样的产能扩张、无限复制,就能源角度考虑,也是不可以支撑的。

这背后涉及到对未来的预期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以及对自己的信心是乐观的还是悲观。按照这两个维度,可以分成四个维度。乐观者欢迎未来,悲观者恐惧未来。当下的美国是不可预知的乐观,而中国是可预知的悲观。

可预知的悲观认为:未来可知,但因为会黑暗,所以必须做好准备。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担心中国会“接替”(take over)全世界,而中国是唯一一个担心自己不会的。因为中国起点低,要迅速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无限制地copy西方有用的东西。

美国对未来的认知由“可知”变为当下的“不可知”,但依然是乐观的。不再是花费很长的时间建造一个产品,“不可知乐观”者不停地“重新组合早已经存在的事物”。银行家通过重新组合已经存在的公司资产结构而获利。律师解决旧事务的问题,或者帮助其他人优化他们的事物,而获利。私人投资者和咨询人员不从事新业务,而是通过不停地、程序化地发挥原来旧的事物,挤压出额外的效益。

如果没有在某些事物上的坚持、执着,没有忽视当下利益的坚持,不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好的回报。那么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是可怕的,也是缺乏创新动力的。这有很多中国社会当下的影子,这背后涉及到社会的价值观、学校的教育体系,涉及到“成王败寇”的盖棺定论等等。这样的观点,我们在提作为大国、强国的时候,感到一丝丝汗颜。更让我们对改变的可能性感到丝丝无奈、甚至恐惧。这就是这本书对我最大的震撼。

这本书的内容像我开始说到的,很宏大,又因为我看的是英文版的,因此,很多内容还是浑沦吞枣,理解不到位的。我自己还需要进一步深度,也大力推荐各位,无论是创业者、投资人,还是面临人生选择的我们,都有很好地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