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 > 思想汇报 > 入党思想汇报 > 两会学习心得—中国的将来取决于农村发展

两会学习心得—中国的将来取决于农村发展

推荐人: 来源: 笔墨帮 阅读: 3.14W 次

时隔18年,中共中央再发一个有关农村的一号文件,不仅说明这一时期农村经济在发展战略中的轻重缓急地位,也反映了农业问题的严重性及政府对这一问题的重新认识。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新召开的人大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三年彻底免去农业税,兑现了今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民的承诺。

两会学习心得—中国的将来取决于农村发展

中国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这似乎是老生常谈。农民问题谈了多年,但今天再谈农民问题,应该提到战略的高度:它关系到中国今后的发展及前途问题。解决农民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减少贫富不均、缩小城乡差别、改革农村体制的关键所在。

农业停滞不前,农民收入不见增长,是中国近年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粮食生产由于农民种粮不赚钱,几年来呈下降趋势。不赚钱的原因在于粮价上不去,而种粮成本不断增加(种子、化肥、农药、农机费等)。农民种粮一年下来,刨去成本,不计劳动力,也只能持平。若遇灾年,种粮越多,越赔本。

种粮不赚钱,除了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外,还大大挫伤农民种田积极性,导致农民弃田不种,外出打工。其后果,中国粮食产量一直下降,播种面积不断减少。拿2002年来说,粮食耕种面积比1998年减少15%。同时,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相比,大大落后。就农民来自农业的人均收入来说,近几年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2002年的农民收入比1997年人均减少100元左右。

农村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中国经济发展至今,是否能在当今基础上,按此速度可持续发展下去,已成为学术和实践中一个颇为受人关注的问题。近几年城市消费无力,市场疲软,轻工业、家用电器产品滞销。而与此同时,农村8亿人口中拥有电视机等消费品比例却非常之小。

农村家庭中几乎少有家具陈设、厨房用品、卫生设施。而建材工业在农村的市场则微不足道。农村的基础设施开发,如水、电、交通、通讯,都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开发农村市场,是中国在今后30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应该说现在发展农村经济的条件,远优于1978年中国改革伊始。如果说七八十年代的发展农业战略是为了积累资金,发展工业的话,那么今天工业积累了的资金,就应该可以用于发展农业经济。而农业经济的再次起飞,将支撑着中国今后30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如同中国的经济奇迹,今日的中国贫富不均,已举世公认。这已成为今日的严重社会问题,也必将涉及到中国执政党的信仰和执政基础问题。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真正富起来,这不光是农民问题、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公正问题,是执政党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国家问题。当然,解决这一问题,不是要再“打土豪,分田地”,而是执政党如何利用国家掌握的经济资源,政策权力,对社会进行更公正的再分配问题 。

温家宝提出的三年取消农业税,就是以税收杠杆,把国家所摄取的收入再分配给农民。这是一个晚到的,但不无作用的政策。在费税改革上,中国应该采取“先养鸡,后下蛋”的做法。坚决把这300多亿农业税从农民身上减去,即使这会导致有些地方财政不足,影响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国家还应防止“收费”回潮。本来农民的公益事业,不能完全由农村的“一事一议”来让农民承担,而应该用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来解决。如在城市修路,不是由城市居民出钱,同样,农村的路为什么要农民们来付之?

需依靠农村自治机制

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光依靠取消农业税是不够的,还应进行农村结构性调整,取消现有乡镇体制,加强村民自治和村委会作用。乡镇的作用,日渐减小,如征粮、募兵、计划生育等。更多的乡镇已成农村改革的包袱和阻力。

大部分乡镇人浮于事,负债累累(实际已破产)。有些乡镇转嫁危机困难于村民,如任意挪用其掌管的农业税附加费,而这笔钱本应用于农村建设。

要使农民收入真正提高,在国家提高对农业投资中获得收益,就必须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尤其是乡镇一级的环节,直接落实到村里。现在农村自治机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并在逐步完善。

村委会的民主选举,村务公开,村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机制,都是可以使国家的农业投资,优农政策具体落实到农民身上的有效保障机制。现在的“六小”工程,农村基础建设有多少一部分落实到农民收入上,使农民真正获益?有很大部分是被消耗、浪费掉。要么前期工作跟不上,要么资金和工程管理不健全,要么建后不配套。如果能将这些工程项目直接落实到村里,由村委会负责,村民代表大会监督,明晰项目产权,管理责任,把工程建设与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将会使更多的农民获得实惠。

缩小城乡差别

城市化是缩小城乡差别的一个标准,但绝不是唯一的标准。发展农村经济,中国应走出一条新路,而不是一味的征地,建造城市。关键是应把重点放在减少城乡差别上。减少城乡差别,定位应放在将现有的村落改造成花园村庄,逐步将农民改变成居民。通路、通电、通水,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以县划范围,视各县经济发展水平而定,在县内建造城市,数目取决于本县人口和地理范围。城市的功能是为本县居民和农民提供工作、商业、消费及休闲。而居住在花园村庄的居民不必拥挤到城市里居住,却可在城里上班、消费,同时又可享受到田园式生活,不必遭遇到大城市里的污染、噪音、拥挤和交通堵塞。

这种因地制宜的发展,可以解决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差别,又可防止农村人口流入到城市去,避免中国城市发展墨西哥城化。如果按中国政府的计划,每年以百分之一的速度城市化,到2020年,将中国城镇化在现有基础上提高到15%至16%,那将意味着3亿至5亿农民转为城市居民。也就是说,中国要再造40多个上海,才能容纳这么多人口。这显然是个严重问题。

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而不是一味城镇化,应是中国之路。

[1]

热点阅读

  • 1两会学习心得—解决“三农”问题还须从“三基”着手
  • 2心系农民教育 情牵农村发展——三八节先进事迹材料大纲
  • 3林业系统学习党的十7大心得体会文章--发展现代农业 繁荣农村经济
  • 4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 5学习十7大心得体会:只有中国特色****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
  • 6两会学习心得—解决“三农”问题还须从“三基”
  • 7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
  • 8关于农村教育的两会心得体会
  • 9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十七届六中全会学习心得
  • 10学习两会的心得体会:两会成世界看中国的重要窗口
  • 11关于两会中“不鼓励农村孩子读书”心得体会
  • 12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统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 13两会学习心得——关于减税问题
  • 14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让两会的勤俭会风吹响全国
  • 15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 16学习胡总书记中央党校讲话心得体会: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
  • 17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会财务管理制度
  • 18某市国土资源局学习《两个条例》的心得体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 19心系农民教育 情牵农村发展——三八节先进事迹材料
  • 20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 推荐阅读

  • 1科学发展观心得: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教育发展
  • 2农村发展工作心得体会
  • 3关于西大渠村农村经济发展改革的学习心得
  • 4农村党员两学一做讲规矩有纪律学习心得体会
  • 5歌颂和谐农村发展春联
  • 6关于二郎镇***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 7继往开来 永葆先进 构建和谐促发展——XX公司先进性教育学习心得大纲
  • 8继往开来 永葆先进 构建和谐促发展——XX公司先进性教育学习心得
  • 9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用科学发展看中国铁路发展
  • 10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贵在落实
  • 11关于农村信用社应全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 1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四个坚持”确保取得实效
  • 1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 14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大纲
  • 15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 16党员学习两会心得体会:愿节俭办两会带来示范效应
  • 17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心得
  • 18学习“中国之治”心得体会——《学习参考》
  • 19十八大的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
  • 20学好新思想,推动新发展——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21《新中国发展面对面》学习心得体会两篇
  • 22两会学习心得——公务员热之我见
  • 23农民学习发展观心得体会
  • 24农村基层工作者学习“中国梦”心得体会
  • 25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