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 > 工作计划 > 教学工作计划 >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5篇)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5篇)

推荐人: 来源: 笔墨帮 阅读: 1.8W 次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定位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5篇)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紧紧围绕育人的宗旨,把体育理论知识、技能与健身健康知识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体育技能和身体锻炼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主要手段,把与之相关的体育运动知识、培育健康的心理和培养健全的人格结合到课程教学中。通过体育教育使全体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增强,运动技术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得以促进。

体育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使学生能自觉地、积极地、经常地参与身体锻炼;其次是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合理有效的健身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锻炼效果的评价方式等,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并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掌握两项自己较为喜欢的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为今后的锻炼打好基础。

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而身体健康目标是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让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在形态机能方面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掌握健身原理与方法及有关的保健、营养及卫生等知识,为达到身体健康目标服务。心理健康目标主要体现在情绪的调控能力、树立健康向上的自信心和对抗挫折能力等方面。社会适应性目标是通过体育教育及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体育教育在此方面发挥着其它课程难于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二、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传授健康知识、体育技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形成个人体育专长;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和体育欣赏的能力,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三、体育课程的任务

(一)全面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增强适应社会、自然环境的能力。

(二)传授运动项目的技术,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质,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教育的意义,了解体育锻炼的科学知识,掌握自我监督、评价身体健康的方法;培养和提高体育欣赏能力。

(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形成个人体育专长。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树立终生体育的思想。

(四)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提高财院大学生竞技运动水平,为国争光,为校争光。

(五)发挥体育教育的多功能性,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敢于拚搏、开拓创新、勇敢顽强、团结进取的优良品质。

四、课程结构与设置

根据《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并结合河南财经学院体育教学师资、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对课程结构与设置应突出学习者的立体角色,针对学生的兴趣、需要、水平来设计教学内容,从而有利于实现知识、健身、行为、习惯、情感的统一。在必修课基础上,开设选修课、保健课、体育健康等多种类型体育课,体现课程结构的多样性、灵活性、整体性、开放性等特点。

(一)一年级开设基础体育课:通过基础体育课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的目的和意义,获得必要的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使他们成为体魄健壮、精力充沛、品德高尚、勇于克服困难、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合格人才。主要开设课程有篮球、排球、足球(男)、健美操(女)、中长跑、短跑、24式太极拳、八段锦、体育理论知识等。

(二)二年级选项体育课:将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创造更大的学习发展空间,体现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开设课程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健美操、健美、体育舞蹈、毽球、定向运动、体适能、体育保健等。

(二)三年级开设选修课(提高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动专项水平和能力、培养体育兴趣、终身体育意识和健身习惯。以各项目教学比赛和娱乐健身方法为主要手段。开设课程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套路、武术散手、健美操、体育舞蹈、健美、田径、体育与健康课等。

(三)保健体育课。该课程主要针对伤、病、残、体弱、特殊体型(过胖过瘦)等学生开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康复、保健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太极拳、太极剑、基本素质、康复保健知识以及物理康复治疗等内容为主。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二、培养规格

1、领会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评理论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方针和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2、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3、了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以及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具有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和一门计算机语言,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使用权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等级和计算机二级等级的要求。

5、具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6、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三、学制:标准学制4年,可在3~6年内完成。

四、学分:总学分178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34学分、教育学及社会实践等课程有34学分,专业必修课70学分、选修课总数为40学分。

五、本专业课程结构特点说明:

(一)、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性环节三大部分。主干学科:教育学、体育学。必修课程分为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程两部分,安排1854学时左右,根据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6类课程领域的相关内容,组合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专业必修课中,主项提高课每个学生只能选择一个项目。副项提高课每个学生也只能选择一个项目。而且不能与主项提高课重复。

选修课程分为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学生至少要选修40学分。其中专业方向选修课至少要选修16学分,每个学生只能选择一个方向,从第二学年开始选择。公共选修课至少要在科学技术类和人文社会类各选修4学分,专业选修课是选修课程中的重点,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主要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才能成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合格人才。实践性环节分为社会实践、教育实践和科研实践,约需16-18周时间。

(二)、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

为了实现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根据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结合我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和人力、物力资源状况,课程设置就必须满足以下特点:

1、增大学科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为:主干课程“模块”化,必修课程“学科”化,专业选修课程“方向”化,公共选课程“领域”化。

2、拓展课程的形式与内容。具体表现为:增加课程门类,力求课程形式多样化,课程设置合理化,课程结构弹性化,课程形态多元化。

3、从课程设置的改革入手,促进教学管理体制进入到完全学分制。

六、相近专业:运动训练、社会体育。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七、毕业与获得学位的条件

参见《师范大学本科学分制学籍管理暂行办法》和《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暂行规定》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概述

20xx年8月,教育部制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xx〕13号)。本纲要是新时期普通高校制订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也是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和评价的重要依据。

《纲要》第五条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回顾历史,在历届校领导的指导和大力扶持下,在体育教学部的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劳动、努力工作下,我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历了一个从不断认识、不断改进、不断探索,到不断提高和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素质教育和体育社团建设发挥了应有的贡献。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学习国外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我校的具体情况,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视角全面认识体育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为基础,厦门大学新一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1)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课程教学形式。结合课内外的多种自主锻炼的教育教学方式,改变以往教师需要学生做什么,变为学生根据自身状态来决定自己做什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

(2)放开修课时间限制。改变以往学生只能在大一、大二修完全部体育课程的有关规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修课计划,除大一第一学期要求修完规定的基础体育课1学分外,其他3个学分均可在大学期间的任一学期修完,不再对大学体育课课程的修课时段做限制。

(3)获取学分途径多样化。除大一第一学期1个学分外,其它3个学分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来获得,一是学生通过正常的体育选修课获取学分;二是通过特色项目来获取学分。特色项目学分:是指学生根据专长自选特色项目,如游泳、马拉松项目等。选择特色项目的同学必须要参加体育部组织的测试并达到规定要求,或者直接获得体育部认可的相关体育运动奖项。一个特色项目为1个学分。

二、课程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深刻理解体育运动的内涵及其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并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运动技能目标: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较熟练掌握两项以上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身心健康目标。根据学生需要来精心设计体育课程教学,使学生在课内外体育运动实践中,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得到改善和提高,保持良好的生理健康状态。并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使学生的个性、潜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展示,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社会适应目标。根据体育课程独有的学科性质特点,通过运动竞赛的对抗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三、体育课程设置

充分考虑我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师资队伍状况以及学生对课程设置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剔除和整合现有的课程体系,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体育资源,增加了具有时代性、实用性、地方性和文化底蕴厚实的运动项目。目前,体育课开设的运动项目有:篮球、篮球裁判、排球、软式排球、排球裁判、足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棒(垒)球、高尔夫球、游泳(冬泳)、太极拳(剑)、武术拳械、跆拳道、形意拳、八卦掌、木兰拳(扇)、自卫防身、散打、形意强身功、舞龙舞狮、健美操、形体塑造、瑜珈、体育舞蹈、街舞、野外生存、定向越野、健身健美、马拉松、体适能、保健与康复等35门课。

四、体育课程学分设置

体育课程设4个必修学分,除大一第一学期必修1学分外,余下3个学分可在大学期间的任一学期完成;可以是任选课学分或特色项目学分,详见体育课程考试内容构成与说明。

五、体育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体育课成绩由学习态度、专项成绩、身体素质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定量或定性的评分标准。体育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优(85-100),良(70-84),及格(60-69),不及格(60以下)。

六、体育课程要求:

1、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法规性文件要求,体育课程未修满规定学分不能毕业,只能作为肆业处理,只有在新学年补满必修学分后,方可补办毕业证书。

2、体育课程不及格只能重修,不能补考。如因运动受伤等原因,经任课教师同意方可缓考,并在新学期开始前三周进行补考。

3、体育课程缺课(见习、请假、旷课)累计达1/3总课时者,该学分必须重修。

4、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保健与康复体育课,参加保健体育课学生需持医院保健科证明,在开学前3周转入保健班学习。学期成绩评定在成绩后注明保健字样。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4

全面贯彻实施《体育工作条例》,严格执行《体育教学大纲》进一步提高体育管理,体育教学水平。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贯彻《小学生体育健康标准》。

二、主要工作目标

1、认真制订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2、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认真备好课,上好每堂体育课,保证学生在校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3、抓好体育达标的训练和测验工作。

4、认真贯彻和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逐步加以完善。

5、督促各年级认真上好两操两课,做到保质保量,<莲 山~课件 >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6、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继续抓好学校各运动队的业余运动训练。

7、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全面贯彻实施《体育工作条例》,严格执行《体育教学大纲》进一步提高体育管理,体育教学水平。

三、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

(1)制定体育教学计划,学校各项体育管理制度。

(2)组建运动队,制定各队活动计划及管理措施

(3)纠正课间操及眼保健操

(4)日常体育工作

三月:

(1)参加中心学校体育教研活动

(2)日常体育工作

四月:

(1)做好体育组听课评课工作

(2)日常体育工作

五月:

(1)日常体育工作

六月:

(1)做好总结工作,梳理档案

(2)日常体育工作

乌什县第二小学

__年2月25日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智力及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状况的分析)通过高中两年的体育教学训练,学生知道科学锻炼的基本原理,能够按计划进行体育锻炼,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按兴趣选一至两个项目进行锻炼,而且掌握了所选项目的基本技术,有部分同学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二、本学年教学目标:(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分项填写)

知识目标:学会一两种我国传统养生保健方法,了解体育活动对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的作用,应用简单的方法测试自己的体能,按兴趣新选一个或按上学期的项目进行训练。

能力目标:增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与社会适应能力。

情感目标: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顽强的意志,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增强自信,感受交往、合作与竞争,培养创新能力及团队精神。

三、主要教学措施:(可就优化课堂教学,开展教学改革试验,调动学生积极性,抓好形成质量诸环节,面向全体学生,培优和辅导后进生等方面,结合实际,订出具体措施)

1、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创设探索的空间、

2、多形势,多手段引导学生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3、分层次培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4、设置一定的难度和困难情境,培养学生勇敢、不怕困难、意志坚强的优良品质。

5、场地器材巧妙设计,自编自制体育器械。

6、对于年级体育报考的学生,按照高考大纲要求,根据其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训练计划,辅导其训练为高考作好准备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6

我们体育组在充分领会学校的要求,本组这学期将更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本组今年的工作将以加强我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点,以进一步提高日常体育工作质量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学校运动队训练水平及成绩为推进剂,为学校的发展壮大作一定贡献,同时进一步体现学校体育工作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工作要点

(一)开发体育组课改内容资源,深化课改研究。

开发新课程内容资源,体现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基本要求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是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和实现课程目标,急需解决的操作层面的现实问题。

1、科组内采用参与式、互动式、进行教学设计、案例的研讨。

2、加强备课制度,上一堂有关的新课程标准实践课。

3、加强体育组的教育教学研讨。以课程标准为主体,结合学校的情况,创出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课的质量,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二)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推进课题研究。

1、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逐步完善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教学的设计框架。

2、重视教例、案例的积累。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学习,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制定好单元计划及做好教例、案例的资料积累。

二、具体工作思想安排

1 、认真抓好体育课外活动,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项目活动;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水平,进行一课一案一得的实践课汇报。

3、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加强家常课的内容,做好课课有内容,有创新。

4、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精神、管理好现有的体育器材和使用。并作好器材登记入册。

三、具体工作内容

1、调整广播操的队伍,进退场的纪律,秩序,纠正广播操的错误动作,努力提高广播操的质量。

2、优化课堂结够,提高40分钟效率,重视课的密度和强度,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四、具体的活动安排:

1、每个年级一学期至少安排一次体育比赛

2、举行一次大型的全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运动会

3、举行一次冬季长跑运动会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7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共3个班,由于学生平时缺乏体育锻炼,不论是速度、耐力还是力量等方面大部分学生体能素质不太好。这就要求我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必须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学生的全面体能,尽快了解那些学生在哪些方面素质较差,及时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具体措施

1、三月份加大运动训练量,提高学生的力量和耐力,使学生出现短期的疲劳,在篮球项目上要求动作到位,态度端正。

2、 调整平时的训练计划,将上学期两天一练改为四天三练,确保学生出效果,出成绩。

3、 开展班级讲座,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

4、 快乐训练,杜绝学生出现倦怠,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里学习,做到学中练,练中学。

5、 体育教师和学生一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育主题一是围绕中考项目开展相关的速度、耐力、力量等练习,二是可以以游戏形式给学生涉及一些球类、武术等科目,在紧张的训练之余得到放松,也使学生的协调性发展有所提高,为进入高中或走向社会进行体育锻炼作一些铺垫。

三、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及教学课标的基础上备好每一节课,写好每节课教案。

2、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每节课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都能使学生精神饱满,积极参与,快乐身心,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认真搞好课外体育训练工作,使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都有所提高,在次基础上,教会学生能自我调节自己的情绪。

四、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

备注

第一周(3月1日-2日)

一、障碍跑 接力游戏。

二、障碍跑 发展身体素质练习

2

第二周(5日-9日)

跳绳 发展身体素质练习

2

第三周(12日-16日)

一、肺活量测试 跳绳

二、耐久跑理论知识

2

第四周(19日-23日)

一、跳绳 选用教材

二、耐久跑练习 肺活量测试练习

2

第五周(26日-4月1日)

一、身体素质练习 选用教材(排球)

二、耐久跑练习 放松游戏

2

第六周(4月5日-6日)

跳绳 耐久跑练习

2

第七周(9日-13日)

一、耐久跑练习 呼吸练习

二、韵律体操 耐久跑练习

2

第八周(16日-20日)

考核:男生1000米 女生800米

2

第九周(23日-28日)

一、耐久跑改进练习

二、身高体重、肺活量测试

2

第十周(5月2日-4日)

期中考试

1

第十一周(5月7日-11日)

体育中考注意事项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8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定位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紧紧围绕育人的宗旨,把体育理论知识、技能与健身健康知识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体育技能和身体锻炼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主要手段,把与之相关的体育运动知识、培育健康的心理和培养健全的人格结合到课程教学中。通过体育教育使全体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增强,运动技术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得以促进。

体育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使学生能自觉地、积极地、经常地参与身体锻炼;其次是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合理有效的健身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锻炼效果的评价方式等,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并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掌握两项自己较为喜欢的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为今后的锻炼打好基础。

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而身体健康目标是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让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在形态机能方面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掌握健身原理与方法及有关的保健、营养及卫生等知识,为达到身体健康目标服务。心理健康目标主要体现在情绪的调控能力、树立健康向上的自信心和对抗挫折能力等方面。社会适应性目标是通过体育教育及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体育教育在此方面发挥着其它课程难于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二、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传授健康知识、体育技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形成个人体育专长;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和体育欣赏的能力,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三、体育课程的任务

(一)全面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增强适应社会、自然环境的能力。

(二)传授运动项目的技术,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质,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教育的意义,了解体育锻炼的科学知识,掌握自我监督、评价身体健康的方法;培养和提高体育欣赏能力。

(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形成个人体育专长。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树立终生体育的思想。

(四)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提高财院大学生竞技运动水平,为国争光,为校争光。

(五)发挥体育教育的多功能性,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敢于拚搏、开拓创新、勇敢顽强、团结进取的优良品质。

四、课程结构与设置

根据《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并结合河南财经学院体育教学师资、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对课程结构与设置应突出学习者的立体角色,针对学生的兴趣、需要、水平来设计教学内容,从而有利于实现知识、健身、行为、习惯、情感的统一。在必修课基础上,开设选修课、保健课、体育健康等多种类型体育课,体现课程结构的多样性、灵活性、整体性、开放性等特点。

(一)一年级开设基础体育课:通过基础体育课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的目的和意义,获得必要的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使他们成为体魄健壮、精力充沛、品德高尚、勇于克服困难、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合格人才。主要开设课程有篮球、排球、足球(男)、健美操(女)、中长跑、短跑、24式太极拳、八段锦、体育理论知识等。

(二)二年级选项体育课:将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创造更大的学习发展空间,体现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开设课程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健美操、健美、体育舞蹈、毽球、定向运动、体适能、体育保健等。

(二)三年级开设选修课(提高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动专项水平和能力、培养体育兴趣、终身体育意识和健身习惯。以各项目教学比赛和娱乐健身方法为主要手段。开设课程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套路、武术散手、健美操、体育舞蹈、健美、田径、体育与健康课等。

(三)保健体育课。该课程主要针对伤、病、残、体弱、特殊体型(过胖过瘦)等学生开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康复、保健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太极拳、太极剑、基本素质、康复保健知识以及物理康复治疗等内容为主。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9

学年度第一学期已开学,本学期的工作将是紧张而又忙碌的,因为,在这一学期中,时间短,任务重。有高新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有高新区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课本难度大如体操、单杠等。为更好的开展好自己分担的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xx大精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更新教育理论,探教学改革之路,实施创新教育,顺应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二、工作目标

认真完成七年级体育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培养学生的兴趣。认真完成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任务,争取在高新区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认真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各种时令性工作和任务。

三、措施

认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政治活动,认真学习xx大精神,认真记学习笔记,写学习心得, 提高自己思想认识。服从领导,听从分配,团结同志,关心爱护学生。在工作中时时处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忠于职守,为人师表。

1、加大教育力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体育教学是整个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上好体育可是重中之重,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本学期,我将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积极改进自己的授课方式,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在教学中严格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的上好体育课,学好体育知识,增强体质,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本学期要继续深入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理论知识水平,使自己的能力能够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和要求。

2、进一步提高课外教学活动和运动竞赛水平,学校的体育工作除体育教学以外,还有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这两项同样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形式,它即可以使学生对在体育课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又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基于这一点对本学期的课外活动要详细计划措施,并做好辅导,以保证课外体育活动顺利的开展。

3、课余运动竞赛体现出一个学校的体育运动竞技水平,同时也是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的重要手段,学校运动竞技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好的人才,关系到我们国家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本学期,我将进一步抓好体育兴趣小组的训练工作,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理论,提高运动训练的水平,争取在区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4、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一学期的工作做好,为体育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为学校争光。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10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各班学生的体质也不尽相同,形成有的学生不认真锻炼也能得优秀的情况,而有的学生认真了却得不到好成绩。这些在课上是要加以研究的问题,在评价机制上也要加以研究。

二、教学分析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四、教学重点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六、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理论课、队列:行进间三种转法

1、使学生了解本学期的要求。

2、通过本课使学生逐步掌握跳跃的基本技能、技巧。养学生正确的走姿,进一步熟练行进间三种转法的动作技巧。

二、跳跃:蹲踞式跳远;技巧:肩肘倒立

1、发展手臂力量,提高手腕、手指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

2、通过本课使学生逐步掌握跳跃的基本技能、技巧。发展手臂力量,提高手腕、手指的灵活性

三、蹲踞式跳远、小篮球:移动变向跑

1、进一步掌握蹲踞式跳远的技术,考核蹲踞式跳远,提高动作的质量,发展跳能力。继续学习正面双手传球技术,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及快速反应等能力。

2、初步学习快速安全通过障碍物的技能,发展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

四、障碍跑:40米内通过内通过3—4个障碍、技巧:联合动作

1、初步学习快速安全通过障碍物的技能,发展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等优良品质。培养学生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等优良品质。

2、继续改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女)前滚翻交叉转体温表180度(男)的技术,学习后腿前摆成并腿肩肘倒立。(女)后滚翻挺身跳(男)的技术。

五、耐久跑:1000——1200米、篮球:行进间运球、

1、通过1000——1200米跑,使学生掌握耐久跑的技术方法,提高耐久跑的能力

2、学习耐久跑一定时跑的方法,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能力。

六、国庆节放假

七、支撑跳跃:斜向助跑直角腾越(考核)、身体素质练习:韵律操

1、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2、通过身体素质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韵律操的基本动作,发展学生的协调性,节奏感。

八、小篮球:移动变向跑、武术:基本功串联

1、初步学习篮球变向跑的基本技,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服从命令的良好作风。

2、初步学习快速安全通过障碍物的技能,发展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学习武术基本功串联动作,提高对武术的兴趣。

九、障碍跑:40米内通过3-4个障碍物的跑、小篮球:接球跑动单手投篮、游戏:钻圈赛跑

1、初步学习快速安全通过障碍物的技能,发展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进一步学习小篮球接球跑动单手投篮技术。培养学生机智、勇敢、果断等优良品质。

2、通过游戏钻圈赛跑,发展学生灵敏素质和奔跑能力。并基本掌握练习方法。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永往直前的精神。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十、小篮球:接球跑动单手投篮、游戏:行到一致跳绳:跳短绳(考核)

1、初步学会小篮球传、接球跑动单手投篮的技术动作。通过游戏钻圈赛跑,发展学生灵敏素质和奔跑能力。并基本掌握练习方法。

2、通过跳短绳的考核,检测学生跳绳能力,掌握技术情况,发展跳跃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拼搏向上的精神。

十一、旋转抛物体、单手向前推实心球

1、发展不同姿势的投掷能力和协调;灵敏等素质。

2、发展上下肢力量和协调能力。

十二、一分种仰卧起坐、跳长绳

1、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发展腰部和手的力量;平衡协调能力。

2、通过身体素质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韵律操的基本动作,发展学生的协调性,节奏感。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陶治学生美的情操。

十三、小篮球:移动变向跑、障碍跑:40米内通过3-4个障、武术:基本功串联

1、初步学习篮球变向跑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服从命令的良好作风。

2、初步学习快速安全通过障碍物的技能,发展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3、学习武术基本功串联动作,提高对武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等优良品质。

十四、身体素质练习、

1、通过素质练习,使学生掌巡回锻炼的方法,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敏果断等优良品质。

2、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及认识,培养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习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学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复习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

十五、传运球、推小车、跑五角星

1、通过小篮球练习,熟悉球性,改进传接球动作,发展综合身体素质,培养协同一致精神贴膏药(游戏)。

2、复习少年拳(1-4节),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通过用三种方法推小车,增强下肢和肩带肌肉的力量。通过跑五角星,进一步加强跑的正确姿势和变向跑的能力。

十六、投掷:原地侧向投掷垒球、

1、通过创设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中掌握原地投掷的方法。

2、初步掌握在快速跑中通过障碍物的基本方法,训练身体的灵巧性和协调性。通过原地推铅球动作来发展力量和协调等素质。培养机智敏捷等发展躲闪、反应能力障碍跑

十七、追逐跑、掷轻物

1、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跑走姿势;通过复习舞蹈提高学生的协调600~800米的跑走交替。

2、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追逐跑快速启动的重要性,初步了解原地掷轻物技术的要求。

十八、前后滚翻、圆圈传接球、追球跑

1、初步学会前后滚翻的动作,提高平衡能力,发展灵敏、协调等素质。学会传球接力的游戏,提高传球技能,发展灵敏,协调素质和控球的能力。培养勇敢、果断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2、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义精神。

十九、跳大绳、游戏:障碍物赛跑;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前滚翻的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柔韧协调等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2、通过练习,可以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感觉和协调灵敏等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十、考试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11

送走冬日的严寒,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本学期我将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总结不足,吸取经验,反省不足,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地发展。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根据所任四年级和六年级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牢固树立“快乐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体育课程的改革,认真做好体育教学工作,积极做好体育活动,坚持开展学生体育训练工作,本着“求实、创新、协作、奋进”的精神做好体育工作,力争在各项体育竞赛中争创佳绩。

二、工作目标

1、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立足课堂,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体育常态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达到学生人人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有效地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2、强化教科研意识,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教研活动及时总结,完成教研专题。

3、加大体育运动队训练力度,严抓训练质量,力争在区运动会中获得冠军;其它各项比赛获得好名次。

三、具体措施

体育课教学从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对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科的教学任务、以及完成任务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

4、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五个领域的任务。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与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7、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的作用。

8、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严格的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做好妥善处理。

9、加大课余训练力度,提高竞技水平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注重运动队员全面发展,做好督促、沟通、协调工作,使运动队员在学习、思想、行为等诸方面全面发展。使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

四、教研课题:

1、教研题目

《立定跳远与游戏单元教学》

2、教研目标

在课题研究中突出体育课的生活化创新化,让学生勤学、思学、乐学。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实施时做到,课堂形式多样化,根据不同学生的活动表现安排有个性的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创新,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创新,体现快乐教学。根据学生性格特征、心理特征,从兴趣入手寓教于乐发展个性。

3、教研措施

(1)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感情基础,师生之间相互交流获得反馈信息。

(2)课堂教学中体现民主平等原则,尊重学生,获取学生的信任,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可依赖性。

(3)课堂形式多样,根据不同学生的运动表现安排有弹性的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受益。

(4)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创新,教师提供教学条件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去创新寻找快乐。

(5)教学中体现教学活动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乐趣,寻找锻炼的方法途径从而主动要求学习,进而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

(6)课堂中要体现快乐教学,根据学生性格特征,心理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寓教于乐,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读书充实,提高自我

1、读书目标:

(1)通过读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2)浏览各类杂志,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

(3)多阅读教学专著,为教学积累资料。

(4)读学生喜爱的书,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5)通过读书丰富自身文化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2、具体措施

(1)认真阅读每一本书,及时摘录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和教育教学理论。

(2)读完教学书籍,认真写好读书心得。

(3)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了解、把握教育教学的信息和动态。

(4)与老师、学生交流教学信息。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12

一、指导思想

学校遵循“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和“育人第一”的宗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体育课改教研活动,努力施行新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得到身心健康和协调发展。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1)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13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精神,根据我校工作计划,制定体育组工作计划。严格按照中学体育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以课程改革为指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注重学生创新意识、自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学研讨,从而不断促进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教学观,提高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思路与目的

1、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做好体育常规教学安排

(1)加强备课管理

要求体育教师全面深入地研究把握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教案的书写要符合学校要求,并提前一周备出课堂教学设计。

(2)要认真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要根据总课时数、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并积极做好体育档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

(3)上好每一堂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发展,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4)加大体育教学检查力度,完善教学测评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检查制度,严格规范教学行为。每周检查备课情况、和上周教学反思,以促进体育教师相互之间的学习和共同提高。

2、开展好教研活动:

(1)根据课程改革精神,认真组织体育教师学习,全面了解,领悟课改精神,实行新课程标准,组织上好体育课。

(2)积极的向学生宣传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并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和教师在课外活动时间里都能动起来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使学生和老师都能处在有张有弛的学习与工作状态中。

(3)组织研讨学校运动队的组建与训练,促进校运动队制度的完善与训练的高效性。

(4)继续抓好校广播操的质量。严抓进退场队列队形,加强全校师生对广播操的认识态度。

(5)继续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习惯对自身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6)组织教师开展优质课达标活动及听课评课活动。

(7)充分做好各项运动队工作,制定训练计划,抓好训练,作好比赛前的训练工作。

三、开展好业务学习。

本学期体育组业务学习以“新、老教师携手成长,共同进步”为目标,在专业性学习、主题性学习、研讨性学习三个方面着手学习。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学科教学计划

2.20xx年游泳补考

3.组织与开展学生课间操及课外活动

4.新教师公开课交流

十月份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2.20xx年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3.校体育节报名与组织工作

十一月份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课外训练与补考

2.学校第十二届运动会

3.学校广播操质量评比

4.体育组备课情况检查

十二月份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上报

2.学校冬季长跑运动开展

3.学校拔河比赛

4.新教师公开课交流

20xx年1月1.学生体育成绩综合测评

2.学期工作总结

3.体育档案汇总与整理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14

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结和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所任教的709—714班学生,年龄在12——14岁之间,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发育较快,男女差别较大,男生活泼好动,表现与强;女生趋于文静,不好活动。因此要因势利导,加强男生的身体素质练习,培养女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指导思想

单杠(.跳上成正撑慢翻下;单(双)脚蹬地翻身上成正撑.)

双杠(支撑拍动;“男”臂屈伸.)

趣味健身项目

垫子(前滚翻接转体180度接后滚翻屈腿起;“女”仰卧起坐.)

跳绳(1分钟跳绳)

三、身体健康

1.发展位移速度

2.发展有氧耐力

3.发展反应速度与灵敏、协调

4.发展力量

5.发展柔韧

6.了解活动中的安全与注意问题是节节有

四、心理健康

①了解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②学会用呼吸调节法调节情绪。

③了解实现目标可能遇到的困难体育课学期教学计划体育课学期教学计划。

③通过积极的体育活动,逐步增强自尊与自信。

④比赛时与同伴合理分配角色。

⑤知道并指出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

⑥简单评价体育与健康信息及媒体信息。

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五、教学总结 (分析反思)

①.在进行单元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单元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技术目标、体能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的相互协调与统一体育课。

②.在进行单元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单元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技术目标、体能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的相互协调与统一。

③.教学内容的排列顺序应充分考虑单元教学内容与学校场地、本地气候的特点相适应。

④.在设计实际教学时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渗透,力争做到一个内容渗透多个目标,一个目标用多个内容来完成。

⑤.单元教学方式的选择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出使每个学生都能受益的教学方式。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15

一、教学目的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余地。本学期课堂教学力图以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运动参与的目的,提高学生科学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与积极性,通过太极拳模块、田径模块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二十四式太极拳及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与技能,增强体能,同时在运动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学会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形成运动专长和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新生具有初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理上,大部分学生进入了生长发育的高峰,身体素质有了明显地提高,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在心理上,高一学生刚刚从初中进来,心理还不成熟,控制情绪能力较弱,心理极不稳定;另外,她们虽然对高中体育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新鲜感,但合作意识与团队观念较为薄弱。

三、教学具体措施:

1、利用室内理论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动作技能。

2、利用实践课,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动技术要点,形成运动专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3、采用分组教学法,培养体育骨干。

4、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5、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为高中体育第一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内容。学生虽然进入了高中,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自觉性、主动性仍较差。为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去练习,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所带的班级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乡村中学,他们的体育成绩参差不齐,有些同学的身体素质非常差,大部分同学没有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存在的问题比较多,需待解决的问题也比较多,这些给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些是这次计划制定的依据。所以总体本着严格要求学生,少批评,多鼓励,抓基础,促能力,由浅入深,注重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

根据以上的特点,在教学时进度尽量放慢些。课堂上主要教会锻炼的方法和技术,采取由浅入深的方法,循序渐进,课堂上教学主抓双基教学,要能力培养。多结合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性。多结合体育人物和事物,让学生多了解体育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

(三)美育教学及教改措施。

1、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主抓“双基”教学。依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不搞过多的引申和推广,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3、注重能力培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培养能力。学习的过程就是能力养成的过程,不教学生读死书,而应教学会学生如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