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 > 工作计划 > 教师工作计划 > 作文写作的课堂教育叙事

作文写作的课堂教育叙事

推荐人: 来源: 笔墨帮 阅读: 2.88W 次

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

作文写作的课堂教育叙事

百草园雪地捕鸟,情趣盎然;文学家白描动作,生动传神。课后,我让学生仿照文章的白描手法,写一个动作描写的片段。很巧,三个学生同时写到捉鱼,但水平殊异。有比较就有鉴别,有鉴别更能明理。我意识到这是一次作文指导的契机,便用“白描手法”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作文指导。

我把三个片段配上点评贴在教室,让学生随意欣赏,随意议论。

生1:我和几个朋友到小溪里捉鱼。我搂起袖子,把手伸进水中探了探,没有。于是换了一个位置,水很清澈,一下就看到了鱼的所在。我又伸出了双手,向水中奔去。一捧,便捉到了几条小鱼。

卢老师点评:鱼的地盘鱼作主,在小溪里捉鱼,一搂、二探、三伸、四奔、五捧,鱼被捉到的可能性只有两种:非傻即呆。

生2:来到了鱼塘,“摸鱼高手”爸爸先将袖子挽起来,走进鱼塘中心,把手慢慢伸进水中,不要让鱼群感觉到。一边缓缓走动,一边用手去摸。在即将摸到鱼时,双手向前一握,张开手,就会有一条小鱼了。我看爸爸做了一次,就会捉鱼了。啊,原来捉鱼这么简单啊!

卢老师点评:“挽”袖子比“搂”袖子靠谱,但走到鱼塘中间却想不被鱼群发觉不太靠谱,看爸爸做了一次就会捉鱼了,更不靠谱。孩子,捉鱼没有这么简单,写作文也没有这么简单啊!

许楠:我一来到水边,就准备伸手捞鱼。姐姐叫我不要轻举妄动,要“埋伏”起来,把手慢慢地逼向鱼,才可捞到。于是,我趴下来,把手“潜伏”在水里张开成喇叭状,静静地等鱼进入包围圈。然后我屏住呼吸,慢慢收拢手指,等鱼完全在我的掌握之中时,忽地双手往上一提,几条小鱼便成了我的俘虏了。我本来是想养着他们的,可我喂什么他们都不吃,过不了几天,就都一命呜呼了。老天,到底要怎样才可以把他们养活啊?

卢老师评作文:实践出真知。趴下、埋伏、逼近、收拢、猛提,请鱼入瓮,步步为营。鱼得水固然得了地利,但奈何不了人和!至于怎么养活鱼,两个字——放生!

作文贴出后,学生议论纷纷。我问学生的体会,他们都说,许楠才是真的捉到鱼了,其他的人肯定没有捉到鱼,有真实的体验才能写好作文……我总结说:真实是文章的生命,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读者心如明镜,要感动别人,先打动自己。

我相信,这次“白描式”的作文指导,胜过平时的精雕细琢。因为,问题生成于学生作文,探究附着于学生生活,结论作用于学生未来。

反思:学生作文的“假、大、空”,一部分是因为学生经验水平的青涩,一部分也归咎于老师作文指导的“不真、不细、不实”。体验个性化,即真;指导具体化,即细;内容生活化,即实。作文生活化,生活就能化作文。删繁就简,突出重点,这是“白描”指导的精彩;移花接木,穿针引线,这是教师主导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