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践活动调查报告4篇大纲

实践活动调查报告4篇大纲

推荐人: 来源: 笔墨帮 阅读: 3.23W 次
本文目录实践活动调查报告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调查报告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查报告--国有企业改制问题调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薛苇

实践活动调查报告4篇大纲

一、调查背景

九年义务教育一费制和九年义务教育学生两免(教科书及学杂费)一补(贫困住宿生给予生活补助)政策的实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给党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今年又逢我国建国六十周年,对农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很有必要,故我院院团委组织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XX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实践活动在“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投身科学发展实践”主题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活动分支教、社会调研和爱国主义教育三大主要部分,其中以支教为载体,并同步进行了社会调研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束时我们集中以文娱汇演的形式展出了我院此次“三下乡”活动的成果。我作为调研组的一员,参与了此次社会调研活动,经过对调研数据和图片的筛选、整合,我写了这篇调查报告。

二、调查对象、内容以及方式

此次调研的对象为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清溪中心小学及其周围的清溪、南门、田桥、温塘四个村庄的老师和居民。

调研内容围绕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展开,详细调查问卷见附文。

此次下乡调查的方式有问卷调查法、个别走访法和资料搜集法三种。其中使用问卷调查法时共发放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份,有效率为94﹪.在被调查者中,25岁以下者占10.63﹪,26-45岁者占50﹪,46-65岁者占29.78﹪,65岁以上者占9.57﹪.问卷由调研组六名成员(杜文龙、蒋珊、薛苇、李利、程烨、许日康)下乡到各村庄时发放,其中部分问卷由被调查者独立填写,剩余部分由调研组成员通过访谈形式把问卷题目融入到谈话内容中。另外,我们还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家长和学生进行了走访。最后,我们还向清溪中心小学的兰朝红校长搜集过一些关于该校的情况。

三、调研结果分析

(一)家长的教育观念现状

1、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

在被调查者中,42.22﹪重视家庭教育,21.11﹪表现为很重视。这说明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在社会、学校和家庭三维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是家长观念的一种进步。

2、文化程度与家庭收入的关联性。

在问及文化程度对家庭收入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时,47.19﹪认为影响很大,39.33﹪认为有一定影响。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家长普遍认为受教育程度对将来家庭收入有较大的影响,但是“读书无用论”、“读书致贫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可能是受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影响。因此,政府部门要重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着力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在大的方向上审时度势,锐意改革、创新教育体制,另外各个高校也应注重培养一批理论素养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大学生。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针对农村学生不上学而去打工的现象,44.83%认为不应该,因为读书才是他们的出路,但也有26.44%认为这很难讲,对他们先发展与先生存之间难取难舍。这说明大部分家长反对子女不上学而去打工,但是有些家长迫于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只顾及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子女受教育后带来的长远效益。

3、学校教育方式问题。

在学校教育方式上,64.67%认为体罚与教育结合,33.33%认为教育不体罚,其中年龄为46-65岁的被调查者中32%认为教育不体罚,65岁以上42.8%也持该观点,26-45岁中28.57%持同样的观点,25岁以下中40%认为教育不体罚。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长希望学生体罚与教育相结合,但是不同年龄段的家长对教育不体罚这种观点的支持程度不一样,大体上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观点的支持率有上升趋势,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祖父母辈的家长对孙子女存在溺爱的倾向。

4.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支持程度。

在子女学习成绩优异但家里供不起上学的情形下,72.83%会贷款供子女读书,20.65%会选择变卖家产供子女读书,仅有6.52%选择让子女辍学。这些数据都体现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良苦用心和高度支持子女接受教育的心理。

5.家长对当今教育政策的了解程度。

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问题,已出台了多项教育政策,但只有1.25%非常了解当前国家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相关政策,15%比较了解,27.5%有一定了解,高达56.25%不太了解,这反映出当地政府对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宣传覆盖面还有限。

6.家长最关心的教育方面的问题。

50%家长最关心师资力量,21.88%最关心教育体制改革,14.58%最关心学校的教学环境,但仍有13.54%最关心学费问题。家长最关心的教育问题程先出多样化的趋势,这说明家长的教育观念有所进步,同时最关心学费的比例不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村经济有所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温饱问题不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7.发展农村教育与发展农村之间的关系

60%认为发展农村教育对农村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3.75%认为效果比较大。由数据我们可以读出现今农村大部分已经意识到发展农村教育对发展农村的重要性,看来政府宣传的“科教兴农”口号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二)学生家庭情况。

1.家庭负担。

在被凋查者中,48.89%有一个孩子上学,16.67%有两个孩子上学,28.89%没有孩子上学。从中可以看出,现今的家庭以一个或两个孩子居多,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教育负担。28.89%孩子上学可能是被调查者年龄过大或未婚等原因造成的。

2.家庭年收入以及主要经济来源。

在众多调查者中,61.36%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20.45%在3000-4000元之间,6.82%在4000-5000元范围内,仅有11.36%在5000元以上。这些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农民家庭人均年收入还很不高,农民的经济状况还有待提高。在这种经济状况下的农民可供子女受教育的能力还不高。因此,当地政府部门要继续落实还中央关于“三农”

问题的相关政策,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让农民充分享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带来的成果。

另外,53.36%的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收入,26.88%为副业带来的收入,19.35%为外出打工,本地农民不存在乡村集体收入分配形式的经济来源。这说明当地仍以农业为主,不过副业和外出打工也占相当比例。相对往年来说,外出打工取得的收入有较大下降,这一方面可能是受国际经融危机的大背景影响,一方面可能是今年来国家实施了多项惠农政策,在家种田收入有所提高。

透过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农村经济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步提高。

(三)学校教育现状。

1.学校现今概况。

清溪中心小学现有完全小学一所,村级小学四所,在职教职工42人,在校学生409人。XX年春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在革命老区援建100所“八一”爱民小学,清溪中心小学是其中一所。现在,清溪中心小学在解放军总装备部投入100万元的资助下,不但新建了1400平方米的四层教学大楼,而且建成了电脑教室和多媒体教室,成为城步县拥有一流教学设施的农村小学。

2.学校师资现状。

清溪中心小学是教师拥有专科学历23人,中师学历11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0人,在年龄构成方面,清溪中心小学30岁以下的教师仅2人,31-49岁22人,50岁以上21人。由此可见,清溪中心小学高学历教师较少,教师年龄偏大。

3.学校教学设备。

清溪中心小学现拥有一个电脑室(15台电脑),一间多媒体教室,图书藏书册数为10367册,学生人均可用册数25.3册,在解放军总装备部的援助下,清溪中心小学的教学设备已有了很大的改善。

4.学校收费现状。

如今,免除农民子女受义务教育费用的政策已全面实施,但在谈及学校是否有乱收费现象时,被调查者反映出来的情况不容乐观。56.63%认为乱收费现象有但不多,12.05%认为乱收费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这种调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学校收费时没有说明具体用途,也可能是学校变相收取学杂费确实存在。

5.教师队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38.06%认为教师人浮于事,责任心不强,26.12%认为教师不专心工作,得过且过。在当地甚至流传这样一句话:早上老师送学生,下午学生送老师回家。不少县城的老师,每天早上来学校很迟,下午一放学就匆匆赶公交车回县城,在学校工作期间,很少辅导学生和批阅作业。

6.教师待遇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现在当地学校的教师工资加福利待遇每月大概有1500元左右,并且当地财政部门基本能够保证及时发放,由此可见,教师待遇有了较大提高。

7.学校附近的文化场所。

经调查发现,目前学校附近还没有书店、电影院、网吧、游戏厅等文化场所。在广大农村,文化场所还未发展起来。

8.当地居民受教育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58.43%认为当地受教育的人占大部分,28.09%认为占一半左右,透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家长对当地政府在教育方面的工作的评价。

1.对当地政府关心教育的行动的评价。

44.44%认为政府的行动表现一般,甚至26.67%认为政府对教育不够重视,教育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当地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

2.家长对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综合评价。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家长对目前农村义务教育表示为满意或比较满意。

3.家长对减掉农业税和免除农民子女受义务教育的费用政策的评价。

调查数据显示,48.05%认为减掉农业税和免除农民子女受义务教育的费用对农民来说起到很大作用,减少了很多支出,但仍有14.29%认为没用,因为现在农用物资价格偏高,物价又普遍上涨,32.47%认为只有一点点作用。这两项政策确实给农民减轻了不少负担,但是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居民生活用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医疗价格昂贵等因素又抵消了一部分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这些方面的宏观调控力度,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

(五)家长对当地教育的期待。

在谈及“改善目前农村教育的主要着力点”时,家长们对当地教育充满期待。

20.44%认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是改善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着力点,18.23%认为加强学校周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治理,11.05%认为强化政府办教育职能,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的局面是主要着力点,9.94%认为家长的教育知识和意识有待提高,9.39%认为是国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规划和投入,加强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配套建设与管理,7.61%认为是增强农村教材的适用性,教材的编写要与就业紧密联系,7.18%认为是合理调整教育布局,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6.08%认为是加强新农村建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强农民的教育意识,11.08%认为是其他的。

四、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1.教师责任心不强。

在与家长谈话的过程中,发现家长普遍反映一些来自县城的老师每天到校晚,下班离开早。另外,有些老师不常批改作业,也很少下乡到学生家长家访,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的一些情况,老师与家长沟通极少。

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完善教师教学情况评估考核制度、职称通过体系、考核级别层次制度,表彰优秀负责的老师,批评教育考核不合格、家长和学生不满意的教师,对于经教育仍不改正者,予以辞退或减低职称。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建立社会监督考核制度,让学校领导以外的社会人士也能够参与对教师的考核评估。

2.学校存在学费外另外收取学杂费的现象。

在下乡调研过程中,有些家长反映学校存在乱收费现象,免收学费后每期还是要向学生收取一百多元学杂费。这可能是学校老师向学生收取费用时没有说清楚依据和用途造成的,或者是学校确实有乱收费。

不管是那种原因,我们都可以从两个方面规避这种行为。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批这些收费项目,另外学校收取学杂费时必须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学生家长解释清楚,尊重家长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一旦发现学校乱收费,上级主管部门一定要严惩不贷,以儆效尤。教育乃百年大计,切不可因这些乱收费现象阻碍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

3.学校周边社会环境不好,学校附近商店过多,大部分商店出售劣质、过期食品。

学生家长对于这个问题十分反感,强烈要求相关部门整改。学校旁边小商店过多,由于学生自控力不强,尤其是小学生,很容易造成孩子好吃懒做的坏习惯(部分家长反映如果不给零花钱给孩子,他们就不去上学);况且商店兜售的都是一些垃圾食品、劣质过期食品,这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有很坏的影响。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联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周边的商店进行整顿,查处违法的商业行为,另外可争取所在地村委会的支持,由村委会与商店业主协商,把对孩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小。

4.家长上麻将馆赌博现象严重,忽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

不仅在我们下乡的过程中有村民反映有些家长赌博现象严重,而且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学生希望自己的父母少上麻将馆赌博的愿望。

父母的行为深刻地影响着子女的成长,再说孩子们正处于可塑性很强的时期,子女对父母的言行有很大的模仿性,因此,一个负责人的家长应该端正自己的行为,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不然,子女的健康成长将是一句空话,尽管学校老师教得再好。

5.学校音体美等艺术老师奇缺,农村小学教师尚未开设英语课。

我们过去在艺术课方面开设了儿童健美操、毛笔、简笔画、音乐课、手语课等形式多样的课程,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由此可见学生们对于这些艺术课有多大的兴趣和愿望。然而,学校却因缺少这方面的老师而很少教授这方面的知识,这不仅扼杀了学生们的艺术特长,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这个问题亟需解决。一方面,我们可以吸引年轻大学生来学校教书,另外学校也可以派出老师去大学或进修机构进修,也可吸引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这些学校定岗实习。此外,还可以参考城镇教师定期下乡支教交流,加强城镇教师与农村教师业务上的交流与合作。

6.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角度来寻求解决方法。在社会方面,政府可引导政府部门和公益性质的组织关注和帮助留守儿童的成长。学校可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信箱,也可对教师进行儿童心理知识方面的培训,储备兼职心理老师。在外工作的家长也要经常联系子女,关心好子女的监护、学习和生活等问题。

此外,学校可以定期做关于留守儿童问题方面的问卷调查、经常找学生私聊或定期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对症下药,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7.教师老龄化趋势严重,小学教师学历普遍不高,很少本科院校毕业的老师。

针对这个问题,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教育资源建设,提高农村办学条件,同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尤其是师范院校的大学生来农村教书。大学生的加入不仅可以带来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现全面发展,适应新实施下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此外,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与“灯塔计划”、“麦田计划”

、茶花村支教团等民间公益性质的支教组织的联系,争取得到这些组织的关注和支持,创造条件让这些组织利用寒暑假等节假日开展支教活动。这些组织的支教活动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农村教育资料不足的现状,加强落后地区与外部先进地区的交流,同时还可以刺激和推动农村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8.懂信息技术的教师不多,现代多媒体设备很少使用,教育资源浪费严重。

这个问题也可参考前面的解决方式,加强农村与城镇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另外,政府部门可加大高等院校科技、文化和医学“三下乡”的援助力度,让更多落后地区得到实惠。

最后,当地教师定期到临近城镇接受培训、进修,增加教师信心技术方面的能力。

9.农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输送子女接受教育的能力不强。

农民增收难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农业政策。

其次,贯彻实施“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方针,国家通过财政和税收手段,一方面给与农用物质生产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另一方面国家又要加强对农用物质的价格审查力度,严厉打击认为大幅提高农用物质的价格。

再者,劳动保障部门加强对农民工的免费培训力度,让农民工掌握一定的技能。

城步县旅游资料丰富,南山牧场、长安古镇、共青城、红军墓、天然盆景、蓝玉故里等一系列景点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当地政府可以加大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开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最后,农民就医难也是一个大问题,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合作制度,才能减少“因病致贫”现象的出现。

10.教育部门对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和覆盖面不够,国家的教育政策农民不够了解。

加强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不仅可以避免学校变现收取学杂费等违规现象的出现,而且还可以加强来自社会的民间监督力量,从而有效防止教育腐败问题的发生。

教育政策的宣传可发挥党组织、村委会的作用,必要时可组织人力编写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

11.农村助学信贷体系尚未形成,不少农民子女因学费无法接受高等教育。

在调查,我们听到不少困难家庭反映子女曾因无法支付学费而辍学,向政府部门贷款的方法很难行通。

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加大教育救助力度,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搜集贫困生资料,救助贫困生;另一方面,扩宽救助范围。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资助和捐赠,同时还要加强对这些资源使用的监督。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12.农村小学教师和学生的普通话普及程度不高。在我们支教的清溪中心小学,教师和学生使用普通话交流的人不多,不少同学在课堂上使用方言交流,甚至用苗族的语言与我们交流。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在学校规范使用普通话,可尽量让老师用普通话上课或开设普通话课程。

13.部分老师反映教师工资待遇低,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够,导致优秀教师外流,在职教师积极性不高,当地教学质量不高。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积极性和当地教学质量,必须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税、农村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财政应该提供一部分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最终实现教师积极性高、当地教育质量好的局面。

五、本次社会调查存在的不足之处。

1.调查问卷不是很科学。题目设计不全面、没有分类设题,并且各个选项支没有答案没有量化,只是一些描述大概的数。此外,问卷无一题涉及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然而留守儿童在农村基础教育中要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调查问卷中的有些题目不符合当地实际,在我们调查的地方已经不存在代课老师问题了,可是题目中还设置了四道题目。

3.由于下乡的时间有限,调查很仓促。

4.被调查者对所设置的问题不是很了解。

六、调查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可以发现九年义务教育一费制和九年义务教育学生两免(教科书及学杂费)一补(贫困住宿生给予生活补助)政策的实施,已经较大程度地推动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但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及有效实施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农村基础教育薄弱的现状仍然没有完全改变。

振兴农村基础教育,这中间要通过加大国家资金的投入、鼓励推动先进地区教育资源支援、强化政府办教育职能、加强学校周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治理等一系列手段来加快农村基础教育的步伐,同时还需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上去了,农民输送子女接受教育的能力才能大幅提高,避免辍学外出打工等现象的出现才可能成为现实。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要从这两个方面同时努力,相信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面貌会发生本质性的改观。

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调查报告实践活动调查报告(2) | 返回目录

●摸清新期待 摸清重点问题 摸清思想状况

●人人查找问题 人人分析问题 人人解决问题

●动员群众参与 带领群众学习 依靠群众查摆 发动群众实践

●经济繁荣 社会和谐 生态优美 体制健全 人民幸福

一、基本情况

xx省xx市是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单位。xx市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从XX年3月开始,XX年8月底结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xx市坚持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主线,对上回答问题、对下解决问题,着力在深入上下功夫、在实效上求突破,学习实践活动涵盖了全市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并发动各界群众积极参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经过深化学习、分析检查、解决问题、完善制度、测评总结五个阶段,基本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二、主要做法

深入调查研究 精心做好准备

为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试点工作开始前,xx市做了充分的准备。一是抓好“三个摸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着力摸清群众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新期待,摸清学习实践活动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摸清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的思想状况。市领导带头深入基层,面对面听取群众呼声反映,收集意见建议510多条;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开展群众性献计献策活动等形式,征求到意见建议6.2万多条。二是精心制定方案。市委先后5次召开常委会议,对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方法步骤和主要抓手反复研究,力求使试点工作方案既充分体现中央要求,又紧扣xx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实际。三是深入动员部署。全市动员大会采取电视直播的形式,一直开到村、企和社区党支部,全市300多万名干部群众收听收看,扩大了活动的知晓面和群众的参与度。

深入学习培训 搞好理论武装

xx市把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一是精心组织“三个五”活动。①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采用电视直播方式举办了五场专题辅导报告;②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开展了五场专题讨论;③以基层支部为单位开展了五场论坛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大规模培训干部。以市、县两级党校为平台,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主题,对县、乡、村三级6920名干部,分期分批进行了短期轮训。三是普及科学发展理论。组织编写了《科学发展100问》、《我身边的科学发展》两个通俗读本,向基层发放50多万册;在市电视台举办了科学发展百家论坛,38位专家学者、市直部门负责人和企业家登坛宣讲。一些单位还通过排演系列文艺节目、编写“口袋书”、组织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等形式,宣传普及科学发展知识。

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 打开科学发展“总阀门”

学习实践活动中,xx市把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打开“总阀门”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先导工程,引导党员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思想观念上做到“六破六立”。一是破除单纯追求速度、不顾资源环境代价的思想,树立“好”优先、又好又快的观念;二是破除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思想,树立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的观念;三是破除小富即安、固步自封的思想,树立开放创新、敢为人先的观念;四是破除狭隘的地方主义、本位主义思想,树立区域发展“一盘棋”的大局观念;五是破除“管”当头、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树立服务至上、效率至上的观念;六是破除追求个人政绩、忽视群众利益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观念。通过“六破六立”,进一步打开了“总阀门”,想科学发展、抓科学发展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

深入查找聚焦问题 为科学发展把脉定向

xx市把找准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检验试点工作的重要标准,动员全市上下积极参与、共同推进。一是上下结合,把问题找准。组织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了“三对照、三查找”,组织广大党员进行了“三查三看”,并以支部为单位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交流查找出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明确努力方向,营造出了“人人查找问题、人人分析问题、人人解决问题”的浓厚氛围。通过对照检查,引导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把自身存在的问题搞清楚。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函、召开座谈会、设立网上互动平台、面对面与群众交流等多种形式,全市县以上领导班子共征求群众意见18.4万条,自己查找和从群众意见建议中梳理出的问题共9306个。二是深入聚焦,把原因析透。对查摆出的问题,在系统梳理归类、深挖问题根源、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各级领导班子普遍召开了一次较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形成了一个较高水平的分析报告,召开了一次集思广益的党委(党组)扩大会议,开展了一次充分反映民情民意的民主测评。各级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普遍得到了群众认可。

深入发动群众 促进党员干部群众同学习、同实践

学习实践活动中,xx市注意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自己动手写一篇调研报告,下基层做一场学习报告,牵头破解一个难题,牵头制定一项政策措施,指导一个单位或系统的科学发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抓好一个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并且成为示范点。按此要求,市县两级领导干部撰写调研报告1300余篇,作辅导报告XX多场,带头破解各类难题158个。以科学发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为平台,把全市人民的力量汇聚成科学发展的时代洪流。在全市广泛开展了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县(市)区、示范乡村(社区)、示范园区、示范企业、示范机关、示范家庭活动,从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了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具体实践。面向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组织开展了“科学发展在我身边”活动,引导广大群众从节约一滴水、少用一度电、少用一次性用品等身边的小事做起,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变成自觉实践。

深入开展评议 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标准

xx市探索创新测评方法,全面、客观、真实地评价学习实践活动情况,达到以测评促活动开展的目的。市委专门发出了《致全市人民群众参加评议活动的一封公开信》,设定了评议标准并利用各种媒体向社会公布,建立了各界代表组成的评议代表库,确保测评方法让群众掌握,测评标准让群众明白,测评过程让群众参与。为增强测评的公信力,还委托北京零点公司,在20个县(市)区随机抽取3800个样本,采取入户访问与座谈印证相结合、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办法,开展了对活动整体情况的社会满意度测评。根据测评结果,要求各单位针对测评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和不足,认真进行“回头看”,拾遗补缺,整改补课。同时,将测评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作为对市管领导班子及成员进行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取得的成效

凝聚了科学发展的强烈共识。全市党员干部普遍认识到,科学发展之路是文明之路、幸福之路、复兴之路,xx作为资源型城市,只有加快走科学发展之路,才有美好前景,才有老百姓幸福可言。在活动中,各地方、各部门都凝炼了各自的科学发展新理念,“环境是最大的资源,生态是永久的财富”、“金山银山有污染不进xx”、“节约才可持续”、“城乡等值化、加快现代化”、“群众脸上的笑容是领导干部真正的政绩”等理念深入人心。

完善了科学发展的思路和规划。通过开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大讨论,集中全市干部群众的智慧,确定了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总体思路,即:一个主题,抢抓新机遇、建设新xx,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实现新跨越;一个总战略,开放创新、富民强市;一个总目标,把新xx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建成人民群众的幸福之都;一个总布局,抓好思想解放、资源型城市转型、以曹妃甸为重点的沿海“四点一带”开发、城市四大功能区建设等八项战略重点。根据这一总体思路,市、县、乡、村以及机关、企业都编制了科学发展规划,使发展有了科学的引领和遵循。

破解了一批制约科学发展的难题。通过认真查找和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了节能减排、城市建设改造及环境综合治理、绿化xx、重点项目建设、改善民生等五项攻坚行动。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已关闭和重点治理各类企业1926家,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3%和8%;新植树26.55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1.3个百分点;旧城改造和生态新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面貌明显改观;2450个村饮水安全工程、151万平方米震后危旧平房改造工程等20件实事正在扎实推进。

探索了科学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通过对科学发展经验的集成创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细化为一个一个科学发展的具体模式。全市确定了涉及循环经济、新兴能源开发、城乡等值化发展等领域的60个科学发展新模式,涵盖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社会化、农村现代化、社会管理和政府管理创新四个领域。新农居建设“六个一”(一顶、一墙、一能、一炕、一沼卫、一灶)模式,正在全市农村广泛推行,使村庄面貌和农民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同时,初步摸索出了集约发展、生态发展、创新发展等十条科学发展路径,并全面展开实践。

创新了支撑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查找制度缺陷,根据科学发展实践的需要,出台了《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政策》等7项政策措施,发布了《xx市科学发展指标体系》,设立了科学发展创新奖。围绕强化科学发展的法律保障,市人大通过了一项立法《xx市科学发展促进条例》,使科学发展逐步走向法制轨道。

增强了领导科学发展的新本领。紧紧围绕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了党的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设置考核内容和标准,实行了千分制考核;出台了《深化干部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探索施行“三推一讲”、“一讲两推”干部选任新机制。各级干部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力、决策力、创新力、执行力明显增强。在组织开展的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大接访”活动中,累计接待群众来访8340批、22381人次,其中市党政班子成员接待380批1790人次,使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久拖不决的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实践活动调查报告(3) | 返回目录

活动时间:XX年7月19日—XX年7月29日。

调查时间:XX年7月20日—XX年7月28日。

调查地点:毕节市黔西县金碧镇则坤、新富、红寨、张家桥、万家寨等村。

调查方式:深入农户,实地访谈。

组织者:毕节学院团委。

参与者:毕节学院大学生消防志愿者协会暑期三下乡服务队

调查目的: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响应省委发出的“创先争优”活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成长,从而将自己与家乡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七月,收获的季节,带着一颗激动的心,我们踏上了三下乡活动的路。根据学校团委的决定,这次三下乡活动的主题以“春晖行动—我与家乡共发展”而开展。结合学校团委的决定和自身的情况,我们针对“新农村建设”展开调查。针对“新农村建设”这一内容,我们深入金碧镇各村,尤其是那些较为偏远和贫穷的村寨。通过九天认真调查研究,仔细总结,并通过网上查阅,走访镇上领导,村干部及广大村民,现将这几天的调查,报告如下:

一,金碧镇农民的生活如今是日新月异

(1)金碧镇农村的交通大为改善

我们调研的是金碧镇的各个村寨,虽说都只是一些村寨,但是我们发现,现在的金碧镇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那些原本比较偏远的村寨,一改过去那种天气变化,道路变化,交通中断的状况。现在的条条水泥路修进了村里,村民再也不用担心天气给他们带来的不便。

(2)金碧镇农民的观念提高了

现在的农村已经免农业税几年了,金碧镇农民对国家政策的认识水平也提高了,每天的新闻联播是大多数人必看的节目。农民感谢政府对他们的照顾,对这几年兴起的新农村建设更是喜上眉梢。金碧镇农民一改往几年那种只靠种田,秋天卖粮食来获取收入的方式,他们开始寻找自己的收入方式、致富项目。养鸡场、果园等在很多村浮现。“我68岁了,但还有实干精神。不能只靠国家的帮助来维持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奋斗。”这是一个布依老人对我们说的。简单的几句话,可是那种自力更生的精神在他的身上体现无疑。

(3)金碧镇农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通过了解,今天金碧镇的经济发展与过去金碧镇的经济发展简直是天壤之别,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已经不是梦想,全镇家用电器的普及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几,很多家庭还安装了电脑。在我们调查的一个村,有一位老人不甘落后,还玩起了qq农场。这些不仅有利于村民了解国家政策,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二,金碧镇农村也有自己的不足

(1) 计划生育做得不够到位

国家政策规定一对夫妇只要一个孩子,如果第一胎是女孩的可以再生一胎。但现在农村近些年政策好了,收入增加了,有的人也通过做生意或搞运输等赚到了一定的积蓄,虽然自己的家庭不符合生二胎的标准,但是冒着被罚款的惩罚,躲着藏着最后还是要多生孩子。当我们问及一个已经不符合再生二胎的农户时,他的回答却是:现在只要有钱,就可以再要嘛。还有些人则认为:有那跟秧秧,就有那颗苗苗。

(2) 金碧镇农业机械化程度还很低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黔西金碧镇多山地,少平原,每户人家的土地不集中且狭长,很不适合使用农业机械。所以到目前很多天地还保持着最原始的耕作方式,机械化程度还相当低。

(3) 金碧镇村干部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在我们调查期间,每每问及到村干部的,村里人都很是无语。村里的人民普遍村里的干部为政不够廉洁,办事不够公正、平等。但是他们又无能为力。有一些好的村干部,他们想为农民做点好事,却又爱受到排挤。反正,村民对大多数村干部很是不满,但大多又不愿多说。

三,通过调查,我颇受启发,我觉得发展农村要对症下药:

<1> 加强农村领导队伍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1,国家的政策再好如果不执行那也是一纸空文!而一批有素质,有文化,有道德的农村领导干部则是国家政策顺利执行的有力保证。

2, 一个好的农村干部会时刻想着怎样为百姓办事,怎样才能让村里人过上好日子,怎样才能让本村的经济有所发展!他也会利用各种信息途径为村里人寻找致富的项目,而这一点是我们所调查的村子里的干部很多干部还没有做到的,受各方面因素限制我们也不可能对国内所有的村子进行调查,偌大农村,我们只见一斑了吧!

<2> 加强计生政策的实施

在农村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植树”,现在路修好了,而孩子却还是生得那么多,怎么致富?这使得本来收入就欠佳的农民负担更重了,虽然农村的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但生活费用的支出却不见得少,意外的天灾人祸都是可能发生的,一旦发生了,又有多少家庭困苦不堪呢?拿种瓜来讲吧,一颗瓜上若只结一个果子,这个果子往往会又大又饱满,而一颗瓜上若结两个果子则往往结得不会太大,而结三个四个五个则往往就长不成果子,因为根吸收养分的能力是有限的。

所以我认为,加强实行计划生育加速强制农民走致富的道路。

短暂的10天实践活动家这样结束了,然而,这于我而言又是非常漫长的,因为它留给我思考的东西太多太多。它使我更多地接触高家乡的发展情况,更加真实地认识到家乡的发展。我相信,有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有广大农村领导干部和广大的农民的共同努力,中国将来的农村,必有赤城的未来!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查报告--国有企业改制问题调查实践活动调查报告(4) | 返回目录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国有企业改制问题调查

在全球化、信息化日渐深入人心的今天,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市场经济成为主流,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制度受到了巨大冲击,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改制的途径是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即:政府与企业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公众企业制度。改制的目标是: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为国民创造财富,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并可供后人借鉴的制度。

关键:国有企业 计划经济 私有化 现代企业制度 共容利益 转型

结构:

第一部分:调查背景与调查形式

第二部分:正文

一.计划经济的局限性

二.国有企业现今面临的形势

三.国有企业改制的途径

四.值得注意的问题

五.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本次社会实践的感受

第一部分 调查背景与调查形式

一、调查背景

在全球化、信息化日渐深入人心的今天,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市场经济成为主流,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制度受到了巨大冲击,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对一个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来说,由于它往往激流悠久体制的痕迹又带有新市场的因素,所以说它的成效好坏也就既取决于过去的遗产,又取决于新引进的市场机制。这正是中国的现状,因此,为了充分了解国有企业的改制的前因后果,我们不仅要理解市场经济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而且还需要理解为什么中央计划经济的国有企业也创造出了相当的财富,并且在分析中必须不能脱离中国的特殊国情,对此需要深入调查、分析与思索。

二、调查形式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阅读了数十篇相关文章,形成了一些思想,并在我父母的帮助下对数名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进行了有准备的采访,与他们深入交换了看法。他们不但与我交流了想法,而且还提供给我许多有价值的一线资料供我参考。国企内部从业人员的看法对我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这篇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外企员工的观点也为我思索国企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当然,作为我个人的暑期作业,这篇的主要思想均为我个人在读书、写作读后感和在夜深人静时的思考所形成,其中不乏一些灵感的火花,经我在网上查询,现今可能并无其他人提出过类似观点,算是这篇报告的亮点吧。

采访问题:

1.您认为国企改制是否必要,为什么?

2.您认为国有企业改制应该采取什么途径?

3.能向我简要介绍一下您所在企业现阶段的改制情况吗?

4.您觉得企业改制后会对您的职业生涯产生什么影响吗?

5.您觉得改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第二部分 正文

一、计划经济的局限性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是实行像过去的苏联和今天的朝鲜一样的中央计划经济制度的,即便到今日当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已经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时,中国人然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宏观调控、政策指引还有国家发改委的文件......计划经济体制并未完全离我们远去,反而在暗处发挥着相当强的作用。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如今已经成为了限制国有企业改制与发展的最核心问题,在这篇的开篇,我必须首先说明计划经济的局限性。

然而,除非我们能弄清为什么计划经济曾经生存下来、并且还有所发展,否则我们无法分析计划经济由盛转衰的内在原因。

中央计划经济的增长有两个主要源泉。一是统治者拥有一种共容利益,能够利用其统治区内产出增长中的一大部分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二是在这些社会中存在许多或明或暗的市场,使之能够实现一部分来自贸易的收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容利益”不断弱化,下属小集团的狭隘利益与日俱增,形成了严重的“制度僵化症”。而且在中央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秩序来自官员的政治和行政处置权,而不是法律规则,这就总要引发不确定性的政治和行政处置权问题。中央计划经济的一个致命缺陷不是简单地在于误用或滥用职权,而是在于它将大量的处置权交给政治领袖和行政官员们。阿克顿勋爵曾经说过:“权力会带来腐败,绝对的权力会带来绝对的腐败”。普通百姓在大量的对预期不确定的情况下,个人权利没有保障,也就无法制订出其个人计划,以及去实现那些能够带来大量收益的长期复杂的交易。

正是由于对个人权利而言政府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政府也可能变成这些权利的最大威胁。只有政府才能大规模地征用财产,单方面地改变契约条件或以种种方式从事那些仅使交易双方受益而大众受损的交易。至此,我们得到的是一个矛盾的假设:持续的经济发展需要有这样的政府,它相当强大从而可以自我维持,但却又需受到各种限制或制约,以至于无法滥用其至高无上的权力来剥夺个人的权利。因此,为了实现所有的来自贸易之收益,就需要有一整套法律体系和政治秩序,以便强化契约、保护财产权、执行抵押协议、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并且培育起一个使投资与信贷更加具有流动性的持久而广泛的资本市场。最繁荣的国家恰好是那些凭借制度而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个人权利的国家,这决非偶然。如果没有这些制度,一个社会便无法享受到一个安全市场所能带来的丰硕果实,也就难以制造出那些只有通过众多人的长期合作才能创造出来的复杂产品,也就无法从其他的多方或多时期的安排中获利。如果没有恰当的制度环境,一个国家也就只能局限于那些具有自我约束性的贸易。也就是说在像前苏联和朝鲜那样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权益得不到制度和法律的充分认定,人们就没有积极性去从事生产,在这点上亚当•斯密的私有利益带动公众利益的论断战胜了社会主义的观点,即:在现今的生产力水平下追逐个人利益会比公有化带来更大的效益,企业会更有活力,国家经济会得到最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