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 > 工作方案 > 活动方案 > 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启动仪式方案(通用3篇)

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启动仪式方案(通用3篇)

推荐人: 来源: 笔墨帮 阅读: 2.77W 次

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启动仪式方案 篇1

为切实做好今冬明春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维护流浪乞讨一的基本生存权益,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的通知》(民电〔20__〕173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启动仪式方案(通用3篇)

一、指导思想

贯彻“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依法依规做好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保障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顺利过冬,提高救助管理和服务水平,切实维护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基本权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城市文明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按照属地管理与分块救助的原则,整合资源,科学调配救助管理力量,加强县乡(镇)联动,协调部门互动,开展街头巡查和流动救助,使我县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有效地救助,确保不冻死、冻伤一名流浪乞讨人员。

三、时间及范围

专项救助行动从即日起至20__年4月3日结束,工作范围是我县行政区范围,重点是繁华街区、桥梁涵洞、地下通道、废弃房屋、长途汽车站等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民政局成立“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张淮

副组长:王卫华、周礼、刘心捷。

成员:社会救助局、社会事务科、局办公室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各乡镇民政事务所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庞胜利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加强街面巡查和主动救助力度,扩大救助范围。县救助站要组织协调公安、行政执法、卫计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合巡查机制,以繁华街区、桥梁涵洞、地下通道、废弃房屋、长途汽车站等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为重点,加大街头巡查和救助力度,发现一例,救助一例;县救助站根据冬季及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对街面上的流浪、乞讨人员和有特殊困难需要救助的人员均要劝导到救助站接受救助,再甄别协调接送返乡或安置。各乡镇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辖区内的易流浪乞讨人员、流浪乞讨返乡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建立救助档案,切实落实日常巡查制度,特别在降温降雪寒冷天气要加强夜间排查登记并做好记录和分类处置工作。

(三)强化基层消防基础工作。县救助站要严格按照民政部要求,切实加强规范化建设,完善电话接听、救助接待、甄别查询、安全检查、值班巡视、跨省接送等环节的工作流程、处置程序和工作标准,严格按照要求,把每一环节做细、做好,依法依规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四)做好救助政策宣传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各乡镇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救助管理政策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的重大意义,引导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自发自愿作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工作中。同时,各乡镇要积极发挥村(社区)对群众宣传教育的功能,如遇到流浪乞讨现象及时拨打救助热线电话,方便救助工作及时救助,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帮助流浪乞讨人员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值班和信息报送工作。分管领导要指导县救助站落实好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值班,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保证通讯畅通,切实做好各项救助接待服务。遇到重大冰雪等恶劣天气或紧急救助事项,要立即启动救助应急预案,果断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按突发事件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上报县局。

(六)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县救助站要进一步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做好救助管理工作风险隐患排查,堵塞工作风险隐患漏洞;重点做好防火、防盗、放食物中毒、防传染病感染等环节。

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启动仪式方案 篇2

一、活动背景

为全面落实依法治理的基本方略,加快推进法治化建设进程,根据《法治香坊创建工作方案》通知的文件精神,进乡开展法治街道创建活动的部署和要求。

二、活动要旨

1、有力落实:把这项工作摆在精神文明创建和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位置,精心筹划,周密安排,严谨周密滴水不漏,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2、零差错:各环节、各流程不出现大的。纰漏,保证活动的有序圆满进行。

三、活动时间:

创建工作启动大会于20xx年x月x日起。

四、活动地点

在进乡街道管辖与治理工作相关的`范围内。

五、活动内容

1、请街道办主任,介绍“依法治街”活动的实施方案。

2、请司法所所长,介绍“依法治街”活动主要的治理项目

3、请街道办副主任,宣布“依法治街”活动正式启动。

六、活动流程

1、8:50——9:00准备工作

2、9:00——10:00启动大会召开

3、10:00宣布启动结束

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启动仪式方案 篇3

一、活动策划要围绕主题,层层推进

有思想的教研活动策划,已成功一半。它可以让参与活动的教师受益匪浅。笔者曾策划过一次主题教研活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根据学生前概念现状,从现行教材中选出一节课作为研讨课,然后选出2位教师作为现场开课人。要求2位执教者结合理论知识和“学生前概念”的测查情况,开展“同课异构”教学。开课前布置研讨任务,要求就 “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后学生科学概念及逻辑思维的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研讨;第二阶段,是在一个星期后,要求针对一星期前的研讨情况,进行课堂教学策略调整。同样是这节课,再选出2位教师开展第二轮教学,并开展研讨活动。这种由4位教师分两个阶段上同一节课的“同课异构+滚动教研”主题研讨活动,可以让教师更深刻地感觉到学生的概念发展进程与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程度。对执教老师来说,“同课异构”可以在统一主题要求下暴露自身的教学问题与教学思想,“滚动教研”可以在同伴互助分析下展示比较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参与研讨的教师来说,既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原来认识,发现学生概念发展的过程,又可以在多种教学观点碰撞下,开展深刻的教学反思,获得同一教学目标下的不同教学方法。前后两个阶段的同一主题研讨,准备充分,层次明显,效果是可以预见的。

二、教研引导要突出主体,步步有序

早期的主题教研活动,唱主角的都是教研员等主评教师。这与“先教后练”的传统教学序列相似,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像听话的学生一样被动地接受主讲人的教导,渐渐地没有了自己的主见。教研活动如同课堂,参与者如同学生,主讲者如同教师,如果活动主体不明确,活动步骤不清晰,教研活动效果就不会显现,就看不到参与活动的教师想了什幺,明白了什幺。当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及个性化的教学理念逐步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同样,主题教研活动的方式是不是也应该改变一下?答案是肯定的,非改不可!要逐步引导教师在思考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渠道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成为主角。这里也借用“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思路,来谈谈主题式教研活动步骤与方式的改革。主题教研活动需要理论支撑,活动前可以让参与的教师阅读几篇有关文章,做到心中有数;接着展示活动案例,通过小组活动,人人表达自己观点,统一组内意见;然后由各小组推选一人表达组内的观点;最后由参与活动的有威望的名优教师发表看法。如果照此步骤来开展主题式研讨,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活动的主体变成了参与的教师,教师们的研讨时间占有绝对优势。参与的整个过程都是思维碰撞的过程。这里让参与教师先学理论与表达观点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暴露参与教师当前的教学现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接下去的统一意见与点评的实质就是积极参与分析与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促使每一个参与教师能够学会反思,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三、学术指导要方向清晰,人人有获

主题教研活动,都希望能达成一些共识,或能深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可以明确继续研讨的方向。教师们平时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思考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如果长期没有被发现、被研讨,可能会形成经验性的不良教学习惯。俗话说:萝卜炒萝卜还是萝卜。为防止陈旧教学经验的固化,主题教研活动除了要求教师带着自己的实践来参与研讨外,还需要有区域内外的名优教师参与指导,引领教学。主题教研活动的学术性不能老是原地踏步,学术是需要发展的。教师们的实践与教学思想,如果能在主题

研讨后,得到大家的认同或否定都将是一种收获。一种含有学术性的做法,只有认同了,才有成就感;也只有否定了,才有发展的可能。以小学科学“基于学生前概念的教学改进”主题研讨为例,通过许多教师的教学实例证实,如果在教学之初或在备课前,学生前概念能测查准确,那幺教学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就会事半功倍。这样的教学方式是符合小学科学教学的改革方向的,与“先学后教”有异曲同工之处。与此同时,由于学生前概念形成的复杂性,有时教师依据经验性的学生前概念开展教学活动,效果将大打折扣。这就促使教师进一步反思:学生前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影响学生成长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在备课前都要开展适当的测查活动。这样,就将学生前概念的测查活动列入教学设计前的一个必要步骤。

主题教研活动是有目标、有方法、有步骤的。如果能坚持做好“策划、引导、指导”三步曲,开展暴露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可以让主题教研活动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实现“自主而不自流,放手而不放任,互动而不浮动”的活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