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导游词 > 辽宁导游词 >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通用20篇)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通用20篇)

推荐人: 来源: 笔墨帮 阅读: 2.01W 次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 篇1

医巫闾山,今简称闾山,地处今辽宁省锦州市境内,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医巫 闾山历史悠久,由华夏几千年的文明积淀而成。相传舜时把全国分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座山作为一州之镇,闾山被封为北方幽州的镇山。周时封闾山为五岳五镇之一。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通用20篇)

自隋开始,此山便成为“北镇”的“五大镇山”,从而声名鹊起。元、明、清帝王登基时,都照例到山下北镇庙遥祭此山,故其声名日隆,一跃而为东北名山之首。它以悠久、博深的历史文化和秀丽、奇特的自然风光而享誉国内外,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

医巫闾山景点有:北镇庙、圣水桥、鱼池、观音阁、四角亭、旷观亭、蓬莱仙境、莲花石、望海寺、万年松、名山、老爷阁、风井、桃花洞、白云关、游目天表等。除北镇庙在山下外.其余景点全在山上,而且集中在观音阁一带,彼此相距较近。北镇市有条路直通北镇庙、圣水桥和道隐谷。自道隐谷起,此路虽始分为两支,但左右环通,无论左行或右行,山上景点皆可遍游。一般说,以右行先至鱼池、观音阁为佳。

闾山分北部、中部、南部、东部四个主要游览区,共计一百多个景点。闾山以寺院为中心形成了十大景区:大石棚、圣水盆、观音阁、白云观、辽代萧太后蜡像馆、元代宰相耶律楚材读书堂、玉泉寺、药王庙、祖峰长城,新建的千米索道把大阁、玉泉寺两景区连为一体。远眺峰峦翠色,近睹千丈危岩,景色秀丽,姿态万千,像一幅恢弘博大的泼墨画卷。分为前山后山,山神庙,圆通殿,蜡像馆,清朝皇上和孝文皇后,慈禧太后的故事。大石棚,(又名道隐谷),接索道!坐索道到玉泉寺,玉皇亭,玉泉湖,药师殿,美丽景色连成一片。后山,万年松,读书堂,老爷阁,白云关,望海寺,有蜡像馆,讲诉一位清朝皇后的故事。总山长为960千米,北镇到盘锦一带都有医巫闾山,北镇为主山,其他一带为副山。

山上名胜古迹众多。从辽、金开始,历代在此都有所营建。辽代有望 海堂;金代有悬岩寺、胜鉴亭;明清两代有玉泉寺、清安寺、灵山寺、云岩寺、具瞻亭、览秀亭、会仙亭等。望海堂建在医巫闾山的主峰望海山上,据文献记载,这里是辽太祖长子、东丹王耶律倍的读书处。据说天气晴朗的时候,从这里可以望到渤海。望海山下东边的山谷里,有辽代东丹王耶律倍的显陵和景宗耶律贤的乾陵。观音阁 在望海峰的南面,明时称清安寺,清初改称现名。有前殿、正殿和东西配殿。周围奇峰怪石林立,苍松翠柏秀美。阁中保存着清乾隆皇帝题的“圣水盆”三字刻石及他题咏观阁的石刻两方。由观音阁进山后,沿石路向上,岩间题铭逐渐增多。据说乾隆皇帝曾钦定“闾山八景”:道隐谷、圣水盆、桃花洞、吕公岩、望海寺、旷观亭、万年松、蝌蚪碑等。都在这一带。

道隐谷俗称大石棚,在观音阁的西侧,是从石壁中斜出的一块屋檐形的巨石,构成一个天然石窟,里面可容纳数百人,它的顶部有一股清泉垂落,它侧面的山岩上刻有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石棚的下面便是莲花状的 “圣水盆”,承接着棚顶落下的泉怂,叮咚有声。望海寺在观音阁 后耸立的山崖上,其峰顶系由几块巨大的花岗岩天然垒成,下有天然石穴。拾级而上,可登临绝顶,南望渤海,水天一色。万年松在望海寺西,高30米,树围均5米,枝叶参天,傲然挺立。由观音阁后部的“蓬莱仙境”摩崖上边西去,就到了白云观。由此向下,来到增福寺旧址,寺址前有一棵高大挺拔的古松,名为“将军松”,树龄已有三四百年了。松前有“风井”。由此向南为“南天门”,崖壁上多有题刻,再向东去,过“游目天表”,可顺原路下山了。玉泉寺在观音阁的南面,是医巫闾山的又一大风景区。由“南天门”踏南去,沿途有玉泉寺、大朝阳寺,过鹅头峰后,有吐云寺、龙潭宫、圆通观、海云观、青岩寺等。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 篇2

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锦州中旅欢迎游客光临锦州,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锦州中旅的一名导游员,姓宋,大家叫我宋导就可以了,为我们今天和行程提供服务的另一位重要人特就是我们的司机师傅,如果在一天的行程中,各位有全过程困难和要求的话,尽可提出来,我会竭尽全力帮您解决,希望我们今天一天的行程圆满完成。

今天我们的旅游目的地是医巫闾山,那在行车过程中,我会要向大家作以介绍:医巫闾山、古称名山,位于辽宁省北宁市的本西部,自东北向西南走向,长45公里,宽14公里,面积630平方公里,属阳山山系松岭山脉,主峰望海峰海拔866.6米,为闾山的最高峰。岩石主要为花岗石所组成。医巫闾山,古称甚多,如:扶犁山、无虑山,医无虑山,义无闾山等等。均系东胡族语音音释。意为“大山”的意思。闾山原在长城以东属东胡族统治,在东胡族语言中“依克奥拉”即是“大”的意思,后蒙古族统治东胡族,蒙语:“医巫闾”也是“大”的意思,所以医闾山意为“大山”。

闾山历史悠久,舜即位分全国十二州,并各封一山为镇山,闾山即为幽州之镇山。《全辽志》则以“医巫闾山为灵秀最”来赞美它。因此被称为东北三大名山之首。历代的封建王对医术巫闾山皆有封爵,唐玄宗封其为广宁公:金世宗大定年间封其为广宁王;元成宗封其为贞德广宁王;明太祖洪武二年封其为“医术巫闾之神”,可见历代帝王对闾山的重视程度。据史料记载,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起,隋、唐、宋、辽、金、元、明、清历代朝廷凡遇大典或“天时不顺”“地道欠宁”,皇帝亲自或派遣官员来闾山告祭。清代帝王对闾山更是推崇倍至,康熙、雍王、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都曾亲自到过闾山,焚香祭祀,遍历胜迹,至今仍有很多碑刻仍完好地保留在山中。

关天闾山在娄地还有一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西幸东游,游览了不少名山大川,后又听说医巫闾山形秀,风景优美,很想一游,可遗憾的是闾山远在幽州北部,道路难行,便想出一个办法责令方士用“赶山鞭”将闾山跨海赶来,这个方士昼夜兼程来到闾山脚下,举起赶山鞭,对准闾山,左一鞭,右一鞭,连打了三天三夜,从山头打到山尾,直打得闾山鲜血淋漓,遍体鳞伤,但仍丝毫未到,为了向秦始皇交差,方士又气极几坏地来打山尾,又连打了三天三夜,找得山尾十三个山峰向西南一跳,跳出十二华里,再也赶不动了,赶山鞭打断了,方士也累死了。闾山每到深秋季节,满山红叶夹在苍松翠柏之中,真如条条鞭痕,令人回味,不可一世的秦始皇都未能如愿以偿游览灵美的医闾山,而今日各位却有幸乘车而去,可以说要比皇帝还在幸福、优越。

现在,我们到了闾山的山脚下。首先,我们见到的便是医巫闾山的山门:闾山的山门采用了悬臂交叉剪影式的奇特新造型,山门由北京清华大学古建的吴焕嘉教授指导,汪克、高林设计,为中国八十年代最高建筑艺术之一。四根悬臂立柱再现也著名辽代建筑的风格。山门中剪影部分为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剪影。山门底部的八幅壁雕,记叙了从禹舜到明清四、五千年的闾山文明史,下面在为大家介绍一下其中的几幅壁雕:左侧正面第一幅为《舜封医闾图》,舜即位于全国十二州,封闾山为幽州之镇山,画面中舜身骑青龙,手托日月,遥望祥云掩映的闾山,正是舜封医巫闾山的因史记载,右侧正面第二幅《屈子吟哦图》传说屈原睡梦之中,驾一辆龙车来到闾山,被闾山的秀美山色所陶醉。正在悠然自得之际,忽然惊醒,方知是南柯一梦,画面通过朝阳、仙山、皇宫、神塔、屈原驾车在云雾中飞驰和弯月西斜,闾山飘渺,再现了屈原的千古绝唱“朝以轫仪于太合,夕始临乎于微闾”的意境,左侧背面第三幅为《辽帝狞猎图》,辽代由契丹族建立,共有9位皇帝,历时220xx年统治,其中5位县城亲自游览闾山40于次,并将闾山视为生命的归宿,画面是辽帝骑马射箭,射中苍鹰,马前虎鹿飞奔,马后族旗蔽日,展现了五位辽代帝王来闾山冬季猎虎的情景,右侧背面第四幅为《清帝揽胜图》展增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先后十余次祭山神,游览闾山胜景的史实和盛况。进入山门,我们看见面前的这座塑像,因为北宋为满族自治共,所以五女洗头塑像为满族女子。在当地关于满族的由来还留传着一段传说故事:大家都知道,女真族乃是满族的前身,传说长白山天池附近住着姐妹二人,有一天,姐妹俩去沐浴,飞来一只喜鹊,嘴里刁羊两颗红豆,妹妹吃下扣便怀孕产下一子,便为真族的祖先,从此后子子孙孙不断繁衍。因为是未婚女子吃仙豆而产子,所以,在满族女子中非常崇尚贞德,眼前的满族女子的洗头塑像是根据乾隆皇帝的圣水盆一诗所塑。看过塑像,经过迎客松,我们到达第二道山门,眼前“医巫闾山”四个大字为乾隆皇帝御笔的临摹。山门前的两个站狮是明万历年间镇压守辽东的李成梁总兵门前的站狮移至此地。两个站狮聊了威严与官位的象征之外,这对站狮子又成45度角对视,又象征着和来。进了第二道山门,沿山门而上,我们一央所走的桥为圣水桥上,抬头远望,便可见“鹰龟夺宝石”,可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沿石路而上也许务位会发现石块上有很多或方小坑,规则的排列在山路两侧。这段由山门至道貌岸然隐谷的山路原为满清时期原的山路,为保持原而没有改动。因此各位不难猜出这些方形的小坑原来是有来插护栏的;而圆形的小坑是用来插杆的,前面我们右手边的两幢高四米。四面各宽1米的石碑为万人碑,此碑建于清乾隆20xx年,是《重修大观音阁记》,上刻修庙献款人的姓名,约八千多人,故称“万人碑”,在我们的左手边一个四角木亭,为观艺亭,那于清乾隆十九年,亭了对面隔溪相望有一块长方形巨石,为习武台。据说乾隆皇帝登闾山就坐在观艺高官厚禄中,隔溪相望习武台上的武术表演。看这了观艺亭,习武台,各位请与我一起向胶走,我们右手边两块巨大的岩石上,雕有“从善如登”四个大字,为爱新觉罗,庆龄在乾隆34-36年间任广宁知县时所书。据说,爱新觉罗,庆龄在任期间非常的公正廉明,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一年广宋遇大旱,她上书朝廷,并亲自到闾山的观音阁许愿,当时观音阁的主持请她题写“从善如流”,意为赞扬她做好事犹如流水,而好却题写了“从善如登”四个大字,意为:做好事犹登山,虽然道路险陡,身体劳累,但登山长能远眺,攀登才能达到胜界,寓意深刻。国为爱新觉罗,庆龄也为皇室一员,所以她决定把字要题写在其祖先曾走过的路旁,以鼓励后人。前面我们的左手边建有一亭,为正直亭,此亭为清安寺,清初改为观音阁。寺庙为方正四合院,寺内有正殿,前殿和东西配殿,均为硬山式小木架结构,正殿为大雄宝殿,内塑有释迦牟尼,观世音和地藏王菩萨像,两侧有达摩尊者和伽蓝菩萨像,门前有两棵已500余年的古柏,称为凤凰柏,前殿内塑有弥勒和四大天王,韦驮像。出了观音阁我们沿山路爬上一零点同坡,就到了望仙亭,望仙高亭为四角琉璃亭,据说辽宋耶律贤游闾山之时,某日清晨站在此亭向对面的吕公岩上望去,朝阳斜射,云雾飘渺之中,岩上好似有仙女舞动,故称此亭为望仙亭,望仙亭的前言有一块巨大的龟背石,石上修一六角亭,明朝时称具瞻亭,原为耶律倍读书观景亭,后乾隆十九年间改名为旷观亭,从旷观亭北上,路弯的两棵松树非常奇特,一株近二米粗的松树,躯干向前弯曲,另一株小松树爬在在树的树干上,宛如母亲背儿子一样,故称母子松。过了母子松,沿山间小路攀登而上就到了吕公岩,吕公岩几块巨石耸立远望如一朵绽开的莲花,所以人们又称之为“莲花石”,吕公岩上过去有数株的古松,每当旭日初升朝晖斜射时,在望仙亭望吕公岩树石之影,宛若一个披发仙女,丰姿绰约,似幻似真,神话传达室说,仙女每日出时必至圣水盆梳洗,因此,吕公岩又称“仙人幻影”,乾隆皇帝的圣水盆诗:“将玉女洗头时”即是指此而言。耶律楚材读书堂:攀过吕公岩,沿山路而上就到了坐落花流水在读书堂旁边的碑廊,碑廊为东北最大的碑廊,于91年修建,92年峻工,廊长93米,建筑面积445平方米,廊房内镶嵌着东晋至宋七个朝代的49位书法家的117幅书帖,219块碑刻,沿碑廊至读书堂,殿内的元代腊像馆,介绍宰相耶律楚材挑灯夜读,奋笔疾书,辅佐太祖太宗,功高德厚的一和生。

万年松:沿读书常石阶而下,到了一片宽阔的地带,抬眼望见的高大的松树便是万年松,高二十余米,树干围长4米,据说是耶律倍亲手所栽。清乾隆皇帝赐名“云巢松”,并在树干上镶有“云巢松”三字的铁牌,现已长入树中,不复得见,此树古松雄姿,千年不衰,因此通称为“万年松”。

建于1994年,原址处为正直松,高十八米,又称“佛前一柱香”,后在94年5月的一场大雨中倒塌,后来景区用此树建了这座正直空调机,此外正直亭也另有一个含义。那是我们锦州市的好书记张鸣岐同志,张鸣岐同志调任到我市后在94年7月锦州凌海市水泥厂的洪水中,被子洪水吐没不幸牺牲,所以些亭的修建也是为了纪念张鸣岐同志。过正直亭,登几级石阶,我们便到了道貌岸然隐谷,道貌岸然隐谷,俗称“大石棚”,乃天然形成的一个大石洞,石棚东西长43米,南北底宽10米,上宽20多米,可宽纳5、6百人,“道隐谷”三字意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此隐居。此地相传乃是辽太子东丹人皇王耶律倍隐居读书之所。棚内左侧为庙殿长工10米,宽5米,殿内塑有释迦牟尼,观世间和地藏王菩萨像,十八罗汉像,右侧为胡仙,供奉胡二太爷,胡三太奶,从门口的匾额数量看来,这里还是十分灵验的,棚顶上还有朝气隆四年钱学洙题写的“天然幽谷”四个大字,以及唐代王维诗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石刻等等,情景相生,间趣盎然,道谷下有一高1.5米,直径1米的石盆为圣水盆。现存物为后人所雕刻,据《金史》记载,圣水盆系金太祖破辽时,得奇石而轩之,以为纪念,民间则传说:圣水盆是很久以前一个金马驹驮来的,不管把什么东西放进石盆里,很快宝盆里就会长满,有一年,天旱无雨,山民就快渴死了,一个打柴青年发现在这个宝盆,无意中掉盆里一滴水,很快就长满一盆,他喝一口又甜又凉,沁人心脾,精神百倍。他立即找来村民,从宝盆取水做饭,再也不愁吃水了,这一奇闻很快传到一个贪官的耳中,派来上百倍的官司兵要抬走,可任你有千斤力,宝盆像生根一样,丝毫未动,贪官司无耐只好在材民的嘻声中,垂头丧气地溜走,而宝盆至今,无论旱涝,总是清水盈盈,永无间断,后来,乾隆皇帝从盛京祭祖国统一回来路过广宁,游粉大发,见此胜景,连声称赞:“这真是闾山一宝”!便欣然题写了“圣水盆”三个大字,余兴未尽,还在旁边写了一首七言绝句“垂崖迸水落丝丝,冬不凝冰事匪奇,应为仙家修养法,将临玉女沅头时”!这首诗至今仍镶有石刻保存在大石棚东部山崖下,大石棚看过后,上台阶,我们就到达了观音阁,明代风井:万年松南侧有一口宽不到一米,深6.5米的井,井中无水而有风故称为“风井”。据传:昔日井中风很大,从井底不断上冒,若将草帽投入井里,可被子风吹出井外,实际是井与其一侧的桃花洞相通,洞中之风顺山洞由井口吹出的缘故,桃花洞高1.5米,宽2米,长数百米,用花岗石条砌成,另一洞口在北部山峰下边,内里可通行人道隐谷的瀑布和圣水盆的流水就是从此洞门前一个暖泉中,注解淌下支的。现在并与洞中站已堵塞,不再通风,游人至此,仍在井口徘徊观赏,而桃花洞也无人云通行。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 篇3

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锦州中旅欢迎游客光临锦州,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锦州中旅的一名导游员,姓宋,大家叫我宋导就可以了,为我们今天和行程提供服务的另一位重要人特就是我们的司机师傅,如果在一天的行程中,各位有全过程困难和要求的话,尽可提出来,我会竭尽全力帮您解决,希望我们今天一天的行程圆满完成。

今天我们的旅游目的地是医巫闾山,那在行车过程中,我会要向大家作以介绍:医巫闾山、古称名山,位于辽宁省北宁市的本西部,自东北向西南走向,长45公里,宽14公里,面积630平方公里,属阳山山系松岭山脉,主峰望海峰海拔866.6米,为闾山的最高峰。岩石主要为花岗石所组成。医巫闾山,古称甚多,如:扶犁山、无虑山,医无虑山,义无闾山等等。均系东胡族语音音释。意为“大山”的意思。闾山原在长城以东属东胡族统治,在东胡族语言中“依克奥拉”即是“大”的意思,后蒙古族统治东胡族,蒙语:“医巫闾”也是“大”的意思,所以医闾山意为“大山”。

闾山历史悠久,舜即位分全国十二州,并各封一山为镇山,闾山即为幽州之镇山。《全辽志》则以“医巫闾山为灵秀最”来赞美它。因此被称为东北三大名山之首。历代的封建王对医术巫闾山皆有封爵,唐玄宗封其为广宁公:金世宗大定年间封其为广宁王;元成宗封其为贞德广宁王;明太祖洪武二年封其为“医术巫闾之神”,可见历代帝王对闾山的重视程度。据史料记载,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起,隋、唐、宋、辽、金、元、明、清历代朝廷凡遇大典或“天时不顺”“地道欠宁”,皇帝亲自或派遣官员来闾山告祭。清代帝王对闾山更是推崇倍至,康熙、雍王、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都曾亲自到过闾山,焚香祭祀,遍历胜迹,至今仍有很多碑刻仍完好地保留在山中。

关天闾山在娄地还有一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西幸东游,游览了不少名山大川,后又听说医巫闾山形秀,风景优美,很想一游,可遗憾的是闾山远在幽州北部,道路难行,便想出一个办法责令方士用“赶山鞭”将闾山跨海赶来,这个方士昼夜兼程来到闾山脚下,举起赶山鞭,对准闾山,左一鞭,右一鞭,连打了三天三夜,从山头打到山尾,直打得闾山鲜血淋漓,遍体鳞伤,但仍丝毫未到,为了向秦始皇交差,方士又气极几坏地来打山尾,又连打了三天三夜,找得山尾十三个山峰向西南一跳,跳出十二华里,再也赶不动了,赶山鞭打断了,方士也累死了。闾山每到深秋季节,满山红叶夹在苍松翠柏之中,真如条条鞭痕,令人回味,不可一世的秦始皇都未能如愿以偿游览灵美的医闾山,而今日各位却有幸乘车而去,可以说要比皇帝还在幸福、优越。

现在,我们到了闾山的山脚下。首先,我们见到的便是医巫闾山的山门:闾山的山门采用了悬臂交叉剪影式的奇特新造型,山门由北京清华大学古建的吴焕嘉教授指导,汪克、高林设计,为中国八十年代最高建筑艺术之一。四根悬臂立柱再现也著名辽代建筑的风格。山门中剪影部分为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剪影。山门底部的八幅壁雕,记叙了从禹舜到明清四、五千年的闾山文明史,下面在为大家介绍一下其中的几幅壁雕:左侧正面第一幅为《舜封医闾图》,舜即位于全国十二州,封闾山为幽州之镇山,画面中舜身骑青龙,手托日月,遥望祥云掩映的闾山,正是舜封医巫闾山的因史记载,右侧正面第二幅《屈子吟哦图》传说屈原睡梦之中,驾一辆龙车来到闾山,被闾山的秀美山色所陶醉。正在悠然自得之际,忽然惊醒,方知是南柯一梦,画面通过朝阳、仙山、皇宫、神塔、屈原驾车在云雾中飞驰和弯月西斜,闾山飘渺,再现了屈原的千古绝唱“朝以轫仪于太合,夕始临乎于微闾”的意境,左侧背面第三幅为《辽帝狞猎图》,辽代由契丹族建立,共有9位皇帝,历时220xx年统治,其中5位县城亲自游览闾山40于次,并将闾山视为生命的归宿,画面是辽帝骑马射箭,射中苍鹰,马前虎鹿飞奔,马后族旗蔽日,展现了五位辽代帝王来闾山冬季猎虎的情景,右侧背面第四幅为《清帝揽胜图》展增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先后十余次祭山神,游览闾山胜景的史实和盛况。进入山门,我们看见面前的这座塑像,因为北宋为满族自治共,所以五女洗头塑像为满族女子。在当地关于满族的由来还留传着一段传说故事:大家都知道,女真族乃是满族的前身,传说长白山天池附近住着姐妹二人,有一天,姐妹俩去沐浴,飞来一只喜鹊,嘴里刁羊两颗红豆,妹妹吃下扣便怀孕产下一子,便为真族的祖先,从此后子子孙孙不断繁衍。因为是未婚女子吃仙豆而产子,所以,在满族女子中非常崇尚贞德,眼前的满族女子的洗头塑像是根据乾隆皇帝的圣水盆一诗所塑。看过塑像,经过迎客松,我们到达第二道山门,眼前“医巫闾山”四个大字为乾隆皇帝御笔的临摹。山门前的两个站狮是明万历年间镇压守辽东的李成梁总兵门前的站狮移至此地。两个站狮聊了威严与官位的象征之外,这对站狮子又成45度角对视,又象征着和来。进了第二道山门,沿山门而上,我们一央所走的桥为圣水桥上,抬头远望,便可见“鹰龟夺宝石”,可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沿石路而上也许务位会发现石块上有很多或方小坑,规则的排列在山路两侧。这段由山门至道貌岸然隐谷的山路原为满清时期原的山路,为保持原而没有改动。因此各位不难猜出这些方形的小坑原来是有来插护栏的;而圆形的小坑是用来插杆的,前面我们右手边的两幢高四米。四面各宽1米的石碑为万人碑,此碑建于清乾隆20xx年,是《重修大观音阁记》,上刻修庙献款人的姓名,约八千多人,故称“万人碑”,在我们的左手边一个四角木亭,为观艺亭,那于清乾隆十九年,亭了对面隔溪相望有一块长方形巨石,为习武台。据说乾隆皇帝登闾山就坐在观艺高官厚禄中,隔溪相望习武台上的武术表演。看这了观艺亭,习武台,各位请与我一起向胶走,我们右手边两块巨大的岩石上,雕有“从善如登”四个大字,为爱新觉罗,庆龄在乾隆34-36年间任广宁知县时所书。据说,爱新觉罗,庆龄在任期间非常的公正廉明,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一年广宋遇大旱,她上书朝廷,并亲自到闾山的观音阁许愿,当时观音阁的主持请她题写“从善如流”,意为赞扬她做好事犹如流水,而好却题写了“从善如登”四个大字,意为:做好事犹登山,虽然道路险陡,身体劳累,但登山长能远眺,攀登才能达到胜界,寓意深刻。国为爱新觉罗,庆龄也为皇室一员,所以她决定把字要题写在其祖先曾走过的路旁,以鼓励后人。前面我们的左手边建有一亭,为正直亭,此亭为清安寺,清初改为观音阁。寺庙为方正四合院,寺内有正殿,前殿和东西配殿,均为硬山式小木架结构,正殿为大雄宝殿,内塑有释迦牟尼,观世音和地藏王菩萨像,两侧有达摩尊者和伽蓝菩萨像,门前有两棵已500余年的古柏,称为凤凰柏,前殿内塑有弥勒和四大天王,韦驮像。出了观音阁我们沿山路爬上一零点同坡,就到了望仙亭,望仙高亭为四角琉璃亭,据说辽宋耶律贤游闾山之时,某日清晨站在此亭向对面的吕公岩上望去,朝阳斜射,云雾飘渺之中,岩上好似有仙女舞动,故称此亭为望仙亭,望仙亭的前言有一块巨大的龟背石,石上修一六角亭,明朝时称具瞻亭,原为耶律倍读书观景亭,后乾隆十九年间改名为旷观亭,从旷观亭北上,路弯的两棵松树非常奇特,一株近二米粗的松树,躯干向前弯曲,另一株小松树爬在在树的树干上,宛如母亲背儿子一样,故称母子松。过了母子松,沿山间小路攀登而上就到了吕公岩,吕公岩几块巨石耸立远望如一朵绽开的莲花,所以人们又称之为“莲花石”,吕公岩上过去有数株的古松,每当旭日初升朝晖斜射时,在望仙亭望吕公岩树石之影,宛若一个披发仙女,丰姿绰约,似幻似真,神话传达室说,仙女每日出时必至圣水盆梳洗,因此,吕公岩又称“仙人幻影”,乾隆皇帝的圣水盆诗:“将玉女洗头时”即是指此而言。耶律楚材读书堂:攀过吕公岩,沿山路而上就到了坐落花流水在读书堂旁边的碑廊,碑廊为东北最大的碑廊,于91年修建,92年峻工,廊长93米,建筑面积445平方米,廊房内镶嵌着东晋至宋七个朝代的49位书法家的117幅书帖,219块碑刻,沿碑廊至读书堂,殿内的元代腊像馆,介绍宰相耶律楚材挑灯夜读,奋笔疾书,辅佐太祖太宗,功高德厚的一和生。

万年松:沿读书常石阶而下,到了一片宽阔的地带,抬眼望见的高大的松树便是万年松,高二十余米,树干围长4米,据说是耶律倍亲手所栽。清乾隆皇帝赐名“云巢松”,并在树干上镶有“云巢松”三字的铁牌,现已长入树中,不复得见,此树古松雄姿,千年不衰,因此通称为“万年松”。

建于1994年,原址处为正直松,高十八米,又称“佛前一柱香”,后在94年5月的一场大雨中倒塌,后来景区用此树建了这座正直空调机,此外正直亭也另有一个含义。那是我们锦州市的好书记张鸣岐同志,张鸣岐同志调任到我市后在94年7月锦州凌海市水泥厂的洪水中,被子洪水吐没不幸牺牲,所以些亭的修建也是为了纪念张鸣岐同志。过正直亭,登几级石阶,我们便到了道貌岸然隐谷,道貌岸然隐谷,俗称“大石棚”,乃天然形成的一个大石洞,石棚东西长43米,南北底宽10米,上宽20多米,可宽纳5、6百人,“道隐谷”三字意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此隐居。此地相传乃是辽太子东丹人皇王耶律倍隐居读书之所。棚内左侧为庙殿长工10米,宽5米,殿内塑有释迦牟尼,观世间和地藏王菩萨像,十八罗汉像,右侧为胡仙,供奉胡二太爷,胡三太奶,从门口的匾额数量看来,这里还是十分灵验的,棚顶上还有朝气隆四年钱学洙题写的“天然幽谷”四个大字,以及唐代王维诗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石刻等等,情景相生,间趣盎然,道谷下有一高1.5米,直径1米的石盆为圣水盆。现存物为后人所雕刻,据《金史》记载,圣水盆系金太祖破辽时,得奇石而轩之,以为纪念,民间则传说:圣水盆是很久以前一个金马驹驮来的,不管把什么东西放进石盆里,很快宝盆里就会长满,有一年,天旱无雨,山民就快渴死了,一个打柴青年发现在这个宝盆,无意中掉盆里一滴水,很快就长满一盆,他喝一口又甜又凉,沁人心脾,精神百倍。他立即找来村民,从宝盆取水做饭,再也不愁吃水了,这一奇闻很快传到一个贪官的耳中,派来上百倍的官司兵要抬走,可任你有千斤力,宝盆像生根一样,丝毫未动,贪官司无耐只好在材民的嘻声中,垂头丧气地溜走,而宝盆至今,无论旱涝,总是清水盈盈,永无间断,后来,乾隆皇帝从盛京祭祖国统一回来路过广宁,游粉大发,见此胜景,连声称赞:“这真是闾山一宝”!便欣然题写了“圣水盆”三个大字,余兴未尽,还在旁边写了一首七言绝句“垂崖迸水落丝丝,冬不凝冰事匪奇,应为仙家修养法,将临玉女沅头时”!这首诗至今仍镶有石刻保存在大石棚东部山崖下,大石棚看过后,上台阶,我们就到达了观音阁,明代风井:万年松南侧有一口宽不到一米,深6.5米的井,井中无水而有风故称为“风井”。据传:昔日井中风很大,从井底不断上冒,若将草帽投入井里,可被子风吹出井外,实际是井与其一侧的桃花洞相通,洞中之风顺山洞由井口吹出的缘故,桃花洞高1.5米,宽2米,长数百米,用花岗石条砌成,另一洞口在北部山峰下边,内里可通行人道隐谷的瀑布和圣水盆的流水就是从此洞门前一个暖泉中,注解淌下支的。现在并与洞中站已堵塞,不再通风,游人至此,仍在井口徘徊观赏,而桃花洞也无人云通行。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 篇4

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锦州中旅欢迎游客光临锦州,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锦州中旅的一名导游员,姓宋,大家叫我宋导就可以了,为我们今天和行程提供服务的另一位重要人特就是我们的司机师傅,如果在一天的行程中,各位有全过程困难和要求的话,尽可提出来,我会竭尽全力帮您解决,希望我们今天一天的行程圆满完成。

今天我们的旅游目的地是医巫闾山,那在行车过程中,我会要向大家作以介绍:医巫闾山、古称名山,位于辽宁省北宁市的本西部,自东北向西南走向,长45公里,宽14公里,面积630平方公里,属阳山山系松岭山脉,主峰望海峰海拔866.6米,为闾山的最高峰。岩石主要为花岗石所组成。医巫闾山,古称甚多,如:扶犁山、无虑山,医无虑山,义无闾山等等。均系东胡族语音音释。意为“大山”的意思。闾山原在长城以东属东胡族统治,在东胡族语言中“依克奥拉”即是“大”的意思,后蒙古族统治东胡族,蒙语:“医巫闾”也是“大”的意思,所以医闾山意为“大山”。

闾山历史悠久,舜即位分全国十二州,并各封一山为镇山,闾山即为幽州之镇山。《全辽志》则以“医巫闾山为灵秀最”来赞美它。因此被称为东北三大名山之首。历代的封建王对医术巫闾山皆有封爵,唐玄宗封其为广宁公:金世宗大定年间封其为广宁王;元成宗封其为贞德广宁王;明太祖洪武二年封其为“医术巫闾之神”,可见历代帝王对闾山的重视程度。据史料记载,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起,隋、唐、宋、辽、金、元、明、清历代朝廷凡遇大典或“天时不顺”“地道欠宁”,皇帝亲自或派遣官员来闾山告祭。清代帝王对闾山更是推崇倍至,康熙、雍王、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都曾亲自到过闾山,焚香祭祀,遍历胜迹,至今仍有很多碑刻仍完好地保留在山中。

关天闾山在娄地还有一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西幸东游,游览了不少名山大川,后又听说医巫闾山形秀,风景优美,很想一游,可遗憾的是闾山远在幽州北部,道路难行,便想出一个办法责令方士用“赶山鞭”将闾山跨海赶来,这个方士昼夜兼程来到闾山脚下,举起赶山鞭,对准闾山,左一鞭,右一鞭,连打了三天三夜,从山头打到山尾,直打得闾山鲜血淋漓,遍体鳞伤,但仍丝毫未到,为了向秦始皇交差,方士又气极几坏地来打山尾,又连打了三天三夜,找得山尾十三个山峰向西南一跳,跳出十二华里,再也赶不动了,赶山鞭打断了,方士也累死了。闾山每到深秋季节,满山红叶夹在苍松翠柏之中,真如条条鞭痕,令人回味,不可一世的秦始皇都未能如愿以偿游览灵美的医闾山,而今日各位却有幸乘车而去,可以说要比皇帝还在幸福、优越。

现在,我们到了闾山的山脚下。首先,我们见到的便是医巫闾山的山门:闾山的山门采用了悬臂交叉剪影式的奇特新造型,山门由北京清华大学古建的吴焕嘉教授指导,汪克、高林设计,为中国八十年代最高建筑艺术之一。四根悬臂立柱再现也著名辽代建筑的风格。山门中剪影部分为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剪影。山门底部的八幅壁雕,记叙了从禹舜到明清四、五千年的闾山文明史,下面在为大家介绍一下其中的几幅壁雕:左侧正面第一幅为《舜封医闾图》,舜即位于全国十二州,封闾山为幽州之镇山,画面中舜身骑青龙,手托日月,遥望祥云掩映的闾山,正是舜封医巫闾山的因史记载,右侧正面第二幅《屈子吟哦图》传说屈原睡梦之中,驾一辆龙车来到闾山,被闾山的秀美山色所陶醉。正在悠然自得之际,忽然惊醒,方知是南柯一梦,画面通过朝阳、仙山、皇宫、神塔、屈原驾车在云雾中飞驰和弯月西斜,闾山飘渺,再现了屈原的千古绝唱“朝以轫仪于太合,夕始临乎于微闾”的意境,左侧背面第三幅为《辽帝狞猎图》,辽代由契丹族建立,共有9位皇帝,历时220xx年统治,其中5位县城亲自游览闾山40于次,并将闾山视为生命的归宿,画面是辽帝骑马射箭,射中苍鹰,马前虎鹿飞奔,马后族旗蔽日,展现了五位辽代帝王来闾山冬季猎虎的情景,右侧背面第四幅为《清帝揽胜图》展增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先后十余次祭山神,游览闾山胜景的史实和盛况。进入山门,我们看见面前的这座塑像,因为北宋为满族自治共,所以五女洗头塑像为满族女子。在当地关于满族的由来还留传着一段传说故事:大家都知道,女真族乃是满族的前身,传说长白山天池附近住着姐妹二人,有一天,姐妹俩去沐浴,飞来一只喜鹊,嘴里刁羊两颗红豆,妹妹吃下扣便怀孕产下一子,便为真族的祖先,从此后子子孙孙不断繁衍。因为是未婚女子吃仙豆而产子,所以,在满族女子中非常崇尚贞德,眼前的满族女子的洗头塑像是根据乾隆皇帝的圣水盆一诗所塑。看过塑像,经过迎客松,我们到达第二道山门,眼前“医巫闾山”四个大字为乾隆皇帝御笔的临摹。山门前的两个站狮是明万历年间镇压守辽东的李成梁总兵门前的站狮移至此地。两个站狮聊了威严与官位的象征之外,这对站狮子又成45度角对视,又象征着和来。进了第二道山门,沿山门而上,我们一央所走的桥为圣水桥上,抬头远望,便可见“鹰龟夺宝石”,可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沿石路而上也许务位会发现石块上有很多或方小坑,规则的排列在山路两侧。这段由山门至道貌岸然隐谷的山路原为满清时期原的山路,为保持原而没有改动。因此各位不难猜出这些方形的小坑原来是有来插护栏的;而圆形的小坑是用来插杆的,前面我们右手边的两幢高四米。四面各宽1米的石碑为万人碑,此碑建于清乾隆20xx年,是《重修大观音阁记》,上刻修庙献款人的姓名,约八千多人,故称“万人碑”,在我们的左手边一个四角木亭,为观艺亭,那于清乾隆十九年,亭了对面隔溪相望有一块长方形巨石,为习武台。据说乾隆皇帝登闾山就坐在观艺高官厚禄中,隔溪相望习武台上的武术表演。看这了观艺亭,习武台,各位请与我一起向胶走,我们右手边两块巨大的岩石上,雕有“从善如登”四个大字,为爱新觉罗,庆龄在乾隆34-36年间任广宁知县时所书。据说,爱新觉罗,庆龄在任期间非常的公正廉明,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一年广宋遇大旱,她上书朝廷,并亲自到闾山的观音阁许愿,当时观音阁的主持请她题写“从善如流”,意为赞扬她做好事犹如流水,而好却题写了“从善如登”四个大字,意为:做好事犹登山,虽然道路险陡,身体劳累,但登山长能远眺,攀登才能达到胜界,寓意深刻。国为爱新觉罗,庆龄也为皇室一员,所以她决定把字要题写在其祖先曾走过的路旁,以鼓励后人。前面我们的左手边建有一亭,为正直亭,此亭为清安寺,清初改为观音阁。寺庙为方正四合院,寺内有正殿,前殿和东西配殿,均为硬山式小木架结构,正殿为大雄宝殿,内塑有释迦牟尼,观世音和地藏王菩萨像,两侧有达摩尊者和伽蓝菩萨像,门前有两棵已500余年的古柏,称为凤凰柏,前殿内塑有弥勒和四大天王,韦驮像。出了观音阁我们沿山路爬上一零点同坡,就到了望仙亭,望仙高亭为四角琉璃亭,据说辽宋耶律贤游闾山之时,某日清晨站在此亭向对面的吕公岩上望去,朝阳斜射,云雾飘渺之中,岩上好似有仙女舞动,故称此亭为望仙亭,望仙亭的前言有一块巨大的龟背石,石上修一六角亭,明朝时称具瞻亭,原为耶律倍读书观景亭,后乾隆十九年间改名为旷观亭,从旷观亭北上,路弯的两棵松树非常奇特,一株近二米粗的松树,躯干向前弯曲,另一株小松树爬在在树的树干上,宛如母亲背儿子一样,故称母子松。过了母子松,沿山间小路攀登而上就到了吕公岩,吕公岩几块巨石耸立远望如一朵绽开的莲花,所以人们又称之为“莲花石”,吕公岩上过去有数株的古松,每当旭日初升朝晖斜射时,在望仙亭望吕公岩树石之影,宛若一个披发仙女,丰姿绰约,似幻似真,神话传达室说,仙女每日出时必至圣水盆梳洗,因此,吕公岩又称“仙人幻影”,乾隆皇帝的圣水盆诗:“将玉女洗头时”即是指此而言。耶律楚材读书堂:攀过吕公岩,沿山路而上就到了坐落花流水在读书堂旁边的碑廊,碑廊为东北最大的碑廊,于91年修建,92年峻工,廊长93米,建筑面积445平方米,廊房内镶嵌着东晋至宋七个朝代的49位书法家的117幅书帖,219块碑刻,沿碑廊至读书堂,殿内的元代腊像馆,介绍宰相耶律楚材挑灯夜读,奋笔疾书,辅佐太祖太宗,功高德厚的一和生。

万年松:沿读书常石阶而下,到了一片宽阔的地带,抬眼望见的高大的松树便是万年松,高二十余米,树干围长4米,据说是耶律倍亲手所栽。清乾隆皇帝赐名“云巢松”,并在树干上镶有“云巢松”三字的铁牌,现已长入树中,不复得见,此树古松雄姿,千年不衰,因此通称为“万年松”。

建于1994年,原址处为正直松,高十八米,又称“佛前一柱香”,后在94年5月的一场大雨中倒塌,后来景区用此树建了这座正直空调机,此外正直亭也另有一个含义。那是我们锦州市的好书记张鸣岐同志,张鸣岐同志调任到我市后在94年7月锦州凌海市水泥厂的洪水中,被子洪水吐没不幸牺牲,所以些亭的修建也是为了纪念张鸣岐同志。过正直亭,登几级石阶,我们便到了道貌岸然隐谷,道貌岸然隐谷,俗称“大石棚”,乃天然形成的一个大石洞,石棚东西长43米,南北底宽10米,上宽20多米,可宽纳5、6百人,“道隐谷”三字意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此隐居。此地相传乃是辽太子东丹人皇王耶律倍隐居读书之所。棚内左侧为庙殿长工10米,宽5米,殿内塑有释迦牟尼,观世间和地藏王菩萨像,十八罗汉像,右侧为胡仙,供奉胡二太爷,胡三太奶,从门口的匾额数量看来,这里还是十分灵验的,棚顶上还有朝气隆四年钱学洙题写的“天然幽谷”四个大字,以及唐代王维诗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石刻等等,情景相生,间趣盎然,道谷下有一高1.5米,直径1米的石盆为圣水盆。现存物为后人所雕刻,据《金史》记载,圣水盆系金太祖破辽时,得奇石而轩之,以为纪念,民间则传说:圣水盆是很久以前一个金马驹驮来的,不管把什么东西放进石盆里,很快宝盆里就会长满,有一年,天旱无雨,山民就快渴死了,一个打柴青年发现在这个宝盆,无意中掉盆里一滴水,很快就长满一盆,他喝一口又甜又凉,沁人心脾,精神百倍。他立即找来村民,从宝盆取水做饭,再也不愁吃水了,这一奇闻很快传到一个贪官的耳中,派来上百倍的官司兵要抬走,可任你有千斤力,宝盆像生根一样,丝毫未动,贪官司无耐只好在材民的嘻声中,垂头丧气地溜走,而宝盆至今,无论旱涝,总是清水盈盈,永无间断,后来,乾隆皇帝从盛京祭祖国统一回来路过广宁,游粉大发,见此胜景,连声称赞:“这真是闾山一宝”!便欣然题写了“圣水盆”三个大字,余兴未尽,还在旁边写了一首七言绝句“垂崖迸水落丝丝,冬不凝冰事匪奇,应为仙家修养法,将临玉女沅头时”!这首诗至今仍镶有石刻保存在大石棚东部山崖下,大石棚看过后,上台阶,我们就到达了观音阁,明代风井:万年松南侧有一口宽不到一米,深6.5米的井,井中无水而有风故称为“风井”。据传:昔日井中风很大,从井底不断上冒,若将草帽投入井里,可被子风吹出井外,实际是井与其一侧的桃花洞相通,洞中之风顺山洞由井口吹出的缘故,桃花洞高1.5米,宽2米,长数百米,用花岗石条砌成,另一洞口在北部山峰下边,内里可通行人道隐谷的瀑布和圣水盆的流水就是从此洞门前一个暖泉中,注解淌下支的。现在并与洞中站已堵塞,不再通风,游人至此,仍在井口徘徊观赏,而桃花洞也无人云通行。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 篇5

辽宁是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沿海省份,地处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面临渤海、黄海、东南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任命共和国为邻,东、北、西三面与吉林、内蒙古饿昏河北省区接壤。辽宁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也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辽宁现辖14个地级市,省会设在沈阳。全省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00多万。全省共有52哥民族,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回、朝鲜、锡伯族等51个少数民族,其中满族、锡伯族聚居人数居全国之首。 辽宁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漫长,春秋短暂,年平均气温6℃至11℃。1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每年5月到10月是辽宁最佳的旅游季节,1月份到2月份是观赏冰雪景观和民间节目的最佳时机

辽宁省历史悠久,古文化源远流长。辽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在大石桥发现的金牛山遗址,拘谨已有28万年,是迄今为止辽宁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一处人类栖息地。到了距今8020xx年前,辽宁地区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在阜新发现的查海遗址,被称为“辽河第一村”。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距今约5000多年,这里存在着一个初具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展现了中华民族5020xx年前的文明曙光。自夏朝进入奴隶社会以后,辽宁地区便与中原政权建立了隶属关系。据中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隶属于翼州和青州,夏商为幽州、营州之地。春秋时期为燕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面设置郡县。此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均在此设立行政机构,清代称为盛京、奉天。民国初期沿袭清制,1920xx年改为辽宁省,娶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

辽宁矿产资源丰富,门类齐全,已发现的矿藏有100多种,其中铁、硼、菱镁石、金刚石等矿藏储量居中国首位。辽河油田是中国第二大油气田。辽宁工业基础雄厚,具有近百年的工业史,是我国重工业及主要工业原材料基地。石化、冶金、电子信息和机械是辽宁省四大支柱产业。

辽宁省是中国中药的农副食品和商品粮食基地,盛产水稻、玉米。小麦。高粱等。辽宁的土特产品和水产品驰名中外,主要有人参、鹿茸、貂皮、栈蚕丝、海参、鲍鱼、扇贝等。

辽宁省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是中国文物大省之一。现有文物古迹1.13万处,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极其丰富。有20xx多年前的秦汉碣石宫殿遗址,有1520xx年前的中国最北部古代石窑建筑群,有1000多年前的东北第一塔朝阳北塔,有精美的辽代建筑奉国寺和辽阳白塔,有京都首关九门口水上长城,还有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的兴城古城等。辽宁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沈阳故宫、关外三陵(永陵、福陵、昭陵、)抚顺赫图阿拉古城等名胜古迹驰名中外。大连和丹东的近代战争遗址、沈阳的张氏帅府及“九丶一八”历史博物馆、盘锦辽沈战役纪念馆,都著称于世。大连金石滩,、蛇岛、本溪水洞、鸭绿江、医巫闾山、千山、凤凰山、五女山、海棠山、盘锦红海滩、冰峪沟等名山秀水、奇石异洞,遍布全省各地,闻名遐迩。

辽宁民风民情存朴自然,炙热浓烈。辽宁冰雪*温泉旅游节、辽宁旅游欢乐节、大连国际服装节、鞍山千山国际旅游节、抚顺满族风情节、本溪过节枫叶节、丹东鸭绿江过节旅游节、营口望儿山母亲节、铁岭民间艺术节等节会活动异彩纷呈,深受中外游客欢迎。

辽宁多年来,辽宁省围绕“满韵清风,多彩辽宁”的旅游形象,推出红、绿、蓝、金、银“完五色旅游产品”旅游业迅速发展,辽宁已成为中国旅游大省。全省14个省辖市全部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大连荣获“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全省“辽宁旅游强县、市”达25个

美丽的辽东半岛,多彩的辽西走廊,辽宁人民热诚邀请您共赏满韵清风,同游多彩辽宁!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 篇6

今天我们的旅游目的地是医巫闾山,那在行车过程中,我会要向大家作以介绍:医巫闾山、古称名山,位于辽宁省北宁市的本西部,自东北向西南走向,长45公里,宽14公里,面积630平方公里,属阳山山系松岭山脉,主峰望海峰海拔866.6米,为闾山的最高峰。岩石主要为花岗石所组成。医巫闾山,古称甚多,如:扶犁山、无虑山,医无虑山,义无闾山等等。均系东胡族语音音释。意为“大山”的意思。闾山原在长城以东属东胡族统治,在东胡族语言中“依克奥拉”即是“大”的意思,后蒙古族统治东胡族,蒙语:“医巫闾”也是“大”的意思,所以医闾山意为“大山”。

闾山历史悠久,舜即位分全国十二州,并各封一山为镇山,闾山即为幽州之镇山。《全辽志》则以“医巫闾山为灵秀最”来赞美它。因此被称为东北三大名山之首。历代的封建王对医术巫闾山皆有封爵,唐玄宗封其为广宁公:金世宗大定年间封其为广宁王;元成宗封其为贞德广宁王;明太祖洪武二年封其为“医术巫闾之神”,可见历代帝王对闾山的重视程度。据史料记载,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起,隋、唐、宋、辽、金、元、明、清历代朝廷凡遇大典或“天时不顺”“地道欠宁”,皇帝亲自或派遣官员来闾山告祭。清代帝王对闾山更是推崇倍至,康熙、雍王、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都曾亲自到过闾山,焚香祭祀,遍历胜迹,至今仍有很多碑刻仍完好地保留在山中。

关天闾山在娄地还有一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西幸东游,游览了不少名山大川,后又听说医巫闾山形秀,风景优美,很想一游,可遗憾的是闾山远在幽州北部,道路难行,便想出一个办法责令方士用“赶山鞭”将闾山跨海赶来,这个方士昼夜兼程来到闾山脚下,举起赶山鞭,对准闾山,左一鞭,右一鞭,连打了三天三夜,从山头打到山尾,直打得闾山鲜血淋漓,遍体鳞伤,但仍丝毫未到,为了向秦始皇交差,方士又气极几坏地来打山尾,又连打了三天三夜,找得山尾十三个山峰向西南一跳,跳出十二华里,再也赶不动了,赶山鞭打断了,方士也累死了。闾山每到深秋季节,满山红叶夹在苍松翠柏之中,真如条条鞭痕,令人回味,不可一世的秦始皇都未能如愿以偿游览灵美的医闾山,而今日各位却有幸乘车而去,可以说要比皇帝还在幸福、优越。

现在,我们到了闾山的山脚下。首先,我们见到的便是医巫闾山的山门:闾山的山门采用了悬臂交叉剪影式的奇特新造型,山门由北京清华大学古建的吴焕嘉教授指导,汪克、高林设计,为中国八十年代最高建筑艺术之一。四根悬臂立柱再现也著名辽代建筑的风格。山门中剪影部分为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剪影。山门底部的八幅壁雕,记叙了从禹舜到明清四、五千年的闾山文明史,下面在为大家介绍一下其中的几幅壁雕:左侧正面第一幅为《舜封医闾图》,舜即位于全国十二州,封闾山为幽州之镇山,画面中舜身骑青龙,手托日月,遥望祥云掩映的闾山,正是舜封医巫闾山的因史记载,右侧正面第二幅《屈子吟哦图》传说屈原睡梦之中,驾一辆龙车来到闾山,被闾山的秀美山色所陶醉。正在悠然自得之际,忽然惊醒,方知是南柯一梦,画面通过朝阳、仙山、皇宫、神塔、屈原驾车在云雾中飞驰和弯月西斜,闾山飘渺,再现了屈原的千古绝唱“朝以轫仪于太合,夕始临乎于微闾”的意境,左侧背面第三幅为《辽帝狞猎图》,辽代由契丹族建立,共有9位皇帝,历时220xx年统治,其中5位县城亲自游览闾山40于次,并将闾山视为生命的归宿,画面是辽帝骑马射箭,射中苍鹰,马前虎鹿飞奔,马后族旗蔽日,展现了五位辽代帝王来闾山冬季猎虎的情景,右侧背面第四幅为《清帝揽胜图》展增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先后十余次祭山神,游览闾山胜景的史实和盛况。进入山门,我们看见面前的这座塑像,因为北宋为满族自治共,所以五女洗头塑像为满族女子。在当地关于满族的由来还留传着一段传说故事:大家都知道,女真族乃是满族的前身,传说长白山天池附近住着姐妹二人,有一天,姐妹俩去沐浴,飞来一只喜鹊,嘴里刁羊两颗红豆,妹妹吃下扣便怀孕产下一子,便为真族的祖先,从此后子子孙孙不断繁衍。因为是未婚女子吃仙豆而产子,所以,在满族女子中非常崇尚贞德,眼前的满族女子的洗头塑像是根据乾隆皇帝的圣水盆一诗所塑。看过塑像,经过迎客松,我们到达第二道山门,眼前“医巫闾山”四个大字为乾隆皇帝御笔的临摹。山门前的两个站狮是明万历年间镇压守辽东的李成梁总兵门前的站狮移至此地。两个站狮聊了威严与官位的象征之外,这对站狮子又成45度角对视,又象征着和来。进了第二道山门,沿山门而上,我们一央所走的桥为圣水桥上,抬头远望,便可见“鹰龟夺宝石”,可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沿石路而上也许务位会发现石块上有很多或方小坑,规则的排列在山路两侧。这段由山门至道貌岸然隐谷的山路原为满清时期原的山路,为保持原而没有改动。因此各位不难猜出这些方形的小坑原来是有来插护栏的;而圆形的小坑是用来插杆的,前面我们右手边的两幢高四米。四面各宽1米的石碑为万人碑,此碑建于清乾隆20xx年,是《重修大观音阁记》,上刻修庙献款人的姓名,约八千多人,故称“万人碑”,在我们的左手边一个四角木亭,为观艺亭,那于清乾隆十九年,亭了对面隔溪相望有一块长方形巨石,为习武台。据说乾隆皇帝登闾山就坐在观艺高官厚禄中,隔溪相望习武台上的武术表演。看这了观艺亭,习武台,各位请与我一起向胶走,我们右手边两块巨大的岩石上,雕有“从善如登”四个大字,为爱新觉罗,庆龄在乾隆34-36年间任广宁知县时所书。据说,爱新觉罗,庆龄在任期间非常的公正廉明,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一年广宋遇大旱,她上书朝廷,并亲自到闾山的观音阁许愿,当时观音阁的主持请她题写“从善如流”,意为赞扬她做好事犹如流水,而好却题写了“从善如登”四个大字,意为:做好事犹登山,虽然道路险陡,身体劳累,但登山长能远眺,攀登才能达到胜界,寓意深刻。国为爱新觉罗,庆龄也为皇室一员,所以她决定把字要题写在其祖先曾走过的路旁,以鼓励后人。前面我们的左手边建有一亭,为正直亭,此亭为清安寺,清初改为观音阁。寺庙为方正四合院,寺内有正殿,前殿和东西配殿,均为硬山式小木架结构,正殿为大雄宝殿,内塑有释迦牟尼,观世音和地藏王菩萨像,两侧有达摩尊者和伽蓝菩萨像,门前有两棵已500余年的古柏,称为凤凰柏,前殿内塑有弥勒和四大天王,韦驮像。出了观音阁我们沿山路爬上一零点同坡,就到了望仙亭,望仙高亭为四角琉璃亭,据说辽宋耶律贤游闾山之时,某日清晨站在此亭向对面的吕公岩上望去,朝阳斜射,云雾飘渺之中,岩上好似有仙女舞动,故称此亭为望仙亭,望仙亭的前言有一块巨大的龟背石,石上修一六角亭,明朝时称具瞻亭,原为耶律倍读书观景亭,后乾隆十九年间改名为旷观亭,从旷观亭北上,路弯的两棵松树非常奇特,一株近二米粗的松树,躯干向前弯曲,另一株小松树爬在在树的树干上,宛如母亲背儿子一样,故称母子松。过了母子松,沿山间小路攀登而上就到了吕公岩,吕公岩几块巨石耸立远望如一朵绽开的莲花,所以人们又称之为“莲花石”,吕公岩上过去有数株的古松,每当旭日初升朝晖斜射时,在望仙亭望吕公岩树石之影,宛若一个披发仙女,丰姿绰约,似幻似真,神话传达室说,仙女每日出时必至圣水盆梳洗,因此,吕公岩又称“仙人幻影”,乾隆皇帝的圣水盆诗:“将玉女洗头时”即是指此而言。耶律楚材读书堂:攀过吕公岩,沿山路而上就到了坐落花流水在读书堂旁边的碑廊,碑廊为东北最大的碑廊,于91年修建,92年峻工,廊长93米,建筑面积445平方米,廊房内镶嵌着东晋至宋七个朝代的49位书法家的117幅书帖,219块碑刻,沿碑廊至读书堂,殿内的元代腊像馆,介绍宰相耶律楚材挑灯夜读,奋笔疾书,辅佐太祖太宗,功高德厚的一和生。

万年松:沿读书常石阶而下,到了一片宽阔的地带,抬眼望见的高大的松树便是万年松,高二十余米,树干围长4米,据说是耶律倍亲手所栽。清乾隆皇帝赐名“云巢松”,并在树干上镶有“云巢松”三字的铁牌,现已长入树中,不复得见,此树古松雄姿,千年不衰,因此通称为“万年松”。

建于1994年,原址处为正直松,高十八米,又称“佛前一柱香”,后在94年5月的一场大雨中倒塌,后来景区用此树建了这座正直空调机,此外正直亭也另有一个含义。那是我们锦州市的好书记张鸣岐同志,张鸣岐同志调任到我市后在94年7月锦州凌海市水泥厂的洪水中,被子洪水吐没不幸牺牲,所以些亭的修建也是为了纪念张鸣岐同志。过正直亭,登几级石阶,我们便到了道貌岸然隐谷,道貌岸然隐谷,俗称“大石棚”,乃天然形成的一个大石洞,石棚东西长43米,南北底宽10米,上宽20多米,可宽纳5、6百人,“道隐谷”三字意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此隐居。此地相传乃是辽太子东丹人皇王耶律倍隐居读书之所。棚内左侧为庙殿长工10米,宽5米,殿内塑有释迦牟尼,观世间和地藏王菩萨像,十八罗汉像,右侧为胡仙,供奉胡二太爷,胡三太奶,从门口的匾额数量看来,这里还是十分灵验的,棚顶上还有朝气隆四年钱学洙题写的“天然幽谷”四个大字,以及唐代王维诗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石刻等等,情景相生,间趣盎然,道谷下有一高1.5米,直径1米的石盆为圣水盆。现存物为后人所雕刻,据《金史》记载,圣水盆系金太祖破辽时,得奇石而轩之,以为纪念,民间则传说:圣水盆是很久以前一个金马驹驮来的,不管把什么东西放进石盆里,很快宝盆里就会长满,有一年,天旱无雨,山民就快渴死了,一个打柴青年发现在这个宝盆,无意中掉盆里一滴水,很快就长满一盆,他喝一口又甜又凉,沁人心脾,精神百倍。他立即找来村民,从宝盆取水做饭,再也不愁吃水了,这一奇闻很快传到一个贪官的耳中,派来上百倍的官司兵要抬走,可任你有千斤力,宝盆像生根一样,丝毫未动,贪官司无耐只好在材民的嘻声中,垂头丧气地溜走,而宝盆至今,无论旱涝,总是清水盈盈,永无间断,后来,乾隆皇帝从盛京祭祖国统一回来路过广宁,游粉大发,见此胜景,连声称赞:“这真是闾山一宝”!便欣然题写了“圣水盆”三个大字,余兴未尽,还在旁边写了一首七言绝句“垂崖迸水落丝丝,冬不凝冰事匪奇,应为仙家修养法,将临玉女沅头时”!这首诗至今仍镶有石刻保存在大石棚东部山崖下,大石棚看过后,上台阶,我们就到达了观音阁,明代风井:万年松南侧有一口宽不到一米,深6.5米的井,井中无水而有风故称为“风井”。据传:昔日井中风很大,从井底不断上冒,若将草帽投入井里,可被子风吹出井外,实际是井与其一侧的桃花洞相通,洞中之风顺山洞由井口吹出的缘故,桃花洞高1.5米,宽2米,长数百米,用花岗石条砌成,另一洞口在北部山峰下边,内里可通行人道隐谷的瀑布和圣水盆的流水就是从此洞门前一个暖泉中,注解淌下支的。现在并与洞中站已堵塞,不再通风,游人至此,仍在井口徘徊观赏,而桃花洞也无人云通行。

望海寺:在万年松东侧,为突起的山峰,峰顶修有望台,建于辽代,砖瓦、柱石、遗址尚存,是明和城的一座关隘,故明称“白云关”,白云关由花岗岩石块砌成,达石门盘旋而进,经“代屏石”,便可登上“观音洞”,洞内一尊泥塑观音,称“望海观音”。洞前平台,站在台前,可远望渤海,故清乾隆皇帝将其名为“望海寺”。

老爷阁:由望海寺石阶而下,在风井南面平台上有一小庙,沿石阶而上可到此地,为关帝庙,又名“老爷阁”,庙系座北朝南的两间小木架结构建筑,兢兢业业瓦顶盖,而原塑有关羽、周仓、关平和赤兔马像,现已无存,据说,此庙址原是元工广宁王耶律楚材幼年读书之所,老爷阁便是在其遗址上改建的,据只料记载:耶律楚材系辽东丹人皇王耶律倍八世孙,其父耶律履楚材三岁而孤,母亲杨氏在闾山桃花洞南部悬崖上建设两间读书堂教子读书,楚材在闾山中刻苦用功,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书数、元太祖忽必列定燕、闻其名、召见之、任中书令、事无太祖、太宗二十余年,终年五十五年。

老爷阁西侧为南天门,是天然形杨的下山之路东西两大石壁夹立,如锦屏对峙,沿山路而上,南天门、居高临下,形势险要,仅可通行人,沿此路而下,便可回到道隐谷,按原路返回可到山门,南天门东下角,有一摩崖石刻群,具中以明嘉靖丙戊状元,翰林修撰用卿,题刻在石匠壁上的“北镇名山”四个大字最为醒目,沿石阶而下,右见路旁陡壁的大平面石上,雕刻着明代山西蒲州人张邦所书“极目天表”四个大字,每字1.4 米见方。路旁空地三座小石塔,埋葬的是大观音阁庙中三代和尚,沿石阶而下,就到达了道隐,再返回山门,各位游客,我们为期一天的闾山游就要结束了,十分感谢各位对于我这一天来工作的信任与支持,同时,也希望各位今后能够继续参加我社的参观游览活动,如果有缘,宋导仍然愿意为您导游。最后祝医座的各位游客心想事成,工作顺利!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 篇7

今天我们的旅游目的地是医巫闾山,那在行车过程中,我会要向大家作以介绍:医巫闾山、古称名山,位于辽宁省北宁市的本西部,自东北向西南走向,长45公里,宽14公里,面积630平方公里,属阳山山系松岭山脉,主峰望海峰海拔866.6米,为闾山的最高峰。岩石主要为花岗石所组成。医巫闾山,古称甚多,如:扶犁山、无虑山,医无虑山,义无闾山等等。均系东胡族语音音释。意为“大山”的意思。闾山原在长城以东属东胡族统治,在东胡族语言中“依克奥拉”即是“大”的意思,后蒙古族统治东胡族,蒙语:“医巫闾”也是“大”的意思,所以医闾山意为“大山”。

闾山历史悠久,舜即位分全国十二州,并各封一山为镇山,闾山即为幽州之镇山。《全辽志》则以“医巫闾山为灵秀最”来赞美它。因此被称为东北三大名山之首。历代的封建王对医术巫闾山皆有封爵,唐玄宗封其为广宁公:金世宗大定年间封其为广宁王;元成宗封其为贞德广宁王;明太祖洪武二年封其为“医术巫闾之神”,可见历代帝王对闾山的重视程度。据史料记载,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起,隋、唐、宋、辽、金、元、明、清历代朝廷凡遇大典或“天时不顺”“地道欠宁”,皇帝亲自或派遣官员来闾山告祭。清代帝王对闾山更是推崇倍至,康熙、雍王、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都曾亲自到过闾山,焚香祭祀,遍历胜迹,至今仍有很多碑刻仍完好地保留在山中。

关天闾山在娄地还有一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西幸东游,游览了不少名山大川,后又听说医巫闾山形秀,风景优美,很想一游,可遗憾的是闾山远在幽州北部,道路难行,便想出一个办法责令方士用“赶山鞭”将闾山跨海赶来,这个方士昼夜兼程来到闾山脚下,举起赶山鞭,对准闾山,左一鞭,右一鞭,连打了三天三夜,从山头打到山尾,直打得闾山鲜血淋漓,遍体鳞伤,但仍丝毫未到,为了向秦始皇交差,方士又气极几坏地来打山尾,又连打了三天三夜,找得山尾十三个山峰向西南一跳,跳出十二华里,再也赶不动了,赶山鞭打断了,方士也累死了。闾山每到深秋季节,满山红叶夹在苍松翠柏之中,真如条条鞭痕,令人回味,不可一世的秦始皇都未能如愿以偿游览灵美的医闾山,而今日各位却有幸乘车而去,可以说要比皇帝还在幸福、优越。

现在,我们到了闾山的山脚下。首先,我们见到的便是医巫闾山的山门:闾山的山门采用了悬臂交叉剪影式的奇特新造型,山门由北京清华大学古建的吴焕嘉教授指导,汪克、高林设计,为中国八十年代最高建筑艺术之一。四根悬臂立柱再现也著名辽代建筑的风格。山门中剪影部分为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剪影。山门底部的八幅壁雕,记叙了从禹舜到明清四、五千年的闾山文明史,下面在为大家介绍一下其中的几幅壁雕:左侧正面第一幅为《舜封医闾图》,舜即位于全国十二州,封闾山为幽州之镇山,画面中舜身骑青龙,手托日月,遥望祥云掩映的闾山,正是舜封医巫闾山的因史记载,右侧正面第二幅《屈子吟哦图》传说屈原睡梦之中,驾一辆龙车来到闾山,被闾山的秀美山色所陶醉。正在悠然自得之际,忽然惊醒,方知是南柯一梦,画面通过朝阳、仙山、皇宫、神塔、屈原驾车在云雾中飞驰和弯月西斜,闾山飘渺,再现了屈原的千古绝唱“朝以轫仪于太合,夕始临乎于微闾”的意境,左侧背面第三幅为《辽帝狞猎图》,辽代由契丹族建立,共有9位皇帝,历时220xx年统治,其中5位县城亲自游览闾山40于次,并将闾山视为生命的归宿,画面是辽帝骑马射箭,射中苍鹰,马前虎鹿飞奔,马后族旗蔽日,展现了五位辽代帝王来闾山冬季猎虎的情景,右侧背面第四幅为《清帝揽胜图》展增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先后十余次祭山神,游览闾山胜景的史实和盛况。进入山门,我们看见面前的这座塑像,因为北宋为满族自治共,所以五女洗头塑像为满族女子。在当地关于满族的由来还留传着一段传说故事:大家都知道,女真族乃是满族的前身,传说长白山天池附近住着姐妹二人,有一天,姐妹俩去沐浴,飞来一只喜鹊,嘴里刁羊两颗红豆,妹妹吃下扣便怀孕产下一子,便为真族的祖先,从此后子子孙孙不断繁衍。因为是未婚女子吃仙豆而产子,所以,在满族女子中非常崇尚贞德,眼前的满族女子的洗头塑像是根据乾隆皇帝的圣水盆一诗所塑。看过塑像,经过迎客松,我们到达第二道山门,眼前“医巫闾山”四个大字为乾隆皇帝御笔的临摹。山门前的两个站狮是明万历年间镇压守辽东的李成梁总兵门前的站狮移至此地。两个站狮聊了威严与官位的象征之外,这对站狮子又成45度角对视,又象征着和来。进了第二道山门,沿山门而上,我们一央所走的桥为圣水桥上,抬头远望,便可见“鹰龟夺宝石”,可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沿石路而上也许务位会发现石块上有很多或方小坑,规则的排列在山路两侧。这段由山门至道貌岸然隐谷的山路原为满清时期原的山路,为保持原而没有改动。因此各位不难猜出这些方形的小坑原来是有来插护栏的;而圆形的小坑是用来插杆的,前面我们右手边的两幢高四米。四面各宽1米的石碑为万人碑,此碑建于清乾隆20xx年,是《重修大观音阁记》,上刻修庙献款人的姓名,约八千多人,故称“万人碑”,在我们的左手边一个四角木亭,为观艺亭,那于清乾隆十九年,亭了对面隔溪相望有一块长方形巨石,为习武台。据说乾隆皇帝登闾山就坐在观艺高官厚禄中,隔溪相望习武台上的武术表演。看这了观艺亭,习武台,各位请与我一起向胶走,我们右手边两块巨大的岩石上,雕有“从善如登”四个大字,为爱新觉罗,庆龄在乾隆34-36年间任广宁知县时所书。据说,爱新觉罗,庆龄在任期间非常的公正廉明,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一年广宋遇大旱,她上书朝廷,并亲自到闾山的观音阁许愿,当时观音阁的主持请她题写“从善如流”,意为赞扬她做好事犹如流水,而好却题写了“从善如登”四个大字,意为:做好事犹登山,虽然道路险陡,身体劳累,但登山长能远眺,攀登才能达到胜界,寓意深刻。国为爱新觉罗,庆龄也为皇室一员,所以她决定把字要题写在其祖先曾走过的路旁,以鼓励后人。前面我们的左手边建有一亭,为正直亭,此亭为清安寺,清初改为观音阁。寺庙为方正四合院,寺内有正殿,前殿和东西配殿,均为硬山式小木架结构,正殿为大雄宝殿,内塑有释迦牟尼,观世音和地藏王菩萨像,两侧有达摩尊者和伽蓝菩萨像,门前有两棵已500余年的古柏,称为凤凰柏,前殿内塑有弥勒和四大天王,韦驮像。出了观音阁我们沿山路爬上一零点同坡,就到了望仙亭,望仙高亭为四角琉璃亭,据说辽宋耶律贤游闾山之时,某日清晨站在此亭向对面的吕公岩上望去,朝阳斜射,云雾飘渺之中,岩上好似有仙女舞动,故称此亭为望仙亭,望仙亭的前言有一块巨大的龟背石,石上修一六角亭,明朝时称具瞻亭,原为耶律倍读书观景亭,后乾隆十九年间改名为旷观亭,从旷观亭北上,路弯的两棵松树非常奇特,一株近二米粗的松树,躯干向前弯曲,另一株小松树爬在在树的树干上,宛如母亲背儿子一样,故称母子松。过了母子松,沿山间小路攀登而上就到了吕公岩,吕公岩几块巨石耸立远望如一朵绽开的莲花,所以人们又称之为“莲花石”,吕公岩上过去有数株的古松,每当旭日初升朝晖斜射时,在望仙亭望吕公岩树石之影,宛若一个披发仙女,丰姿绰约,似幻似真,神话传达室说,仙女每日出时必至圣水盆梳洗,因此,吕公岩又称“仙人幻影”,乾隆皇帝的圣水盆诗:“将玉女洗头时”即是指此而言。耶律楚材读书堂:攀过吕公岩,沿山路而上就到了坐落花流水在读书堂旁边的碑廊,碑廊为东北最大的碑廊,于91年修建,92年峻工,廊长93米,建筑面积445平方米,廊房内镶嵌着东晋至宋七个朝代的49位书法家的117幅书帖,219块碑刻,沿碑廊至读书堂,殿内的元代腊像馆,介绍宰相耶律楚材挑灯夜读,奋笔疾书,辅佐太祖太宗,功高德厚的一和生。

万年松:沿读书常石阶而下,到了一片宽阔的地带,抬眼望见的高大的松树便是万年松,高二十余米,树干围长4米,据说是耶律倍亲手所栽。清乾隆皇帝赐名“云巢松”,并在树干上镶有“云巢松”三字的铁牌,现已长入树中,不复得见,此树古松雄姿,千年不衰,因此通称为“万年松”。

建于1994年,原址处为正直松,高十八米,又称“佛前一柱香”,后在94年5月的一场大雨中倒塌,后来景区用此树建了这座正直空调机,此外正直亭也另有一个含义。那是我们锦州市的好书记张鸣岐同志,张鸣岐同志调任到我市后在94年7月锦州凌海市水泥厂的洪水中,被子洪水吐没不幸牺牲,所以些亭的修建也是为了纪念张鸣岐同志。过正直亭,登几级石阶,我们便到了道貌岸然隐谷,道貌岸然隐谷,俗称“大石棚”,乃天然形成的一个大石洞,石棚东西长43米,南北底宽10米,上宽20多米,可宽纳5、6百人,“道隐谷”三字意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此隐居。此地相传乃是辽太子东丹人皇王耶律倍隐居读书之所。棚内左侧为庙殿长工10米,宽5米,殿内塑有释迦牟尼,观世间和地藏王菩萨像,十八罗汉像,右侧为胡仙,供奉胡二太爷,胡三太奶,从门口的匾额数量看来,这里还是十分灵验的,棚顶上还有朝气隆四年钱学洙题写的“天然幽谷”四个大字,以及唐代王维诗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石刻等等,情景相生,间趣盎然,道谷下有一高1.5米,直径1米的石盆为圣水盆。现存物为后人所雕刻,据《金史》记载,圣水盆系金太祖破辽时,得奇石而轩之,以为纪念,民间则传说:圣水盆是很久以前一个金马驹驮来的,不管把什么东西放进石盆里,很快宝盆里就会长满,有一年,天旱无雨,山民就快渴死了,一个打柴青年发现在这个宝盆,无意中掉盆里一滴水,很快就长满一盆,他喝一口又甜又凉,沁人心脾,精神百倍。他立即找来村民,从宝盆取水做饭,再也不愁吃水了,这一奇闻很快传到一个贪官的耳中,派来上百倍的官司兵要抬走,可任你有千斤力,宝盆像生根一样,丝毫未动,贪官司无耐只好在材民的嘻声中,垂头丧气地溜走,而宝盆至今,无论旱涝,总是清水盈盈,永无间断,后来,乾隆皇帝从盛京祭祖国统一回来路过广宁,游粉大发,见此胜景,连声称赞:“这真是闾山一宝”!便欣然题写了“圣水盆”三个大字,余兴未尽,还在旁边写了一首七言绝句“垂崖迸水落丝丝,冬不凝冰事匪奇,应为仙家修养法,将临玉女沅头时”!这首诗至今仍镶有石刻保存在大石棚东部山崖下,大石棚看过后,上台阶,我们就到达了观音阁,明代风井:万年松南侧有一口宽不到一米,深6.5米的井,井中无水而有风故称为“风井”。据传:昔日井中风很大,从井底不断上冒,若将草帽投入井里,可被子风吹出井外,实际是井与其一侧的桃花洞相通,洞中之风顺山洞由井口吹出的缘故,桃花洞高1.5米,宽2米,长数百米,用花岗石条砌成,另一洞口在北部山峰下边,内里可通行人道隐谷的瀑布和圣水盆的流水就是从此洞门前一个暖泉中,注解淌下支的。现在并与洞中站已堵塞,不再通风,游人至此,仍在井口徘徊观赏,而桃花洞也无人云通行。

望海寺:在万年松东侧,为突起的山峰,峰顶修有望台,建于辽代,砖瓦、柱石、遗址尚存,是明和城的一座关隘,故明称“白云关”,白云关由花岗岩石块砌成,达石门盘旋而进,经“代屏石”,便可登上“观音洞”,洞内一尊泥塑观音,称“望海观音”。洞前平台,站在台前,可远望渤海,故清乾隆皇帝将其名为“望海寺”。

老爷阁:由望海寺石阶而下,在风井南面平台上有一小庙,沿石阶而上可到此地,为关帝庙,又名“老爷阁”,庙系座北朝南的两间小木架结构建筑,兢兢业业瓦顶盖,而原塑有关羽、周仓、关平和赤兔马像,现已无存,据说,此庙址原是元工广宁王耶律楚材幼年读书之所,老爷阁便是在其遗址上改建的,据只料记载:耶律楚材系辽东丹人皇王耶律倍八世孙,其父耶律履楚材三岁而孤,母亲杨氏在闾山桃花洞南部悬崖上建设两间读书堂教子读书,楚材在闾山中刻苦用功,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书数、元太祖忽必列定燕、闻其名、召见之、任中书令、事无太祖、太宗二十余年,终年五十五年。

老爷阁西侧为南天门,是天然形杨的下山之路东西两大石壁夹立,如锦屏对峙,沿山路而上,南天门、居高临下,形势险要,仅可通行人,沿此路而下,便可回到道隐谷,按原路返回可到山门,南天门东下角,有一摩崖石刻群,具中以明嘉靖丙戊状元,翰林修撰用卿,题刻在石匠壁上的“北镇名山”四个大字最为醒目,沿石阶而下,右见路旁陡壁的大平面石上,雕刻着明代山西蒲州人张邦所书“极目天表”四个大字,每字1.4 米见方。路旁空地三座小石塔,埋葬的是大观音阁庙中三代和尚,沿石阶而下,就到达了道隐,再返回山门,各位游客,我们为期一天的闾山游就要结束了,十分感谢各位对于我这一天来工作的信任与支持,同时,也希望各位今后能够继续参加我社的参观游览活动,如果有缘,宋导仍然愿意为您导游。最后祝医座的各位游客心想事成,工作顺利!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 篇8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五龙山旅游观光!

五龙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丹东城区西北17公里处,总面积56.5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08.5米。关于五龙山的形成,有个感人的传说:古时,有五条龙立志要为民除害,与霸占此地的恶魔搏斗。后来恶魔被诛,五龙也力尽战死,化成连锦的山岭,人们称之为五龙山,以示纪念。从远处端详,五龙山也确似龙形。那连绵的山体,起伏的山脊,像群龙在昂首向前;那嶙峋的峰峦,峻峭的岩壁,像群龙的铮铮傲骨。若逢轻云出岫或烟云绕岗之时,那巍峨壮丽的山势,则更像群龙在腾空欲飞。

五龙山为辽东名山,以雄、险、幽、奇、胜而着称,历来是旅游胜地。日伪时曾建“国立公园”,半途而废。半个多世纪的沉睡之后,经过全面修建的五龙山又焕发生机。车近山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壮丽、有“辽东第一门”之称的公园大门。大门高17.9米,宽27.9米,雕刻着有五条巨龙绕柱盘旋直上青云的图案,大门共用2100块花岗岩石,用以象征21世纪的开始。大门一侧,有呈梯级排列的五潭碧水,名“五龙潭”,相传是当年五龙休息的地方,如今辟为游人垂钓的场所。五潭之间有回廊曲折相连,并以木屋、水榭等点缀其间,与潭边青山相映成趣。

一进大门,是平整宽阔的休闲广场,广场两侧依山势而建的四座爬山楼,碧瓦白墙,美观别致,供游人餐饮洗浴休闲娱乐。游人至此,可在广场上骑马、坐桥、喂鸽子、坐马车,可在喷泉、石雕、孔雀灯附近观赏拍照,也可在树荫下垂钓、休息。出广场上行百十米,可见14栋豪华典雅的别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草坪上。这里绿树掩映,环境幽雅,有着田园诗一般的迷人风光,是避暑纳凉的理想去处。这里也是电视剧《刘老根》的外景拍摄地,刘老根晨练撞树等不少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五龙山,自然风光清雅秀丽,人文景观历史悠远,早有佛、道两教来此结庐建场,佛爷洞、念佛石、礼拜石等,今日仍在。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的灵峰寺,位于五龙山主峰南麓山腰处,取“头顶五龙,脚踏莲花”之势,当年香火旺盛,至今遗迹犹存。,在灵峰寺原址复建的灵峰禅寺,占地面积四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阁、藏经阁五重大殿延伸建筑,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佛教寺庙。整座庙宇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布局严谨。其中尤以大雄宝殿最为雄伟壮观,气象庄严。 藏经阁内还珍藏着释迦牟尼真身骨舍利。

五龙山又有“天然石雕公园”之称。灵峰寺以上,大大小小的象形石,分布于山山岭岭之中。有的似观音端座,有的似龙吐天浆,有的似金蟾望月,有的似神龟前行;有的像雄狮,有的像小熊,有的像骆驼,有的像猴子......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不禁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慨叹不已。

五龙山是天然植物园,林木丰茂。柞树、栗树、枫树、山核桃树等漫山遍野,天女木兰、大香、红豆杉、鱼鳞松、紫杉、厚朴等珍贵树种在这里也不罕见。春夏季节,林木繁茂如绿锦铺地,清溪飞瀑似长虹饮涧,景色极为清幽可爱。待到秋风吹过,层林尽染,红叶如火,黄花点金,又是一番迷人景象。即使在冬日,那苍龙负雪的憨态,更觉生动有趣。

五龙山风景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把现代与传统巧妙地融为一炉,把城市园林与自然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道亮丽风景,展开一幅秀美迷人的山水画卷。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 篇9

各位游客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锦州中旅欢迎游客光临锦州,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锦州中旅的一名导游员,姓宋,大家叫我宋导就可以了,为我们今天和行程提供服务的另一位重要人特就是我们的司机师傅,如果在一天的行程中,各位有全过程困难和要求的话,尽可提出来,我会竭尽全力帮您解决,希望我们今天一天的行程圆满完成。

今天我们的旅游目的地是医巫闾山,那在行车过程中,我会要向大家作以介绍:医巫闾山、古称名山,位于辽宁省北宁市的本西部,自东北向西南走向,长45公里,宽14公里,面积630平方公里,属阳山山系松岭山脉,主峰望海峰海拔866.6米,为闾山的最高峰。岩石主要为花岗石所组成。医巫闾山,古称甚多,如:扶犁山、无虑山,医无虑山,义无闾山等等。均系东胡族语音音释。意为“大山”的意思。闾山原在长城以东属东胡族统治,在东胡族语言中“依克奥拉”即是“大”的意思,后蒙古族统治东胡族,蒙语:“医巫闾”也是“大”的意思,所以医闾山意为“大山”。

闾山历史悠久,舜即位分全国十二州,并各封一山为镇山,闾山即为幽州之镇山。《全辽志》则以“医巫闾山为灵秀最”来赞美它。因此被称为东北三大名山之首。历代的封建王对医术巫闾山皆有封爵,唐玄宗封其为广宁公:金世宗大定年间封其为广宁王;元成宗封其为贞德广宁王;明太祖洪武二年封其为“医术巫闾之神”,可见历代帝王对闾山的重视程度。据史料记载,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起,隋、唐、宋、辽、金、元、明、清历代朝廷凡遇大典或“天时不顺”“地道欠宁”,皇帝亲自或派遣官员来闾山告祭。清代帝王对闾山更是推崇倍至,康熙、雍王、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都曾亲自到过闾山,焚香祭祀,遍历胜迹,至今仍有很多碑刻仍完好地保留在山中。

关天闾山在娄地还有一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西幸东游,游览了不少名山大川,后又听说医巫闾山形秀,风景优美,很想一游,可遗憾的是闾山远在幽州北部,道路难行,便想出一个办法责令方士用“赶山鞭”将闾山跨海赶来,这个方士昼夜兼程来到闾山脚下,举起赶山鞭,对准闾山,左一鞭,右一鞭,连打了三天三夜,从山头打到山尾,直打得闾山鲜血淋漓,遍体鳞伤,但仍丝毫未到,为了向秦始皇交差,方士又气极几坏地来打山尾,又连打了三天三夜,找得山尾十三个山峰向西南一跳,跳出十二华里,再也赶不动了,赶山鞭打断了,方士也累死了。闾山每到深秋季节,满山红叶夹在苍松翠柏之中,真如条条鞭痕,令人回味,不可一世的秦始皇都未能如愿以偿游览灵美的医闾山,而今日各位却有幸乘车而去,可以说要比皇帝还在幸福、优越。

现在,我们到了闾山的山脚下。首先,我们见到的便是医巫闾山的山门:闾山的山门采用了悬臂交叉剪影式的奇特新造型,山门由北京清华大学古建的吴焕嘉教授指导,汪克、高林设计,为中国八十年代最高建筑艺术之一。四根悬臂立柱再现也著名辽代建筑的风格。山门中剪影部分为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剪影。山门底部的八幅壁雕,记叙了从禹舜到明清四、五千年的闾山文明史,下面在为大家介绍一下其中的几幅壁雕:左侧正面第一幅为《舜封医闾图》,舜即位于全国十二州,封闾山为幽州之镇山,画面中舜身骑青龙,手托日月,遥望祥云掩映的闾山,正是舜封医巫闾山的因史记载,右侧正面第二幅《屈子吟哦图》传说屈原睡梦之中,驾一辆龙车来到闾山,被闾山的秀美山色所陶醉。正在悠然自得之际,忽然惊醒,方知是南柯一梦,画面通过朝阳、仙山、皇宫、神塔、屈原驾车在云雾中飞驰和弯月西斜,闾山飘渺,再现了屈原的千古绝唱“朝以轫仪于太合,夕始临乎于微闾”的意境,左侧背面第三幅为《辽帝狞猎图》,辽代由契丹族建立,共有9位皇帝,历时220xx年统治,其中5位县城亲自游览闾山40于次,并将闾山视为生命的归宿,画面是辽帝骑马射箭,射中苍鹰,马前虎鹿飞奔,马后族旗蔽日,展现了五位辽代帝王来闾山冬季猎虎的情景,右侧背面第四幅为《清帝揽胜图》展增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先后十余次祭山神,游览闾山胜景的史实和盛况。进入山门,我们看见面前的这座塑像,因为北宋为满族自治共,所以五女洗头塑像为满族女子。在当地关于满族的由来还留传着一段传说故事:大家都知道,女真族乃是满族的前身,传说长白山天池附近住着姐妹二人,有一天,姐妹俩去沐浴,飞来一只喜鹊,嘴里刁羊两颗红豆,妹妹吃下扣便怀孕产下一子,便为真族的祖先,从此后子子孙孙不断繁衍。因为是未婚女子吃仙豆而产子,所以,在满族女子中非常崇尚贞德,眼前的满族女子的洗头塑像是根据乾隆皇帝的圣水盆一诗所塑。看过塑像,经过迎客松,我们到达第二道山门,眼前“医巫闾山”四个大字为乾隆皇帝御笔的临摹。山门前的两个站狮是明万历年间镇压守辽东的李成梁总兵门前的站狮移至此地。两个站狮聊了威严与官位的象征之外,这对站狮子又成45度角对视,又象征着和来。进了第二道山门,沿山门而上,我们一央所走的桥为圣水桥上,抬头远望,便可见“鹰龟夺宝石”,可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沿石路而上也许务位会发现石块上有很多或方小坑,规则的排列在山路两侧。这段由山门至道貌岸然隐谷的山路原为满清时期原的山路,为保持原而没有改动。因此各位不难猜出这些方形的小坑原来是有来插护栏的;而圆形的小坑是用来插杆的,前面我们右手边的两幢高四米。四面各宽1米的石碑为万人碑,此碑建于清乾隆20xx年,是《重修大观音阁记》,上刻修庙献款人的姓名,约八千多人,故称“万人碑”,在我们的左手边一个四角木亭,为观艺亭,那于清乾隆十九年,亭了对面隔溪相望有一块长方形巨石,为习武台。据说乾隆皇帝登闾山就坐在观艺高官厚禄中,隔溪相望习武台上的武术表演。看这了观艺亭,习武台,各位请与我一起向胶走,我们右手边两块巨大的岩石上,雕有“从善如登”四个大字,为爱新觉罗,庆龄在乾隆34-36年间任广宁知县时所书。据说,爱新觉罗,庆龄在任期间非常的公正廉明,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一年广宋遇大旱,她上书朝廷,并亲自到闾山的观音阁许愿,当时观音阁的主持请她题写“从善如流”,意为赞扬她做好事犹如流水,而好却题写了“从善如登”四个大字,意为:做好事犹登山,虽然道路险陡,身体劳累,但登山长能远眺,攀登才能达到胜界,寓意深刻。国为爱新觉罗,庆龄也为皇室一员,所以她决定把字要题写在其祖先曾走过的路旁,以鼓励后人。前面我们的左手边建有一亭,为正直亭,此亭为清安寺,清初改为观音阁。寺庙为方正四合院,寺内有正殿,前殿和东西配殿,均为硬山式小木架结构,正殿为大雄宝殿,内塑有释迦牟尼,观世音和地藏王菩萨像,两侧有达摩尊者和伽蓝菩萨像,门前有两棵已500余年的古柏,称为凤凰柏,前殿内塑有弥勒和四大天王,韦驮像。出了观音阁我们沿山路爬上一零点同坡,就到了望仙亭,望仙高亭为四角琉璃亭,据说辽宋耶律贤游闾山之时,某日清晨站在此亭向对面的吕公岩上望去,朝阳斜射,云雾飘渺之中,岩上好似有仙女舞动,故称此亭为望仙亭,望仙亭的前言有一块巨大的龟背石,石上修一六角亭,明朝时称具瞻亭,原为耶律倍读书观景亭,后乾隆十九年间改名为旷观亭,从旷观亭北上,路弯的两棵松树非常奇特,一株近二米粗的松树,躯干向前弯曲,另一株小松树爬在在树的树干上,宛如母亲背儿子一样,故称母子松。过了母子松,沿山间小路攀登而上就到了吕公岩,吕公岩几块巨石耸立远望如一朵绽开的莲花,所以人们又称之为“莲花石”,吕公岩上过去有数株的古松,每当旭日初升朝晖斜射时,在望仙亭望吕公岩树石之影,宛若一个披发仙女,丰姿绰约,似幻似真,神话传达室说,仙女每日出时必至圣水盆梳洗,因此,吕公岩又称“仙人幻影”,乾隆皇帝的圣水盆诗:“将玉女洗头时”即是指此而言。耶律楚材读书堂:攀过吕公岩,沿山路而上就到了坐落花流水在读书堂旁边的碑廊,碑廊为东北最大的碑廊,于91年修建,92年峻工,廊长93米,建筑面积445平方米,廊房内镶嵌着东晋至宋七个朝代的49位书法家的117幅书帖,219块碑刻,沿碑廊至读书堂,殿内的元代腊像馆,介绍宰相耶律楚材挑灯夜读,奋笔疾书,辅佐太祖太宗,功高德厚的一和生。

万年松:沿读书常石阶而下,到了一片宽阔的地带,抬眼望见的高大的松树便是万年松,高二十余米,树干围长4米,据说是耶律倍亲手所栽。清乾隆皇帝赐名“云巢松”,并在树干上镶有“云巢松”三字的铁牌,现已长入树中,不复得见,此树古松雄姿,千年不衰,因此通称为“万年松”。

建于1994年,原址处为正直松,高十八米,又称“佛前一柱香”,后在94年5月的一场大雨中倒塌,后来景区用此树建了这座正直空调机,此外正直亭也另有一个含义。那是我们锦州市的好书记张鸣岐同志,张鸣岐同志调任到我市后在94年7月锦州凌海市水泥厂的洪水中,被子洪水吐没不幸牺牲,所以些亭的修建也是为了纪念张鸣岐同志。过正直亭,登几级石阶,我们便到了道貌岸然隐谷,道貌岸然隐谷,俗称“大石棚”,乃天然形成的一个大石洞,石棚东西长43米,南北底宽10米,上宽20多米,可宽纳5、6百人,“道隐谷”三字意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此隐居。此地相传乃是辽太子东丹人皇王耶律倍隐居读书之所。棚内左侧为庙殿长工10米,宽5米,殿内塑有释迦牟尼,观世间和地藏王菩萨像,十八罗汉像,右侧为胡仙,供奉胡二太爷,胡三太奶,从门口的匾额数量看来,这里还是十分灵验的,棚顶上还有朝气隆四年钱学洙题写的“天然幽谷”四个大字,以及唐代王维诗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石刻等等,情景相生,间趣盎然,道谷下有一高1.5米,直径1米的石盆为圣水盆。现存物为后人所雕刻,据《金史》记载,圣水盆系金太祖破辽时,得奇石而轩之,以为纪念,民间则传说:圣水盆是很久以前一个金马驹驮来的,不管把什么东西放进石盆里,很快宝盆里就会长满,有一年,天旱无雨,山民就快渴死了,一个打柴青年发现在这个宝盆,无意中掉盆里一滴水,很快就长满一盆,他喝一口又甜又凉,沁人心脾,精神百倍。他立即找来村民,从宝盆取水做饭,再也不愁吃水了,这一奇闻很快传到一个贪官的耳中,派来上百倍的官司兵要抬走,可任你有千斤力,宝盆像生根一样,丝毫未动,贪官司无耐只好在材民的嘻声中,垂头丧气地溜走,而宝盆至今,无论旱涝,总是清水盈盈,永无间断,后来,乾隆皇帝从盛京祭祖国统一回来路过广宁,游粉大发,见此胜景,连声“这真是闾山一宝”!便欣然题写了“圣水盆”三个大字,余兴未尽,还在旁边写了一首七言绝句“垂崖迸水落丝丝,冬不凝冰事匪奇,应为仙家修养法,将临玉女沅头时”!这首诗至今仍镶有石刻保存在大石棚东部山崖下,大石棚看过后,上台阶,我们就到达了观音阁,明代风井:万年松南侧有一口宽不到一米,深6.5米的井,井中无水而有风故称为“风井”。据传:昔日井中风很大,从井底不断上冒,若将草帽投入井里,可被子风吹出井外,实际是井与其一侧的桃花洞相通,洞中之风顺山洞由井口吹出的缘故,桃花洞高1.5米,宽2米,长数百米,用花岗石条砌成,另一洞口在北部山峰下边,内里可通行人道隐谷的瀑布和圣水盆的流水就是从此洞门前一个暖泉中,注解淌下支的。现在并与洞中站已堵塞,不再通风,游人至此,仍在井口徘徊观赏,而桃花洞也无人云通行。

望海寺:在万年松东侧,为突起的山峰,峰顶修有望台,建于辽代,砖瓦、柱石、遗址尚存,是明和城的一座关隘,故明称“白云关”,白云关由花岗岩石块砌成,达石门盘旋而进,经“代屏石”,便可登上“观音洞”,洞内一尊泥塑观音,称“望海观音”。洞前平台,站在台前,可远望渤海,故清乾隆皇帝将其名为“望海寺”。

老爷阁:由望海寺石阶而下,在风井南面平台上有一小庙,沿石阶而上可到此地,为关帝庙,又名“老爷阁”,庙系座北朝南的两间小木架结构建筑,兢兢业业瓦顶盖,而原塑有关羽、周仓、关平和赤兔马像,现已无存,据说,此庙址原是元工广宁王耶律楚材幼年读书之所,老爷阁便是在其遗址上改建的,据只料记载:耶律楚材系辽东丹人皇王耶律倍八世孙,其父耶律履楚材三岁而孤,母亲杨氏在闾山桃花洞南部悬崖上建设两间读书堂教子读书,楚材在闾山中刻苦用功,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书数、元太祖忽必列定燕、闻其名、召见之、任中书令、事无太祖、太宗二十余年,终年五十五年。

老爷阁西侧为南天门,是天然形杨的下山之路东西两大石壁夹立,如锦屏对峙,沿山路而上,南天门、居高临下,形势险要,仅可通行人,沿此路而下,便可回到道隐谷,按原路返回可到山门,南天门东下角,有一摩崖石刻群,具中以明嘉靖丙戊状元,翰林修撰用卿,题刻在石匠壁上的“北镇名山”四个大字最为醒目,沿石阶而下,右见路旁陡壁的大平面石上,雕刻着明代山西蒲州人张邦所书“极目天表”四个大字,每字1.4 米见方。路旁空地三座小石塔,埋葬的是大观音阁庙中三代和尚,沿石阶而下,就到达了道隐,再返回山门,各位游客,我们为期一天的闾山游就要结束了,十分感谢各位对于我这一天来工作的信任与支持,同时,也希望各位今后能够继续参加我社的参观游览活动,如果有缘,宋导仍然愿意为您导游。最后祝医座的各位游客心想事成,工作顺利!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 篇10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五龙山旅游观光!

五龙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丹东城区西北17公里处,总面积56.5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08.5米。关于五龙山的形成,有个感人的传说:古时,有五条龙立志要为民除害,与霸占此地的恶魔搏斗。后来恶魔被诛,五龙也力尽战死,化成连锦的山岭,人们称之为五龙山,以示纪念。从远处端详,五龙山也确似龙形。那连绵的山体,起伏的山脊,像群龙在昂首向前;那嶙峋的峰峦,峻峭的岩壁,像群龙的铮铮傲骨。若逢轻云出岫或烟云绕岗之时,那巍峨壮丽的山势,则更像群龙在腾空欲飞。

五龙山为辽东名山,以雄、险、幽、奇、胜而着称,历来是旅游胜地。日伪时曾建“国立公园”,半途而废。半个多世纪的沉睡之后,经过全面修建的五龙山又焕发生机。车近山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壮丽、有“辽东第一门”之称的公园大门。大门高17.9米,宽27.9米,雕刻着有五条巨龙绕柱盘旋直上青云的图案,大门共用2100块花岗岩石,用以象征21世纪的开始。大门一侧,有呈梯级排列的五潭碧水,名“五龙潭”,相传是当年五龙休息的地方,如今辟为游人垂钓的场所。五潭之间有回廊曲折相连,并以木屋、水榭等点缀其间,与潭边青山相映成趣。

一进大门,是平整宽阔的休闲广场,广场两侧依山势而建的四座爬山楼,碧瓦白墙,美观别致,供游人餐饮洗浴休闲娱乐。游人至此,可在广场上骑马、坐桥、喂鸽子、坐马车,可在喷泉、石雕、孔雀灯附近观赏拍照,也可在树荫下垂钓、休息。出广场上行百十米,可见14栋豪华典雅的别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草坪上。这里绿树掩映,环境幽雅,有着田园诗一般的迷人风光,是避暑纳凉的理想去处。这里也是电视剧《刘老根》的外景拍摄地,刘老根晨练撞树等不少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五龙山,自然风光清雅秀丽,人文景观历史悠远,早有佛、道两教来此结庐建场,佛爷洞、念佛石、礼拜石等,今日仍在。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的灵峰寺,位于五龙山主峰南麓山腰处,取“头顶五龙,脚踏莲花”之势,当年香火旺盛,至今遗迹犹存。,在灵峰寺原址复建的灵峰禅寺,占地面积四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阁、藏经阁五重大殿延伸建筑,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佛教寺庙。整座庙宇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布局严谨。其中尤以大雄宝殿最为雄伟壮观,气象庄严。 藏经阁内还珍藏着释迦牟尼真身骨舍利。

五龙山又有“天然石雕公园”之称。灵峰寺以上,大大小小的象形石,分布于山山岭岭之中。有的似观音端座,有的似龙吐天浆,有的似金蟾望月,有的似神龟前行;有的像雄狮,有的像小熊,有的像骆驼,有的像猴子......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不禁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慨叹不已。

五龙山是天然植物园,林木丰茂。柞树、栗树、枫树、山核桃树等漫山遍野,天女木兰、大香、红豆杉、鱼鳞松、紫杉、厚朴等珍贵树种在这里也不罕见。春夏季节,林木繁茂如绿锦铺地,清溪飞瀑似长虹饮涧,景色极为清幽可爱。待到秋风吹过,层林尽染,红叶如火,黄花点金,又是一番迷人景象。即使在冬日,那苍龙负雪的憨态,更觉生动有趣。

五龙山风景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把现代与传统巧妙地融为一炉,把城市园林与自然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道亮丽风景,展开一幅秀美迷人的山水画卷。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 篇11

星海广场建于1997年,总占地面积共110万平方米,是目前全亚洲最大的广场。

这是一个纪念香港回归的工程,广场中间有全国最大的汉白玉华表.高19.97米,直径1.997米,均为纪念香港1997年回归.华表的底座有8条龙,柱身雕有一条龙,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广场中心效仿北京天谭圜丘的设计,由999块红大理石铺成,大理石上刻着天干,地支,24节气和12生肖.站在自己的生肖上摄影可以带来好运。

从广场中央大道的中心点北行500米就是大连会展中心,南行500米就是蔚蓝的大海了.中央大道红砖铺地,两侧绿草如茵.星海广场被倚都市,面临大海,令人心胸开阔。

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大连百年城雕-<路>.城雕由两部分组成,前面一部分是足迹浮雕,后面部分是像一本翻开的书的形状的台式广场。

大家可以看到,在足迹浮雕上面有很多脚印,这些脚印不是平白无故雕刻上去的,而是由1000个真人踩出来的,每一双足迹都有一个有名有姓的主人。

这些脚印由北向南一直通向大海,它们是按照年龄排序的.排在第一行的是1899年,大连建市的时候出生的.最后一行是1999年出生的.这1000双脚印表明了大连的百年历史是由勤劳的大连人民创造的。

这座广场位于美丽的星海湾,并由海湾而得名,总面积4.5万平方米,为大连自1899建市以来,修建的最大的广常工程于1997年竣工。她的设计充分融合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广场中央设有全国最大的汉白玉华表,高19.97米,直径1.997米,以此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华表底座和周昌都饰有龙,广场中心借鉴了北京天坛环丘的设计方案,由999块四川红色大理石铺设而成,红色理石的外围是黄色大五角星,红、黄两色象征着炎黄子孙,大理石上雕刻着天干地支,24节气及12生肖。

广场周边还设有5盏大型宫灯,由汉白玉石柱托起,高度为12.34米,光华灿灿,与华表交相辉映,这一切都积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广场巨大的五星红旗象征着我们的共和国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并使其发扬光大,广场四周,按照东周、西周以来的图谱,雕刻了造型各异的9只大鼎,每只鼎上以魏碑体书有一个大字,共同组成“中华民族大团结万岁”。

它由9支鼎托起象征着申华民族的团结与昌盛,一言九鼎,重于泰山,表现了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心声,这一广场显示了大连人对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景仰,也表达了大连人对中华民族的真挚感倩,巨大的星形广场又与大海相呼应,有星有海、恰为星海湾的象征,广场内圆直径199.9米,寓意公元1999年的大连建市100周年;广场外围直径239.9米,寓意公元2399年时大连将迎来建市500周年。

从星酒厂场沿中央大道北行500米是会展中心,南行500米是无垠的大海,中央大道红砖铺地,西侧绿草茵茵,由小黄叶杨组成的图案,每隔20米设一支航标造型的石柱灯,“航向”直通大海,表达了当年中国人雪洗百年国耻之后,面对大海,走向世民的豁达、气派。站在星海广场的中央,背倚现代都市的繁华,面向一望无际的大海,顿有一种超然于世,心胸开阔之感。而沿着广场大道走到海边,拥抱大海那种感觉只有亲临其境才可体会到的。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 篇12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来到中国最美的洞穴——本溪水洞参观游览。

本溪水洞又称九曲银河洞,全场5800米,已开发可乘船的有2800米。洞中水清澈可见,长流不息,洞内四季恒温,常年保持12度左右,一年四季皆可游览。

洞内景观全部都是天然形成的,没有任何人为因素,三分看,七分想,大家可以发挥您丰富的想象力,享受这美好的时空。

各位来宾您见过潮涌吗,我们水洞中就有一处潮涌可观。请看右侧就是我们洞中的潮涌,长约30米,这个景观非常罕见,形成也非常特别。这里的演示在沉积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分层,其抗风化能力和抗腐蚀能力也不同,在风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这么壮观的“银河潮涌”,潮水的波纹,褶皱清晰可见,十分壮观。

前方我们能看到一群憨态可掬的小猴子,有的追逐打闹,有的窃窃私语,自由快乐。它们其实就是洞顶塌陷的岩石在滴水沉积的作用下形成的石笋。很神奇吧,洞中神奇之处还有很多,前面我们还能看到嫦娥仙子在洞中暗自神伤,还有十八罗汉形态各异镇守洞中。他们也都是一棵棵小石笋组成的。

大家请看右前方是水洞的代表性景观——“宝鼎双钟”。它是由洞顶的水在下渗流时,水中的碳酸钙逐渐禅机在洞底而形成的。大家自信看钟上的绳索,似连非接,隐约相差1厘米。经过专家测算,洞中石笋的生长速度为120_年6.76豪米。大家可以算算这1厘米,还要多久才会连到一起呢?

前方我们进入双剑峡,顾名思义有两把剑悬于洞顶。

请大家抬头看,这里的钟乳石发育良好,犹如柄柄利剑悬于头顶,还真实船在水中过,人在剑钟行。前方我们穿过的就是九曲银河的第一门剑门。这里岩石低矮,请大家注意低头。

过了剑门,大家可以看到右侧的两只蹲坐的小猫在迎接大家。不远处还有一只石蛙正欲纵身跃如水中,取名“金蟾跳水”。右前方岩壁上两棵石笋,仿佛两尊慈眉善目,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保有着我们出入平安。

接着我们进入的时观音堂。大家请看岸边一个石笋在灯管的照射下宛如一尊观音,正站在高处,用柳枝蘸着净水向人们身上洒来。

前方我们进入的时九曲银河的第二门,虎闸门。大家请看前方的两块巨石,一上一下好似一只猛虎正张开血盆大口,要把我们一起吃掉呢。不过不要慌张,旁边正有一尊观音保佑我们平安通过呢。

现在我们即将欣赏到的是“水洞斜塔”它的倾斜角度远远超过的著名的比萨斜塔,倾斜角度为45度。

过了九曲银河最大的“之”字弯,我们的上方有一座横跨银河两岸的天桥,它上不接洞顶,下不连水面,像一座拱桥跨河而过,实属罕见。

前方就是我们水洞的著名景观——玉象戏水了。它晶莹剔透,鼻饮清流嬉戏于凌波之上,虽正看不像,可回过头来,仔细想想越想越像,故取名“玉象戏水”。

现在我们能来到的就是九曲银河中最大的宫殿“北极宫”。北极宫高38米,宽50米,是由于洞顶的岩层呈块状崩塌使空间不断扩大而形成的。

首先我们看到景观是“大雪山”像极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巍峨雪山景色。前面还能看到“蒙古包”和“天山烟云”等景观,这些景观都属于石幔,又称作石帷幕石帘,是由饱含碳酸钙的薄层水由洞顶或洞壁流出沉积而形成,他们的主要成分为方解石。

请看右上方的“玉皇天姿”,这些钟乳石巧妙结合在一起,是不是很像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气宇轩昂神色威严地对众仙发号施令。

我们所在的位置已经石开发部分的尽头了,我们的船将在这里掉头返航。游客朋友们,在我们返航的过程中任然有许多美丽的景观等待着大家。

前面就是我们之前看过的玉象戏水,从这个角度看四肢齐备,五官俱全,石最好的观赏角度。

我们进洞后观赏过的景色,在我们返程途中由于欣赏角度的变化,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还有一些岸边的景色,在来的时候由于离我们很远大家没有看到,回去的时候还有机会再次细细端详。那么请大家随我继续游览参观,从另一侧欣赏九曲银河不同的景观把。

我们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请您下船时扶好慢下。欢迎再次光临本溪水洞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 篇13

Lingshan scenic spot is located in huludao city, liaoning province lianshanbased ZiXiang cold water Wells village southwest, 48 kilometers from huludaocity, the core scenic area covers an area of 12 square kilometers. Scenicmountains, lush trees, jagged, deep caves, pavilions, temple bridge gallerystrewn at random have send. Unique architectural styl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thick, is the rare ancient temple complex in north China. Liaoning province topten forest park, the huludao city lianshan district of patriotism educationbases.

Lingshan was founded in 1738, emperor qianlong three years), after 1806(the eleventh year of jiaqing)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the beginning ofthe republic to form the next three courtyards, which group. Pavilions ingeniouslayout, exquisite construction, in the study of the qing dynasty middle-latereligious architecture layout, the form of grea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han scenic spot of Buddhism, Taoism, Confucianism culture and naturallandscape into an organic whole, a total of LouTing DianGe 29, statue of Buddha,two taught more than 180. Scenic area from the five Buddha, the worse, spittorarmor of god, or lock, couples stone, stone, chick, Chinese zodiac dragon toteng, camel peak, tiger cave, and training platform, tian qi temple, shipbuilding, the infinite Wan Xian hole, hole, mother earth buildings, the god ofwealth, cool water at the tomb of the ancient, Zhong Qing etc. More than 100spots.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 篇14

尊重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首先请容许我代表怪坡景致区所有工作职员对各位的到来表现热闹的欢送。我是本次为大家供给讲解服务的向导员,我叫,盼望我今天的讲解能让大家对怪坡风景区有更进一步的懂得,假如在我的讲授进程中大家有没听懂或没听明白的处所,请你向我提出,我会过细耐烦的,对您所提出的问题做出最具体的解答!

好了,现在让我们转入正题,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沈阳市东部山区就有这样一个坡,各种车辆到此,下坡不开(蹬)不走,上坡不开(蹬)却主动向坡上滑行。

那它毕竟是怎么发明的呢?公元1990年4月的一天,新城子区第一交警大队第二分队的两名交警到此熟习路段,当两个人驾驶着北京牌吉普车行驶到怪坡底部时,无意间发现车内加油表失灵,于是将车停下,摘档熄火后未几,奇观发生了,车子竟在无人驾驶地情况下,神不知鬼不觉地由东向西沿坡滑行而上,非常惊诧的他们壮着胆子又试了几回,依然如斯,百思不得其解,带着怅惘就这样惶然而去了。

新闻不翼而飞,好奇者一拥而上,国产、入口、大型、小型、载重、轻巧,各种汽车纷纭来坡一试,无不证明怪坡之巧妙,更有趣的是骑上自行车上坡只有扶住车把,不必蹬车就飞快地向坡上滑行,而下坡却要使劲蹬,不蹬不走,真是奇哉,妙哉,世人交口称“怪”,“怪坡”之名从此传开,当初已经越出国境,蜚声中外,堪称“华夏一绝”!

(地点:怪坡服务核心)

怪坡是一条长80余米,宽约25米,呈西高东低走势天然构成的斜坡,它位于东经12303’,北伟420,海拔153.1米,在沈阳市新城子区净水台镇帽山西麓,面对旷野,背依群山,沈哈高速公路纵穿景区境内,西距贯串南北的国道102线1.32公里,南达东北名城沈阳30公里,北往辽金重镇铁岭28公里,东向煤都抚顺30公里,距《刘老根》续集拍摄地清河风景区90公里。

(开车试坡,骑自行车试坡,走路试坡。)

怪坡面世,神秘加身,专家、名人、学者络绎不绝探秘揭谜,我国当代著名诗人贺敬之参观后留下这样的诗句:“做作探秘,人生解惑,一题多思,沈阳怪坡”。香港有名作家金庸颇有感触,他写道:“天下奇事怪象甚多,智力有时而穷,固不能概以非科学视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失掉者,美籍华人李政道曾亲临怪坡休会后,幽默地说:“怪坡不是魔术,弄清原因,我又可取得一次诺贝尔奖金。”总之,对怪坡造成的原因,七嘴八舌。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概括起来现在比拟集中的说法有三个:

一、第一种说法是磁场作用

有人以为在怪坡西侧有一磁场或引力场,足以吸引各种车辆或行人轻松西行,但至今未能探测到磁场产生地及强度。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带着大小两个球体篮球和铁球亲临怪坡测试,成果两个球体都是向坡上转动,所以磁场这种说法被否认;

二、说是重力位移

咱们都晓得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地心引力作用,物体沿坡下滑,也是由该物体受地球体引力所起的。因为怪坡上的物体不再向坡下滑而是向坡上移的景象就已经脱离了经典力学的个别情形,由于某种起因重力场上的某个或某多少个点散布异样这是完整可能的。但发生这种现象它的范畴不可能只限度在这条长80余米,宽约25米的坡,可是怪坡邻近,目前却再也找不到这种现象了;

三、说是视觉差

因为怪坡特别的地形、地貌,造成了视觉上的误差。然而在坡上无论是用程度仪丈量仍是测海拔高度,坡度跟落差都有,坡度约为1.87度,而两侧的海拔高度落差为1.2米.这足以证实不是视觉差。

各种说法都彼此抵触,都不能给怪坡以正确的迷信定论。

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川流不息地游人无不带着“临坡不枉此来游的满意,又留着如此奇妙谁造化”的县念而怅然离去。

科学迷宫大,解谜待专家。

怪坡发现后,又有新谜面世,真堪称“一坡独特百景生辉,山献景色水奉姿色。”在怪坡东南约百米的山坡上,有方圆二百米的地方只要用脚使劲一跺,下面就会发现“空空”的响声,其声深沉,被人称为“响山”。

顺着响山坡行至山顶,假使用木棰砸地,便可听到“嗡嗡”的响声,其声圆润,悠悠不止,故被称为“嗡顶”。怪坡、响山、嗡顶被称为“三谜”不解之因,人们更想给它披上一层神秘袈裟!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 篇15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你们本次的导游,我叫哈柄旭。你们可以叫我小哈。我是一个活泼的人,大家不必拘束哦!那么下面我们就进行为期一天的北陵之旅吧!

北陵公园简介(1分钟)

北陵又称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占地330万平方米。1643年(清崇德八年)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建成。1920_年,奉天省政府将清昭陵辟为公园。昭陵是沈阳名胜古迹之一,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华,也是汉满蒙民族文化交流的典型。1982年国务院公布清昭陵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方城是陵园的主体部分,结构与福陵的方城相似。北陵既有古老的传统建筑,又有现代化游园设施,置身园中,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它是国内外游人来沈必游之地。清昭陵内古松参天,有许多地方值得观看,像赑屃驮石碑、角楼、后山的陵墓等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陵墓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位于沈阳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一的游览胜地。园内古松参天,草木葱茏,湖水荡漾,楼殿威严,金瓦夺目,充分显示出皇家陵园的雄伟、壮丽和现代园林的清雅、秀美。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关睢宫宸妃、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公园(10秒)

昭陵的另一特色是漫漫数里的古松群。现存古松二千余棵,松龄达三百多年,摇曳挺拔,参天敝日。这些苍翠的陵松在金瓦红墙中构成昭陵又一壮丽景观,其中的“神树”、“凤凰树”、“夫妻树”、“姐妹树”、“龟树”等更是别具特色。

清昭陵正门+主体(40秒)

沈阳昭陵陵区建筑布局大致是这样的:陵区四周设有红、白、青三种颜色界桩,南北狭长,东西偏窄。陵区最南端是下马碑,其次,为华表和石狮。往北是陵寝正门——正红门,此门周围是环绕陵区的朱红围墙,又叫“风水墙”。正红门内有一条南北笔直的石路叫“神道”,神道两侧由南往北依次立有擎天柱柱一对,石狮子一对,石獬豸一对,石麒麟一对,石马一对,石骆驼一对,石象一对。这些石兽统称“石象生”。最北边是月牙城,月牙城正面有琉璃影壁,两侧有“蹬

道”可上下方城,月牙城之后是宝城、宝顶,宝顶之内为地宫。宝城之后是人工堆起的陵山——“隆业山”。另在陵寝西侧、与宝顶遥遥相对还有一组建筑叫“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园寝”,是安葬太宗众妃的莹地。除此之外,在陵寝东西两翼各三里许有陪葬墓。

总的来看,沈阳昭陵主体建筑仍保存至今,地下基础完好,规划、布局依然完整,古建筑与遗址未受后人过多的干预与改变,自然环境也基本保持原始状态,真实性与完整性程度很高。

皇太极历史(1分钟)

爱新觉罗·皇太极,即清太宗,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清朝开国皇帝。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天命十一年(1620_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对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2]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在崇德六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生俘洪承畴,自此明朝关外精锐丧失殆尽,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清军入关已成必然之势[3]。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皇太极前后在位20_年。他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福临即位。

皇太极和博尔济济特一个姑姑两个侄女(1分钟)

他这一生娶了十五位妻子,但博尔济济特家族的三位女性在历史上尤为显得重要。孝端文皇后(1599年05月31日-1649年05月28日),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后,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

孝庄文皇后(1620_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

敏惠恭和元妃(1620_年-1641年),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生于万历三十七年,为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亦孝端文皇后之侄女。天聪八年(1634

年),时年二十六岁海兰珠入清宫。而早在天命十年(1620_年),她年仅十三岁的妹妹布木布泰(即孝庄文皇后)就已嫁给了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册封五大福晋时,封为关雎宫宸妃,为四妃之首,仅次于姑母哲哲,位次比妹妹本布泰(庄妃)高出两个等级。。海兰珠的封号和她所居宫室的名称,充分表达了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由衷喜爱。宸妃深受皇太极宠爱,两人感情极深。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1637年8月27日),宸妃生下皇太极第八子。皇太极为此大赦,这是立太子时才会有的举措。母子最受皇太极宠爱。但此子未命名,就于崇德三年正月廿八日(1638年3月13日)逝世,不满周岁。崇德六年,宸妃逝世。

皇太极亲临松山之战前线指挥作战期间,宸妃患病,得知此事的皇太极安排好一切急忙往回赶。可惜还未赶到时,噩耗已至。此后,皇太极虽百般体贴,多方抚慰,但本就时有微恙的宸妃,又遭受丧子之痛,始终难以恢复健康。从此这位身体一直健壮的皇帝忽而昏迷,忽而减食。崇德六年(1641年)以后,皇太极因身体不好,曾发布过大赦令,也减少了处理日常事务的负担,甚至做过祈祷。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年52岁。

皇太极和多尔衮(40秒)

爱新觉罗·多尔衮(1620_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的弟弟。

天命十一年(公元1620_年)努尔哈赤驾崩,皇室中争夺皇位的行动都在秘密进行,争夺最激烈的就是多尔衮与皇太极。先帝在位时,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深受其宠,她自然也有让多尔衮称帝的想法。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从年龄与实力来讲,多尔衮与皇太极都相差甚远,后来阿巴亥被迫殉葬,多尔衮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这种情形下,多尔衮完全可以把皇太极当作最大的敌人,但是多尔衮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要想活命,以后为母亲伸冤以及自己有所作为,现在就必须委屈求全,尽心尽力辅佐皇太极,得到皇太极的信任。皇太极能在众皇子中脱颖而出,除了心狠手辣,自然也有过人的胆识和能力,在防备的同时,他也重用多尔衮,把他视为自己的左右手,也化解了多尔衮心中的一部分怨恨。(皇太极死后为了大清的团结和安定,多尔衮也没有和豪格正面争夺皇位,这都是和皇太极的心计分不开的。)

皇太极死后,此时的多尔衮已有众多的支持者,他也被皇室公认为最有才能的人。多尔衮做皇帝的美梦现在又死灰复燃,多尔衮为了摸清各大臣的态度,就去询问索尼对皇位继承的意见,不料索尼一点也不给多尔衮面子,直接说:“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多尔衮碰了一鼻子灰走了。

多尔衮不得不重新考虑是否争夺这个皇位。并且他还面临着一个强大的对手----豪格。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凭借父亲的余荫加上多年来的南征北战,豪格也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些条件都是他继承皇位的极有利条件。多尔衮与豪格一直关系都不是很好,如果豪格做皇帝,多尔衮肯定不愿意,如果多尔衮做皇帝豪格也不会答应。两方互不相让,谁都没有绝对的优势压倒对方。对于谁主动用武力解决都是一步险棋。多尔衮看局面僵持不下,就提议让皇太极之子福临即位,这样一提连豪格也没有话说了,所以此时多尔衮也没有称帝。多尔衮在辅佐福临的时候,虽然以“周公”自居,但实际的做法和真正的周公都相差十万八千里。他重用宗室、擅权执政、暗箱操作等等都表明多尔衮的野心一直都在。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两点:其一,多尔衮一直存在称帝的美梦,但是权衡利弊,而没有盲目行动。其二,多尔衮在称帝美梦破灭的情况下,才自封“周公”,寻找心理安慰罢了。我们这里仅对多尔衮在称帝方面的事进行探讨,中肯的说,多尔衮对大清的统一仍然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结束语(15秒)

我们今天的北陵之旅就到此结束,大家可以到公园内进行散步游玩,拍照留念,下午四点准时在公园门口集合哦!祝大家玩得开心,同时也要注意安全哦!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 篇16

冰峪沟国家级AAAA旅游风景区、辽宁仙人洞国家森林公园为相毗邻的两个景区,它位于辽东半岛南部庄河市北40公里处,是一处以奇特的冰川地貌、秀丽的自然山水为主景的山岳型风景区。

冰峪风景区,素有"辽南桂林"之美誉,蜚声海内外。被誉为“天然动植物王国”的辽宁仙人洞国家森林公园,是庄河市又一旅游胜地,与冰峪相邻。这里的珍禽野兽、奇花异草多达上千种,这里六百多公顷的赤松林风不然亚洲乃至世界上都堪称一绝。

冰峪沟是20世纪80年代初被发现的。当时几乎与世隔绝。80年代末,政府对这个占地170平方公里的地方进行旅游开发,形成了冰峪旅游度假区。冰峪的魅力长年不减,夏天的冰峪沟特别凉快,是理想的避暑之地。秋天是冰峪最美的季节,飘舞着红叶的山峦,斑斓多彩。冰峪最壮观的季节是冬季,石林像玉石一样的洁白,奇峰像水晶一样耀目,山泉凝成了冰帘,满眼冰山雪岭。一派银装素裹,这大概也是冰峪名称的来历吧。

冰峪被冠以“辽南小桂林”、“东北九寨沟”、“东方小瑞士”的美称。冰峪的山既有北方山岭粗犷豪放的气势,又有南国峰峦玲珑秀美的风姿。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龙华山腰的仙人洞,洞内有道佛两家寺庙,日日香烟缭绕,故而得名。在冰峪众多的沟谷中,可以游览的主要有南沟和北沟。大自然的美景妙韵仿佛全浓缩在这里。冰峪的水主要是指流经景区内的两条河:英纳河、英纳河支流小峪河。英纳河如一条白色的绸带,沿着冰峪盘旋而去。小峪河则如一根根线,缠绕着一座座孤峰山林。由于亿万年的冲刷,冰峪的河道清洁如新,并形成了一处处洁白柔软的沙滩,各种形态的鹅卵石遍布河谷。

冰峪的河底多是岩层结构,碧水清澈如镜,游鱼细石清晰在目。冰峪无山不美,无水不美。景区内森林覆盖率占90%以上,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AAAA级国家旅游风景区。原始森林遍布于群山之中,遮天蔽日,郁郁葱葱,是一座天然的大植物园。有森林必有动物,脊椎动物就有200多种。常见的有狍子、獾子、野鹿、狐狸、山兔、松鼠等。游人偶能看到它们穿越山林的灵活身影。当然这里是绝对禁猎的,不过可以钓鱼抓河蟹。

景区内的山属千山余脉,石英岩结构,是黄河以北罕见的保存完整的喀斯特地貌。经地质专家的多次考察,这里的地质是第四纪冰川期形成的,并在这里发现了多种冰川遗迹。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在1740公顷原生型生态森林里不仅有高寒山区植物,而且还有亚热带植物。从植物种类上看,木本植物150余种,草本植物500余种。这里还生长着珍贵的三桠药樟、海州常杉、兰果紫珠、灯台权等10余种亚热带植物。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 篇17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沈阳清昭陵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我很高兴,下面我将和大家游览沈阳有名的风景名胜之一——昭陵。

沈阳由于坐落在浑河(古沈水)之北而得名,是中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风光,而且有着非比寻常的人文景 观。它是多民族共同开发的历史名城,至今已有7220xx年的文明历史、2320xx年建城史的塞外名城。是清朝的发祥地,所谓“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在中 国近代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宫两陵”更是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遗产。

(清朝的建立)

那么,在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大清王朝是怎样建立的呢?大家知道,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世事 沧桑,朝代更迭。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崇祯皇帝由于朝政腐败,明军涣散,再加上当时整个中国发生严重的旱灾,良田颗粒无收。然而,在这严重的饥荒之 年,苛捐杂税有增无减。于是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出现了以李自成等几十只农民起义军。可是,虽然李自成起义军斗争烈火燃遍了大半个中国,建立了“大顺”政 权,但由于没有重视建筑巩固的根据地,最终被入关的清军摘取了胜利果实。就这样,清朝在起义军的推波助澜下,取代了统治中国封建社会长达276年的明朝, 座殿紫禁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皇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此,拉开了清朝统治中国296年 (1616-1911),比明朝整整多了20xx年的漫长序幕。

(陵主人概况)

清朝共有12位皇帝,10位葬在关内的河北,2位葬在关外的辽宁。管内除末代皇帝溥仪葬在华龙陵园外,其余九个皇帝,5位葬在清东陵,4位葬在 清西陵。关外的2位皇帝即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今年我们参观的就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皇太极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游览之前我先介绍一下皇太极的生平。皇太极姓爱新觉罗氏,满族,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死于崇德八年(1643年),终年52岁,后金第二代 君主,大清创建者之一,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1620xx年太祖去世,他被推举继汗位,年号天聪。1636年去汗称帝,改国号大清,年号崇德,更女真为满洲, 辛亥革命后通陈满族。皇太极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一生勤于政事,勇于战阵,在位20xx年,完善八旗制度,与蒙古建立巩固联盟,多次给明军以沉重打击,著名 的萨尔浒和松锦大战成为我国军事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术的典范。最终统一了东北全境,缔造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并为之取代明朝登上中原舞台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一位有远见卓识和重大历史贡献的君主。

陵墓是历史的见证。是记载着重大事件的场所,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一向认为,陵墓关系到帝运之盛衰,国祚之长短。因此,在历代封建帝王的心目中,陵寝显示和象征着皇权。所以,历朝历代统治者不惜动用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使用最好的材料和最高的技术来进行建造。

(三京、三陵介绍)

清初关外有“三京”、“三陵”。“三京”九时兴京——现辽宁新宾;东京——现辽阳;盛京——现在的沈阳。“三陵”就是新宾的永陵,即祖陵,埋葬 着肇、兴、景、显四祖;沈阳东郊的福陵,也称东陵,埋葬着清朝第一代开国君主努尔哈赤及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昭陵位于沈城北部,又称北陵,这里埋葬着清 朝第二代开国君主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盛京三陵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河北易县的清西陵共同构成了清代皇家陵园。

在二千余年的封建专制社会里,每一个皇帝都有一群后妃。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着关雎宫宸妃,麟趾宫贵妃,衍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他们葬 在昭陵宝顶西侧的二百米处的贵妃圆寝,全称叫宸妃、懿静大贵妃园寝,又称贵妃园。由于年久失修,只有遗迹可寻。这种陪葬制度体现了封建君王“事死如事生” 的愿望,也体现了忠君思想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昭陵建筑概括)

昭陵位于盛京古城北约十华里,占地330万平方米,始建于清崇德八年(643),历时八年,于顺治八年(651年)初步完工。昭陵的主要建筑是 顺治、康熙年间建造的。随着对汉文化的逐渐认同,乾隆和嘉庆各朝又做了若干增建和改建。到嘉庆六年(1820xx年)全部竣工。可以说,它是一座积累式建筑 群,修建时间跨度较大,经过一百多年的时间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它是从平地而起的,坐北朝南。主要建筑部分布在平面布局的中轴线上,两侧各建筑采取对称形 势分布。它既吸取了前代明陵的建筑长处,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优点,又融会了满族陵寝建筑的特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清入关前满族建筑艺术的演进情况。它是“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陵墓,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 王陵墓建筑之一。

(过去的昭陵范围)

过去的昭陵陵区四周设有三排木桩做为保护标志。这些木桩分为红、白、青三种颜色。每根木桩高9尺,直径6.7寸。其中,红柱在风水红墙之外一里 的地方,周围共有128根;白桩在红桩之外,两者相距10大到20丈不等,白桩共有90根;青桩在白桩之外约十华里,共有40根。青桩的范围是东起二台 子,西至小韩屯,北起三台子,南至保安寺。按这个范围粗略计算,东西南北各不少于十五华里。在此范围内全属昭陵法定保护范围。清朝《大清律》明确规定: “红桩以内寸草为重,白桩以内禁止樵采,青桩以内禁止烧造”。而且对进入陵区者以情节轻重又有细则处罚规定。可见界桩是大清法律的象征,大有令人望桩生畏 之感。如今,这些界桩随着清朝的消亡早已荡然无存。

(下马碑)

昭陵周围除了有界桩,还有六座下马碑,它们都是成对矗立在昭陵内的。其中两对在陵寝前方,另一对在陵寝东西红门附近。陵前的两对下马牌,一对在 新开河北岸,一对在神桥桥南。这三对下马碑至今保存尚属完好,石材都是选用坚固耐用的青沙石。每个碑都有四个戗角石,可起到加固碑体的作用,也起到装饰美 化作用。碑的上下首都刻有如意纹,中腰开光部分为碑文。三对碑的碑文不完全相同。其中,新开河北岸的下马碑碑文是满、蒙、汉、回、藏五种文体。碑文:“诸 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其它两对碑文只有满、蒙、汉三种文体,碑文是:“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下马碑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标志。明清时期广泛应用在陵寝、宫殿等外,距离远近按尊卑等级有所不同。官员出行每遇下马碑必下车、下轿步行,所谓“武宫下马,文官下轿”。否则,是违制,是要受到处罚的。

昭陵在初建时仅有下马木牌做为下马标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皇帝弘历东巡盛京时决定将永、福、昭三陵下马木牌一律改为石碑,“以昭永 远”。由于是钦定工程,所以,各项准备工程进展顺利,于乾隆四十九年五月二十五日三陵下马牌工程届时破土动工,工程历时三个月。皇帝一道圣旨,崭新的下马 牌全部雕造完毕,按时起立。

(神桥)

现在我们来到了神桥,在清朝帝王陵寝中普遍使用的建筑形式就是“神桥”。它既有装饰陵寝建筑的作用,更有其实用价值。以昭陵来说,陵寝地势基本是前低后高。这样,每到雨季必然有大量的雨水从后向前泄出,那么,神桥玉带河保护着陵寝居高处水的排泄,真可谓金城汤池之固。

清代帝王陵墓桥都是按桥孔分,有一孔、三孔、五孔等。孔桥最多的是河北清东陵的孝陵九孔桥。昭陵神桥是一座三孔拱形石桥。过去是青砖铺面,两侧 有石雕护栏,栏板雕刻着身披烈焰腾空飞翔的大马,还有蕃草、海水、江涯、花卉及“八宝”等。护栏上雕有“宝瓶天拱”及“俯莲式”望柱头,桥两端有守桥石狮 子,桥下是“玉带河”。

据嘉庆十年档案记载,昭陵神桥“历来久远,砖石朽烂,多有坏损处”。说明此桥在嘉庆年间已严重损坏。嘉庆20xx年及20xx年,顒琰两次来昭陵祭祀祖 陵,竟未修此桥。道光9年旻宁也来昭陵祭祖,同样也未修此桥。直至道光20xx年,此桥破损更趋严重,急待修整。但因国力空虚,最终只得一拖再拖。

如今的神桥是建国后维修的。虽桥栏板,柱头不如昔日雕刻古朴细腻,但仍不失神桥华美、庄重的姿色。

(石牌坊)

经过神桥,漫步台阶,迎面矗立的就是昭陵著名的石牌防。它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特殊的门,是明、清两代特有的装饰建筑。用以点缀城市时,多称为 “牌楼”。作为一种纪念死者、旌表功德的门洞式纪念建筑物,多称为“牌坊”。它经常被立于陵墓、庙宇。饲堂、道路和园林之中,尤其在陵墓之前,它除了具有 表彰功德的纪念意义之外,还有陪衬景物,表示仪注,弓间人们进入膜拜帝王境界作用。

大家请看,此访雕造精美,全部为仿木架结构。其造型为四柱、三间、三楼,歇山式顶子。其上有三条大脊,八条垂脊,还有大吻、走兽、垂兽等。檐下 有出檐的瓦垅、斗拱、额仿、横梁、兽头等构件。各部位还浮雕有花卉图案,如云龙纹、吉祥八宝、缠校莲、著草等。请大家用手指一下,八宝它雕在牌坊的哪个部 位?好。还有引人注目的是,四根柱脚上雕有座狮四对,獬豸一对。其中,南北相背者是狮子,东西相背者是獬豸。它们相背蹲踞在须弥座上,昂首挺胸,瞪目张 口,活灵活现,虎虎有声,令人望而生畏。好像在忠实地守卫陵寝。整个牌坊雕琢穿透,集平雕、园雕、浮雕、透雕等各种雕刻技法于一炉,刀法粗犷,遒劲而细 腻,真可以说是一件石雕艺术的巨型“神品”。被现代艺术家视为清代雕刻珍品,它是昭陵陵寝中有代表性的第一件石雕作品,也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清初石坊建筑, 在辽沈地区也是罕见的。

这座石坊建造年代分为两个时期:即坊体于顺治八年初建完成,当时的石坊仅在两端有三对夹秆石兽(狮子两对,獬豸一对),而中间的两对夹杆石狮建造于嘉庆六年(1820xx年)。大家稍注意看一下,就很容易看出,中间两对石狮颜色较白,两端的石兽颜色较深。

那么,为什么在顺治年间建造完工后,隔一百多年,嘉庆年间又稍作补建呢?据《清高宗实录》记载,原来,这座石牌坊在乾隆后期就出现倾斜现象,盛 京官员请求增添戗石,乾隆不准,认为“陵寝重地工程未宜轻动”,没必要修理。又说,此坊已建成一百多年,至今不过倾斜七、八寸,说明此建筑十分坚固,可听 其自然,保持原状,无需加戗石。乾隆提出了这些理由,均不合理,他为什么不同意呢?原来乾隆另有苦衷,当时官场腐朽,怕盛京官员借工程之机贪占“钱粮”, 所以迟迟没建。直到嘉庆四年太上皇驾崩,才钦准盛京官员提出的计划,并命盛京将军晋昌,工部待郎萨敏二人为“督工大臣”。他们提出,为了前后统一,还是用 石狮形式,更为坊体坚固。同时,用狮子造型,可增添陵寝气势。嘉庆六年二月冬天,“督工大臣”立即调来最好的石匠,起早贪黑,刀刻斧凿,仅用五个月便将四 件石狮雕刻完毕。为此,嘉庆还给他们二人奖励。可是,由于他们二人只顾赶工程进度,忽视了工程质量,不到二年,夹杆石狮便出现下沉现象。嘉庆得知此事,非 常重视。这时正赶上嘉庆来盛京祭祖,考虑到工程还没出三年“保固”期,就出现问题,于是传二位督工大臣,每人各出资一半,返工修理,以示“正肃”。无奈, 二人道旨照办。

嘉庆十年(820xx年)八月,顒琰又来到昭陵,当大礼已毕,在祭区敬瞻之时,特意到石坊驻足停留,十分仔细的观摩了这件为之费了一番心思的佳作。

(正红门)

穿过石牌坊,拾级而上,就到了昭陵陵寝。大家看到了,昭陵是一组红墙黄瓦建筑群,为什么这样呢?据道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五行包括金、木、水、 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对黄色就产生了一种崇仰和依恋的感情。于是从唐朝起,黄色就成了代表皇家的色彩,其 他人不准在服饰上和建筑上使用。而红色则寓意美满,吉祥和富贵。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昭陵的基本色调便采用了红、黄两种颜色。大家请看迎面的这座宏伟建筑叫 王红门,也叫大红门。它是陵寝的总门户。

陵寝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平面布局分为三进院落式。三进院落的布局形式是昭陵制度的特点之一。这种布局形式是陵寝由南向北依次分为三个院落。第一个院落由碑亭等神厨、神库组成;第二个院落由祭殿和配殿组成;第三个院落由宝城和明楼组成。

请大家看一下东西两侧的跨院,东跨院为更衣亭和静房。更衣亭是皇帝揭陵进祭时更衣的地方。按清代惯例,每当皇帝谒陵,头一天行“展谒礼”时要穿 素服,第二大行“大飨礼”时则御朝服。衣服不能在来前就换好,需要在正红门前进更衣亭更换。后面还有一小亭叫静亭,就是皇帝的御用厕所。西跨院为省牲亭和 馔造房。省牲亭是祭扫时宰杀上祭用的牛、羊的地方,馔造房是用来置锅灶收拾上祭的牛羊的地方。

下面请看正红门。它建于顺治八年(1651年),位于整个陵园的正南位置,是陵园的正门。它是由三个半圆形的红色大拱门组成。拱门上是一座单檐 歇山式门楼,斗拱建筑,由彩色琉璃构件组成,三个拱门边上均有浮雕装饰,中门浮雕为二龙戏珠图案,左右门为花纹图案。在正红门中门脊上原有宝瓶一个,是 “保平”的谐音,以示“保全陵寝平安”之意。两侧的砖墙叫袖壁,为什么叫袖壁呢?因为它如同衣服的袖子,袖壁长8.5米,高5米,壁上浮雕着姿态生动,气 宇轩昂的五彩琉璃皤龙,所以袖壁又叫龙壁或龙砖看墙,昭陵共有六对12个龙壁,如此之多的龙壁在陵寝中出现,这在明清诸陵中也是罕见的。传说龙壁有镇妖、 驱邪、护陵之作用,是个瑞祥之物。请大家细观,那东面黑色龙身的龙壁是用来镇黑天的,西面绿色龙身的龙壁是用来镇白天的。五彩蟠龙作升腾状,昂首,张着鳄 鱼嘴,舞着鹰爪,舒卷着蛇身,勇猛矫健,腾空飞跃,飞天潜海,颇有动感,大有呼之欲出的气势,给孤寂的正红门增添了许多生气,也显示正红门这座总门户的庄 严气派。龙壁它是明清特有的建筑装饰,华丽的琉璃纹饰与建筑物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具有浓郁的东方美学色彩。在无明清三朝的700余年中,琉璃技术逐渐成 熟,达到封建社会的最高峰,被广泛用于宫廷和陵寝。在古建筑学中,它属于八字型龙壁,昭陵新建的大门上的龙壁属于一字形龙壁。这对八字形龙壁两侧有红色综 墙相接,缭墙向左右方向延伸,形成方形围墙,把陵寝紧紧围绕起来。缭墙用青砖砌成,南墙高3.2米,东西墙高2.6米,四周长共1653米。墙体施以粉红 色,所以又有“风水红墙”之称。红墙与正红门,东西红门形成和谐的整体。

大红门及东西红门各有严格的使用规制:大红门正中一门叫神门,是皇太极和皇太后神灵出入的门户,此间平日不开,只能在大祭时抬祭品和祝版的官兵 从此通过。大红门东侧门为君门,是皇帝祭陵时走的门,另一侧门为臣门,是祭祀时大臣出入的门。但在实际祭陵时,皇帝也不走正门,这可能是出于对祖宗敬畏的 缘故吧。

神门、君门、臣门,不同的人出入不同的门,这种作法,突出了皇权至高无上和君权神授的作用。

(进入陵寝)

进入正红门内,从中间的“神道”为中轴线,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昭陵陵寝建筑布局严格遵循“中轴线”陵寝规制,陵寝主体建筑全部建在南北中轴线 上,其它附属建筑则均衡地建在它的两侧。这样的陵寝设计思想主要是体现居中为尊,至尊无上,同时,达到使建筑群稳重、平衡及统一等美学效应。

神道是用长条的石头铺建而成。以正红门的神门起,一直通向陵寝后部月牙城的影壁前,这就是全陵的中轴线。神道两旁的条石叫牙石。

那么大家不禁产生疑问,神道是为何意?所谓神道又叫神路,顾名思义,是神行走之路,人是凡人俗子,当然没有资格走此路。在清代时,任何人都不允 许在神道上行走,以示对皇帝敬重之意。只有运送帝后棺椁、神牌、祝版、制帛的官兵,才可以在神道上通行。除此之外,就是贵为天子的皇帝和母仪天下的皇后, 进入陵区也要另辟御路而行。今天,大家在神道上随意闲适漫步,是否能想象得到当时人们对这条神道的敬重和畏惧情感呢?

按明清陵寝制度,对神道也有许多限制。首先,不许从神道这端直接看到另一端的隆恩门。就是说,从大红门至隆恩门中间必有建筑物隔断,这寓意“风 水”一眼望不断。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祖陵“风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皇位的传承和龙脉的延续,事关重大。因此,修陵者便挖空心思,采取的措施一般是在 神道上建“影壁山”及“龙凤门”遮挡,而昭陵的神道上建筑神功圣德碑之亭,也起到“风水”一眼望不到头的效果。其次,神道也如神门一样,神圣不可侵犯,违 者予以重处。据说有“横定罚,竖走杀”的规矩。

在神道两侧,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石雕华表一对,石兽六对,大望柱一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它们建成于顺治七年(1650年)。石兽依次分别 为坐狮、坐獬豸、坐麒麟、立马、卧骆驼、立象各一对,共六对十二个。这些石雕兽群就是清康熙时道土苗君稷在《秋日望昭陵》这首诗中描绘的:“十二御林严侍 卫,风嘶铁马白云霄”。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 篇18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沈阳清昭陵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我很高兴,下面我将和大家游览沈阳有名的风景名胜之一——昭陵。

沈阳由于坐落在浑河(古沈水)之北而得名,是中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风光,而且有着非比寻常的人文景 观。它是多民族共同开发的历史名城,至今已有7220xx年的文明历史、2320xx年建城史的塞外名城。是清朝的发祥地,所谓“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在中 国近代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宫两陵”更是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遗产。

(清朝的建立)

那么,在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大清王朝是怎样建立的呢?大家知道,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世事 沧桑,朝代更迭。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崇祯皇帝由于朝政腐败,明军涣散,再加上当时整个中国发生严重的旱灾,良田颗粒无收。然而,在这严重的饥荒之 年,苛捐杂税有增无减。于是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出现了以李自成等几十只农民起义军。可是,虽然李自成起义军斗争烈火燃遍了大半个中国,建立了“大顺”政 权,但由于没有重视建筑巩固的根据地,最终被入关的清军摘取了胜利果实。就这样,清朝在起义军的推波助澜下,取代了统治中国封建社会长达276年的明朝, 座殿紫禁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皇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此,拉开了清朝统治中国296年 (1616-1911),比明朝整整多了20xx年的漫长序幕。

(陵主人概况)

清朝共有12位皇帝,10位葬在关内的河北,2位葬在关外的辽宁。管内除末代皇帝溥仪葬在华龙陵园外,其余九个皇帝,5位葬在清东陵,4位葬在 清西陵。关外的2位皇帝即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今年我们参观的就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皇太极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游览之前我先介绍一下皇太极的生平。皇太极姓爱新觉罗氏,满族,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死于崇德八年(1643年),终年52岁,后金第二代 君主,大清创建者之一,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1620xx年太祖去世,他被推举继汗位,年号天聪。1636年去汗称帝,改国号大清,年号崇德,更女真为满洲, 辛亥革命后通陈满族。皇太极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一生勤于政事,勇于战阵,在位20xx年,完善八旗制度,与蒙古建立巩固联盟,多次给明军以沉重打击,著名 的萨尔浒和松锦大战成为我国军事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术的典范。最终统一了东北全境,缔造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并为之取代明朝登上中原舞台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一位有远见卓识和重大历史贡献的君主。

陵墓是历史的见证。是记载着重大事件的场所,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一向认为,陵墓关系到帝运之盛衰,国祚之长短。因此,在历代封建帝王的心目中,陵寝显示和象征着皇权。所以,历朝历代统治者不惜动用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使用最好的材料和最高的技术来进行建造。

(三京、三陵介绍)

清初关外有“三京”、“三陵”。“三京”九时兴京——现辽宁新宾;东京——现辽阳;盛京——现在的沈阳。“三陵”就是新宾的永陵,即祖陵,埋葬 着肇、兴、景、显四祖;沈阳东郊的福陵,也称东陵,埋葬着清朝第一代开国君主努尔哈赤及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昭陵位于沈城北部,又称北陵,这里埋葬着清 朝第二代开国君主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盛京三陵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河北易县的清西陵共同构成了清代皇家陵园。

在二千余年的封建专制社会里,每一个皇帝都有一群后妃。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着关雎宫宸妃,麟趾宫贵妃,衍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他们葬 在昭陵宝顶西侧的二百米处的贵妃圆寝,全称叫宸妃、懿静大贵妃园寝,又称贵妃园。由于年久失修,只有遗迹可寻。这种陪葬制度体现了封建君王“事死如事生” 的愿望,也体现了忠君思想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昭陵建筑概括)

昭陵位于盛京古城北约十华里,占地330万平方米,始建于清崇德八年(643),历时八年,于顺治八年(651年)初步完工。昭陵的主要建筑是 顺治、康熙年间建造的。随着对汉文化的逐渐认同,乾隆和嘉庆各朝又做了若干增建和改建。到嘉庆六年(1820xx年)全部竣工。可以说,它是一座积累式建筑 群,修建时间跨度较大,经过一百多年的时间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它是从平地而起的,坐北朝南。主要建筑部分布在平面布局的中轴线上,两侧各建筑采取对称形 势分布。它既吸取了前代明陵的建筑长处,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优点,又融会了满族陵寝建筑的特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清入关前满族建筑艺术的演进情况。它是“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陵墓,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 王陵墓建筑之一。

(过去的昭陵范围)

过去的昭陵陵区四周设有三排木桩做为保护标志。这些木桩分为红、白、青三种颜色。每根木桩高9尺,直径6.7寸。其中,红柱在风水红墙之外一里 的地方,周围共有128根;白桩在红桩之外,两者相距10大到20丈不等,白桩共有90根;青桩在白桩之外约十华里,共有40根。青桩的范围是东起二台 子,西至小韩屯,北起三台子,南至保安寺。按这个范围粗略计算,东西南北各不少于十五华里。在此范围内全属昭陵法定保护范围。清朝《大清律》明确规定: “红桩以内寸草为重,白桩以内禁止樵采,青桩以内禁止烧造”。而且对进入陵区者以情节轻重又有细则处罚规定。可见界桩是大清法律的象征,大有令人望桩生畏 之感。如今,这些界桩随着清朝的消亡早已荡然无存。

(下马碑)

昭陵周围除了有界桩,还有六座下马碑,它们都是成对矗立在昭陵内的。其中两对在陵寝前方,另一对在陵寝东西红门附近。陵前的两对下马牌,一对在 新开河北岸,一对在神桥桥南。这三对下马碑至今保存尚属完好,石材都是选用坚固耐用的青沙石。每个碑都有四个戗角石,可起到加固碑体的作用,也起到装饰美 化作用。碑的上下首都刻有如意纹,中腰开光部分为碑文。三对碑的碑文不完全相同。其中,新开河北岸的下马碑碑文是满、蒙、汉、回、藏五种文体。碑文:“诸 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其它两对碑文只有满、蒙、汉三种文体,碑文是:“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下马碑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标志。明清时期广泛应用在陵寝、宫殿等外,距离远近按尊卑等级有所不同。官员出行每遇下马碑必下车、下轿步行,所谓“武宫下马,文官下轿”。否则,是违制,是要受到处罚的。

昭陵在初建时仅有下马木牌做为下马标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皇帝弘历东巡盛京时决定将永、福、昭三陵下马木牌一律改为石碑,“以昭永 远”。由于是钦定工程,所以,各项准备工程进展顺利,于乾隆四十九年五月二十五日三陵下马牌工程届时破土动工,工程历时三个月。皇帝一道圣旨,崭新的下马 牌全部雕造完毕,按时起立。

(神桥)

现在我们来到了神桥,在清朝帝王陵寝中普遍使用的建筑形式就是“神桥”。它既有装饰陵寝建筑的作用,更有其实用价值。以昭陵来说,陵寝地势基本是前低后高。这样,每到雨季必然有大量的雨水从后向前泄出,那么,神桥玉带河保护着陵寝居高处水的排泄,真可谓金城汤池之固。

清代帝王陵墓桥都是按桥孔分,有一孔、三孔、五孔等。孔桥最多的是河北清东陵的孝陵九孔桥。昭陵神桥是一座三孔拱形石桥。过去是青砖铺面,两侧 有石雕护栏,栏板雕刻着身披烈焰腾空飞翔的大马,还有蕃草、海水、江涯、花卉及“八宝”等。护栏上雕有“宝瓶天拱”及“俯莲式”望柱头,桥两端有守桥石狮 子,桥下是“玉带河”。

据嘉庆十年档案记载,昭陵神桥“历来久远,砖石朽烂,多有坏损处”。说明此桥在嘉庆年间已严重损坏。嘉庆20xx年及20xx年,顒琰两次来昭陵祭祀祖 陵,竟未修此桥。道光9年旻宁也来昭陵祭祖,同样也未修此桥。直至道光20xx年,此桥破损更趋严重,急待修整。但因国力空虚,最终只得一拖再拖。

如今的神桥是建国后维修的。虽桥栏板,柱头不如昔日雕刻古朴细腻,但仍不失神桥华美、庄重的姿色。

(石牌坊)

经过神桥,漫步台阶,迎面矗立的就是昭陵著名的石牌防。它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特殊的门,是明、清两代特有的装饰建筑。用以点缀城市时,多称为 “牌楼”。作为一种纪念死者、旌表功德的门洞式纪念建筑物,多称为“牌坊”。它经常被立于陵墓、庙宇。饲堂、道路和园林之中,尤其在陵墓之前,它除了具有 表彰功德的纪念意义之外,还有陪衬景物,表示仪注,弓间人们进入膜拜帝王境界作用。

大家请看,此访雕造精美,全部为仿木架结构。其造型为四柱、三间、三楼,歇山式顶子。其上有三条大脊,八条垂脊,还有大吻、走兽、垂兽等。檐下 有出檐的瓦垅、斗拱、额仿、横梁、兽头等构件。各部位还浮雕有花卉图案,如云龙纹、吉祥八宝、缠校莲、著草等。请大家用手指一下,八宝它雕在牌坊的哪个部 位?好。还有引人注目的是,四根柱脚上雕有座狮四对,獬豸一对。其中,南北相背者是狮子,东西相背者是獬豸。它们相背蹲踞在须弥座上,昂首挺胸,瞪目张 口,活灵活现,虎虎有声,令人望而生畏。好像在忠实地守卫陵寝。整个牌坊雕琢穿透,集平雕、园雕、浮雕、透雕等各种雕刻技法于一炉,刀法粗犷,遒劲而细 腻,真可以说是一件石雕艺术的巨型“神品”。被现代艺术家视为清代雕刻珍品,它是昭陵陵寝中有代表性的第一件石雕作品,也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清初石坊建筑, 在辽沈地区也是罕见的。

这座石坊建造年代分为两个时期:即坊体于顺治八年初建完成,当时的石坊仅在两端有三对夹秆石兽(狮子两对,獬豸一对),而中间的两对夹杆石狮建造于嘉庆六年(1820xx年)。大家稍注意看一下,就很容易看出,中间两对石狮颜色较白,两端的石兽颜色较深。

那么,为什么在顺治年间建造完工后,隔一百多年,嘉庆年间又稍作补建呢?据《清高宗实录》记载,原来,这座石牌坊在乾隆后期就出现倾斜现象,盛 京官员请求增添戗石,乾隆不准,认为“陵寝重地工程未宜轻动”,没必要修理。又说,此坊已建成一百多年,至今不过倾斜七、八寸,说明此建筑十分坚固,可听 其自然,保持原状,无需加戗石。乾隆提出了这些理由,均不合理,他为什么不同意呢?原来乾隆另有苦衷,当时官场腐朽,怕盛京官员借工程之机贪占“钱粮”, 所以迟迟没建。直到嘉庆四年太上皇驾崩,才钦准盛京官员提出的计划,并命盛京将军晋昌,工部待郎萨敏二人为“督工大臣”。他们提出,为了前后统一,还是用 石狮形式,更为坊体坚固。同时,用狮子造型,可增添陵寝气势。嘉庆六年二月冬天,“督工大臣”立即调来最好的石匠,起早贪黑,刀刻斧凿,仅用五个月便将四 件石狮雕刻完毕。为此,嘉庆还给他们二人奖励。可是,由于他们二人只顾赶工程进度,忽视了工程质量,不到二年,夹杆石狮便出现下沉现象。嘉庆得知此事,非 常重视。这时正赶上嘉庆来盛京祭祖,考虑到工程还没出三年“保固”期,就出现问题,于是传二位督工大臣,每人各出资一半,返工修理,以示“正肃”。无奈, 二人道旨照办。

嘉庆十年(820xx年)八月,顒琰又来到昭陵,当大礼已毕,在祭区敬瞻之时,特意到石坊驻足停留,十分仔细的观摩了这件为之费了一番心思的佳作。

(正红门)

穿过石牌坊,拾级而上,就到了昭陵陵寝。大家看到了,昭陵是一组红墙黄瓦建筑群,为什么这样呢?据道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五行包括金、木、水、 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对黄色就产生了一种崇仰和依恋的感情。于是从唐朝起,黄色就成了代表皇家的色彩,其 他人不准在服饰上和建筑上使用。而红色则寓意美满,吉祥和富贵。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昭陵的基本色调便采用了红、黄两种颜色。大家请看迎面的这座宏伟建筑叫 王红门,也叫大红门。它是陵寝的总门户。

陵寝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平面布局分为三进院落式。三进院落的布局形式是昭陵制度的特点之一。这种布局形式是陵寝由南向北依次分为三个院落。第一个院落由碑亭等神厨、神库组成;第二个院落由祭殿和配殿组成;第三个院落由宝城和明楼组成。

请大家看一下东西两侧的跨院,东跨院为更衣亭和静房。更衣亭是皇帝揭陵进祭时更衣的地方。按清代惯例,每当皇帝谒陵,头一天行“展谒礼”时要穿 素服,第二大行“大飨礼”时则御朝服。衣服不能在来前就换好,需要在正红门前进更衣亭更换。后面还有一小亭叫静亭,就是皇帝的御用厕所。西跨院为省牲亭和 馔造房。省牲亭是祭扫时宰杀上祭用的牛、羊的地方,馔造房是用来置锅灶收拾上祭的牛羊的地方。

下面请看正红门。它建于顺治八年(1651年),位于整个陵园的正南位置,是陵园的正门。它是由三个半圆形的红色大拱门组成。拱门上是一座单檐 歇山式门楼,斗拱建筑,由彩色琉璃构件组成,三个拱门边上均有浮雕装饰,中门浮雕为二龙戏珠图案,左右门为花纹图案。在正红门中门脊上原有宝瓶一个,是 “保平”的谐音,以示“保全陵寝平安”之意。两侧的砖墙叫袖壁,为什么叫袖壁呢?因为它如同衣服的袖子,袖壁长8.5米,高5米,壁上浮雕着姿态生动,气 宇轩昂的五彩琉璃皤龙,所以袖壁又叫龙壁或龙砖看墙,昭陵共有六对12个龙壁,如此之多的龙壁在陵寝中出现,这在明清诸陵中也是罕见的。传说龙壁有镇妖、 驱邪、护陵之作用,是个瑞祥之物。请大家细观,那东面黑色龙身的龙壁是用来镇黑天的,西面绿色龙身的龙壁是用来镇白天的。五彩蟠龙作升腾状,昂首,张着鳄 鱼嘴,舞着鹰爪,舒卷着蛇身,勇猛矫健,腾空飞跃,飞天潜海,颇有动感,大有呼之欲出的气势,给孤寂的正红门增添了许多生气,也显示正红门这座总门户的庄 严气派。龙壁它是明清特有的建筑装饰,华丽的琉璃纹饰与建筑物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具有浓郁的东方美学色彩。在无明清三朝的700余年中,琉璃技术逐渐成 熟,达到封建社会的最高峰,被广泛用于宫廷和陵寝。在古建筑学中,它属于八字型龙壁,昭陵新建的大门上的龙壁属于一字形龙壁。这对八字形龙壁两侧有红色综 墙相接,缭墙向左右方向延伸,形成方形围墙,把陵寝紧紧围绕起来。缭墙用青砖砌成,南墙高3.2米,东西墙高2.6米,四周长共1653米。墙体施以粉红 色,所以又有“风水红墙”之称。红墙与正红门,东西红门形成和谐的整体。

大红门及东西红门各有严格的使用规制:大红门正中一门叫神门,是皇太极和皇太后神灵出入的门户,此间平日不开,只能在大祭时抬祭品和祝版的官兵 从此通过。大红门东侧门为君门,是皇帝祭陵时走的门,另一侧门为臣门,是祭祀时大臣出入的门。但在实际祭陵时,皇帝也不走正门,这可能是出于对祖宗敬畏的 缘故吧。

神门、君门、臣门,不同的人出入不同的门,这种作法,突出了皇权至高无上和君权神授的作用。

(进入陵寝)

进入正红门内,从中间的“神道”为中轴线,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昭陵陵寝建筑布局严格遵循“中轴线”陵寝规制,陵寝主体建筑全部建在南北中轴线 上,其它附属建筑则均衡地建在它的两侧。这样的陵寝设计思想主要是体现居中为尊,至尊无上,同时,达到使建筑群稳重、平衡及统一等美学效应。

神道是用长条的石头铺建而成。以正红门的神门起,一直通向陵寝后部月牙城的影壁前,这就是全陵的中轴线。神道两旁的条石叫牙石。

那么大家不禁产生疑问,神道是为何意?所谓神道又叫神路,顾名思义,是神行走之路,人是凡人俗子,当然没有资格走此路。在清代时,任何人都不允 许在神道上行走,以示对皇帝敬重之意。只有运送帝后棺椁、神牌、祝版、制帛的官兵,才可以在神道上通行。除此之外,就是贵为天子的皇帝和母仪天下的皇后, 进入陵区也要另辟御路而行。今天,大家在神道上随意闲适漫步,是否能想象得到当时人们对这条神道的敬重和畏惧情感呢?

按明清陵寝制度,对神道也有许多限制。首先,不许从神道这端直接看到另一端的隆恩门。就是说,从大红门至隆恩门中间必有建筑物隔断,这寓意“风 水”一眼望不断。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祖陵“风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皇位的传承和龙脉的延续,事关重大。因此,修陵者便挖空心思,采取的措施一般是在 神道上建“影壁山”及“龙凤门”遮挡,而昭陵的神道上建筑神功圣德碑之亭,也起到“风水”一眼望不到头的效果。其次,神道也如神门一样,神圣不可侵犯,违 者予以重处。据说有“横定罚,竖走杀”的规矩。

在神道两侧,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石雕华表一对,石兽六对,大望柱一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它们建成于顺治七年(1650年)。石兽依次分别 为坐狮、坐獬豸、坐麒麟、立马、卧骆驼、立象各一对,共六对十二个。这些石雕兽群就是清康熙时道土苗君稷在《秋日望昭陵》这首诗中描绘的:“十二御林严侍 卫,风嘶铁马白云霄”。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 篇19

寺庙有一千零八个台阶。传说当时将抬入洞内时,脖子还没有歪,因为进不去,所以人们希望脖子能歪一点,歪了脖子,可是人们忘让正过来了,所以取名。

每次庙会,这里总是人山人海,有为孩子祈祷学习的,有为自己祈祷事业的,还有一些身体或运气不好的来祈祷健康平安。人们还可以花二十元钱买一个祈福条,缠在大树上,保佑自己。放眼望去,北镇的景象尽收眼底。

院边上,会有一个叫“神医十不全”的地方。我们可以求一个蓝条,在“神医”身上把自己痛的地上摸一摸,再把蓝条系在铁栏杆上,就可以消除病灾。

过了院,我们再向上走,就会到文殊院,文殊院是专门祈祷学习的地方,文殊菩萨边的和尚会给学生一个贡果,保佑学生学习好。

游客朋友们,这就是寺庙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只看了和文殊,有机会再仔细看一看这个有趣的地方。

2022年辽宁闾山的导游词 篇20

在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苏子河南岸,有一座古地依山而建。虽然早在三百多年前,人们就已知道这是后金第一都城“赫图阿拉城”。但它真正为世人所熟知,却是在最近几年被重新修建,逐渐恢复历史原貌之后。

“赫图阿拉”是满语,汉意为“横岗”,即平顶的山岗。而事实上,它却也建在横岗之上。“潆洄千曲水,盘迭百重山”,手扶古城墙垛口,极目远眺,你不难想象当年康熙皇帝东巡祭祖时来此的那种心境。赫图阿拉城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其中位于城北的“汗宫大衙门”是全城的“心脏”所在。它欲称金鸾殿,又叫尊号台,是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称汗”的地方。置身其间,但见八角飞檐冲天而起,御座、御案闪闪生辉,气势辉宏。另有两处景致让人拍手称奇:殿左侧断崖处有一深潭,面阔水幽,荷花争艳;殿右侧陡坡下是一池塘,清水粼粼,鱼虾竞游,名曰“神龙二目”。

内城中部地势低洼,形若盆地,有全城唯一的饮水井。井深丈余,井水充盈,俯身可取。因传现在井下之木板框仍是当年努尔哈赤时所为,故名“罕王井”。赫图阿拉城西南角建有普觉寺,即关帝庙。寺内雕塑生动,贴金彩绘,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庙会之日,各地进香者、朝拜者如潮水涌来,蔚为壮观。

出赫图阿拉城东行约二百米,山岗上有两处建筑群古朴典雅、庄严肃穆。这就是被合称为“皇寺”的地藏寺和显佑宫。地藏寺是满族人民最早修建的寺院,一度为辽东佛教名胜之地,曾红火近三百年。至今,寺内香火仍长年萦绕。钟鼓之声不绝于耳。显佑宫亦是满族人民最早接受汉族文化中道教文化的实物力证。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每遇战事或重大活动之前,都要入宫进香,祈求神明保佑。宫内有神奇榆树一株,已历四百年风雨,仍生机盎然。现在,这两处建筑群已和山下的赫城湖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新兴的“满族风情园”中最独特的人文景观。

人们追忆历史上辉煌的后金第一都城,但却更喜欢现在古朴自然的老城。因为,虽然城内的古建筑都是按历史原貌恢复,但其中毕竟有了许多鲜活有趣的景致。比如满族舞蹈、婚俗表演,比如农家小院满族饮食,无一不体现出浓郁的满乡风情。